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40-2012 无公害农产品 青、黄皮尖椒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40-2012 Non-pollu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and yellow-skinned jalapeño pepp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12月
-
2012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澄迈质量技术监督局
- 起草人:
- 高芳华、肖日新、陈贻诵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31
备案号:35408-2012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40—2012
代替
DB46/T40-2004
无公害农产品青、黄皮尖椒生产技术规程
2012-10-11发布2012-12-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4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46/T40-2004《无公害食品青、黄皮尖椒生产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B46/T40-2004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规划》进行修改;
——修订了范围的内容;
——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
——修订了产地环境的内容;
——修订了生产技术管理的内容;在生产技术管理中分列出栽培季节、品种选择与培育壮苗、定植
前的准备与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清理田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6/T40-2004。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澄迈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芳华、肖日新、陈贻诵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
——DB46/T40-2004。
I
DB46/T40—2012
无公害农产品青、黄皮尖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黄皮尖椒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品种选择与培育壮苗、定植前准备
与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清理田园等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地区青黄皮尖椒露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第3类:茄果类
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公告第48号)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及推荐使用农药品种名录的通告》(2010)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青、黄皮尖椒
学名:CapsicumannuumL.又称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果实长牛角形或长羊角形,
果长18~25厘米,果肩宽2~5厘米,幼果果皮青绿色或浅黄色,成熟后变鲜红色、黄色等。以鲜果食用
为主。
3.2
小拱棚
按照畦面大小,用粗铁丝、竹片等搭建而成的拱圆形育苗设施。上面覆盖遮阳网、防虫网或塑料薄
膜。
3.3
穴盘
1
DB46/T40—2012
一种由PVC或PC塑料制成的盘状育苗容器。
4产地环境
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前茬为非茄科作物。产地
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
5栽培季节
以冬春季节栽培为主。最适宜播种时间为9~11月。
6品种选择与培育壮苗
6.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佳、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2010
中2级以上要求。具体指标为: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7%。
6.2培育壮苗
6.2.1育苗设施
采用小拱棚育苗,育苗材料包括穴盘(70穴~100穴)、塑料薄膜、防虫网(40目~60目)、遮阳
网(45%~50%遮光率)、稻草、铁丝或竹片等。
6.2.2苗床准备
宜选择地势高的地块起垄做苗床。垄高30~40厘米,垄面宽80~120厘米,垄面整平压实;为预防苗
床地有根结线虫病害,可在整好的苗床垄面覆盖一层农膜。
6.2.3营养土的配制与消毒
6.2.3.1营养土的配制
选用椰糠、细沙或干净的沙土、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农家肥,按体积比为5:3:2或5:4:1配制营
养土,且每立方营养土拌入三元复合肥1公斤。营养土要求土质疏松、营养完全、保肥保水性能良好,
pH值5.7~7.0。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要求。
6.2.3.2营养土消毒
配制好的营养土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的药粉350克/立方
米;也可用五氯硝基苯100克/立方米干拌或10%福尔马林喷洒营养土消毒。搅拌均匀,用塑料薄膜闷盖
5~7天后掀开薄膜,待药味散尽方可使用。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
6.2.3.3营养土装盘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穴盘,整齐排放于苗床上。
6.2.4种子处理
2
DB46/T40—2012
6.2.4.1浸种
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降至常温后捞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4~5小时,
再转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沥干水分。
6.2.4.2催芽
种子浸好后,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包裹好,然后置于25~30℃下变温或恒温保湿催芽。在种子尚未发
芽前,必须每天用清水搓洗种子一次,以除去种子表面粘液,防止种子发霉腐烂,促进种子早发芽。
6.2.5播种
6.2.5.1播种量
青、黄皮尖椒每667平方米大田种植3000~4000株,用种量30~40克。
6.2.5.2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营养土先浇足底水,每穴播出芽种子1粒,深约0.5~1.0
厘米,覆上一层营养薄土,轻轻压实。播种后用遮阳网或稻草覆盖于苗床上(低温阴雨天须加盖农膜)。
不催芽的种子可每穴播种2粒,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间苗。
6.2.6苗期管理
6.2.6.1幼苗保护措施
70%左右的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开遮阳网、稻草等覆盖物,并用粗铁丝或竹片架起小拱棚。或在
播种后直接架起小拱棚,幼苗出土后揭除苗床覆盖物。
6.2.6.2温度管理
苗期温度主要靠揭盖农膜和遮阳网调节。高温烈日天气覆盖遮阳网降温;遇低温阴雨天覆盖农膜加
温防雨。
6.2.6.3水分管理
苗期水分保持润湿即可。晴朗天气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干旱或大风时可早晚每天浇二次。
6.2.6.4养分管理
苗期追施水肥1~2次,可兑水浇施0.1~0.3%三元复合肥。即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追肥一次,
定植前5天再追一次。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6.2.6.5炼苗
定植前3~4天应进行炼苗。主要措施有:揭除覆盖物、控制肥水和喷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6.2.6.6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苗期要注意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在保证充足光照条件下,可覆盖防虫
网减少虫害发生。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
6.2.6.7壮苗指标
3
DB46/T40—2012
日历苗龄30~40天,6叶1心或7叶1心,株高16~20厘米,茎粗0.4厘米以上,叶色浅绿、无病虫为
害。
7定植前准备与定植
7.1定植前准备
7.1.1犁地耙地
园地应提前15~20天深犁晒田。翻晒2次,耙平整碎土块。结合犁地耙地,撒施熟石灰100~200公斤
/667平方米或石灰氮40~50公斤/667平方米。
7.1.2施基肥
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饼肥30~40公斤,过磷酸钙40~50
公斤,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过磷酸钙、饼肥混合到农家肥中一起沤熟。2/3在园地耙平后全面撒施,
1/3作畦后在种植行开沟施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7.1.3作畦
在园地整平并撒施第一批基肥后即可作畦。畦宽130~150厘米(包沟),畦高35~40厘米,双行种
植。第二批基肥在畦面上沿种植行开双沟施入,并将畦面土块整细,呈龟背状。
7.1.4覆盖地膜
覆膜时,尽可能选晴朗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尽量避免破损。宜选用90~100
厘米宽的地膜。有条件的可配套膜下滴灌。
7.2定植
7.2.1定植前的幼苗处理
定植前一天,幼苗浇足水并喷施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同类其它药剂。农药使用应严格
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
7.2.2定植密度
双行种植,行距65~75厘米,株距30~35厘米。
7.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GCPU 012-2023 临床试验机构档案管理评估规范 2023-01-01
- T/GDMDMA 0006-2021 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功能供给装置 近红外荧光摄像系统 2021-07-22
- T/SAAM 0001-2023 灸疗揿针 2023-04-19
- T/CACM 1093-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脐疗养生 2018-09-17
- T/CIS 11002-2022 陡脉冲治疗仪电磁环境现场测量和评价方法 2022-11-25
- T/CAMDI 049.1-2020 轴索应用麻醉器械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20-12-31
- T/ZMDS 10012-2022 分体结构医用电子内窥镜插拨寿命试验方法 2022-06-29
- T/CHAS 20-4-2-2022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 第 4-2 部分:药事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及控制 2022-11-26
- T/CAMER 008-2020 制冷空调系统清洗消毒服务能力评价规范 2020-12-18
- T/CGSS 029-2023 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康复器械基本配置指南 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