GB/T 20183.1-2006 植物保护机械 喷雾设备 第1部分:喷雾机喷头试验方法

GB/T 20183.1-2006 Equipment for crop protection—Spraying equipment—Part 1:Test methods for sprayer nozzl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0183.1-2024 |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183.1-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4-03
实施日期
2006-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金仁根、严荷荣、佟棣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2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65.060.40

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183.1一2006/1505682一1:1996

植物保护机械喷雾设备

第1部分:喷雾机喷头试验方法

EquiPmentforcroPProtection一SPrayingequiPment一

Partl:TestmethodsforsPrayernozzles

(1505682一1:1996,IDT)

2006一04一03发布2006一09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0183.1一2006/1505682一1:1996

前言

GB/TZO183一2O06《植物保护机械喷雾设备》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喷雾机喷头试验方法;

—第2部分:液力喷雾机试验方法;

—第3部分:农业液力喷雾机每公顷施液量调节系统试验方法。

本部分是GB/TZO183一2。。6((植物保护机械喷雾设备》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1505682一1:1996

植物保护机械《喷雾设备第1部分:喷雾机喷头试验方法》。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仁根、严荷荣、伶棣。

GB/T20183.1一2006/1505682一1:1996

植物保护机械喷雾设备

第1部分:喷雾机喷头试验方法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评定喷雾机用液力喷头喷雾精确性的试验程序和方法。

本部分仅适用于植物保护和施肥用的农业喷雾机的液力喷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18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Zoo84一2006植物保护机械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008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试验用液体

41不含固体悬浮物的清水。

4.2每升含209氧化铝微粒(按附录A)的清水,使用50次后更换。

43含助剂的清水,必要时,加人可溶性染色剂,如黑色苯胺染料或类似物品。在20℃温度下,混合液

的表面张力应为(35士5)mN/m,添加物的种类和混合液的浓度应记人试验报告中。

5仪器设备

5.,仪器

5.1.1压力表,在有效工作压力范围内精密度为士1%。

5.1.2各喷头用的胶管或塑料管。

5.1.3各喷头用的集液器。

5.1.4测量收集到的液量,量程符合7.1.3要求的量筒或天平。

5.15秒表,精密度为士0.55。

5.1.6刻度尺,精密度为士lmm。

5.1.7角度尺,精密度为士0.50。

5.1.8能控制喷头移动速度的装置。

5.1.9采样皿,直径为50mm

5.1.10显微镜及测微尺,测量精确度为10胖m。

5.1.11带电子闪光灯的摄影设备。

51.12适合于收集雾滴的液面或固体面。

52雾液量分布试验台,在试验压力达到稳定且喷头正常工作时收集液体的装置(见图1)。试验台的

构件应符合5.2,1和5.2.2规定的要求。

GB/T20183.1一2006/1505682一1:1996

单位为毫米

3000mln(宽度)

寸尸呼

口[

11」}上】!!!1111!!1】!ljl而

团团}}}日}}}11}用冈到

团团}}}1}11}}}1门}

用}}}叮

进}比即}}{{{}}1{}}

111”叹,甲,甘-V~,甲甲,更二r,r一了-丁-,-,,,~,~卜,.一口卜书一一

}代汽1门

‘r、二r,~门州门一尸了节州~T,州es

‘产、

吓一科一}”}f

图1分布试验台示意图

5.2.1集雾槽的特征

集雾槽各槽壁应为直立面。

各槽壁的上边缘应在一个平面上,纵向(与集雾槽垂直方向)与水平面的公差为士1%

(10mm八m),在横向(与集雾槽平行方向)的公差为土2%(见图2)。

集雾槽槽壁厚度不超过4mm。

相邻槽壁顶端之间的距离应为(5。士。.5)mm。

集雾槽直立壁的最小高度应至少为槽宽的两倍。

对于由间距为25mm的集雾槽构成的分布试验台,把两条相邻的集雾槽看作一条50mm的槽,上

述条件适用。

雾液量分布试验台的总宽度应不受各槽壁顶端间允许偏差总和的影响。

52.2槽壁上部

槽壁的上部由对称的斜棱组成,斜棱顶部可以修圆,并应有下列特征:

a)斜棱的高度应至少为壁厚的3倍。

b)斜棱上端的厚度应不大于lmm。

c)修圆半径应不大于。smm。

d)槽壁顶端不应有高出或低于各槽壁顶端所构成的平面Zmm的点。

GB/T20183.1一2006/1505682一1:1996

图2集雾棺特征

6通用试验条件

应将全部操作数据和试验参数记人试验报告中。附录B给出了试验报告的示例。

6.1温度和相对湿度

试验期间,试液的温度和试验室的气温应在10℃~25℃之间。试验室内的相对湿度通常应不低于

0%。应将温度和相对湿度值记人试验报告中。5

6.2压力

试验期间,压力的变化量应不超过试验压力值的士2.5%,应将试验压力值记人试验报告中。

压力应在不装喷头滤网的情况下,在防滴装置的下游测量。

7喷头特性的测定

每项试验的通用试验条件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

71喷头喷t一致性

7.1.1抽样

随机抽取20个同一型号的完整喷头。抽样情况,尤其是库存量和抽样地点等应记人试验报告中,

另外,试验报告中应记录喷头的完整标志,包括圆锥雾喷头的喷孔片和喷嘴的标志。

试样应由一名试验中心授权的人员抽取,该抽样人员还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抽取第二组试样,该试

样应存放在试验中心以便对照。

两组试样应从批量至少为200个的喷头中抽取。

7.1.2试验用液体

使用41规定的试验液体。

713测t

测量每个完整喷头在0.3MPa(3bar)的试验压力下喷出的液量,测量误差应小于1%。测量时间

应大于或等于605,用秒表(5.1.5)测量,测量误差应小于15。

7.1.4结果

应以曲线图或表格的形式将试验结果记人试验报告中,其中每个喷头的喷量以其相当于20个完整

喷头的平均喷量的百分数表示。

7.2不同压力下喷t的变化t

采用喷量最接近于7.1测定的喷量平均值的喷头进行试验。

7.2.1试验用液体

使用4,1规定的试验液体。

3

GB/T20183.1一2006八505682一1:1996

7.2.2压力

在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和最小压力以及其间的至少2个压力下进行试验,两相邻压力的差值应等于

或小于0.SMPa(sbar)。

723测t

在7.2.2规定的每个压力下测量喷量,单位为L/min,测量误差应小于1%。测量时间应大于或等

于6。,,用秒表(5.15)测量,测量误差应小于15。

7.2.4结果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