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460.11-2024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11部分:泥质海岸
HY/T 0460.11-2024 Technical directiv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oastal ecosystem status—Part 11:Muddy coast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海岸带生态系统中泥质海岸生态系统的现状调查与评估工作。
发布历史
-
2024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 起草人:
- 王腾、何彦龙、张正龙、王乐、项凌云、段晓勇、杨颖、王肖波、赵广明、秦玉涛、贾建军、陈华、陈思思、任桉辰、季晓、赵丽侠、刘守海、贾俊鹤、刘湘根、李阳、纪焕红、印萍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460.11—2024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11部分:泥质海岸
Technicaldirectivesforinvestigationandassessmentofcoastalecosystemstatus—
Part11:Muddycoast
2024⁃09⁃01发布202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HY/T0460.11—2024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调查内容·················································································································2
6调查方法·················································································································3
7生态状况评估···········································································································8
附录A(规范性)泥质海岸现场调查记录表·······································································14
参考文献····················································································································20
Ⅰ
HY/T0460.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HY/T046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的第11部分。HY/T0460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
——第3部分:红树林;
——第4部分:盐沼;
——第5部分:珊瑚礁;
——第6部分:海草床;
——第7部分:牡蛎礁;
——第8部分:砂质海岸;
——第10部分:海湾;
——第11部分:泥质海岸。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腾、何彦龙、张正龙、王乐、项凌云、段晓勇、杨颖、王肖波、赵广明、秦玉涛、
贾建军、陈华、陈思思、任桉辰、季晓、赵丽侠、刘守海、贾俊鹤、刘湘根、李阳、纪焕红、印萍。
Ⅲ
HY/T0460.11—2024
引言
为掌握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布现状和受损情况,保障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编制《海
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HY/T046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规范不同类型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
与评估的内容、方法等,为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HY/T0460拟由12
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范各类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确立
普遍适用于各类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基本原则、工作内容、通用和共性部分的
技术要求。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现状核查。目的在于规范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
现状核查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3部分:红树林。目的在于规范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4部分:盐沼。目的在于规范盐沼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5部分:珊瑚礁。目的在于规范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6部分:海草床。目的在于规范海草床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7部分:牡蛎礁。目的在于规范牡蛎礁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8部分:砂质海岸。目的在于规范砂质海岸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
方法。
——第9部分:河口。目的在于规范河口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10部分:海湾。目的在于规范海湾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11部分:泥质海岸。目的在于规范泥质海岸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
方法。
——第12部分:海藻场。目的在于规范海藻场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流程、内容和技术
方法。
Ⅳ
HY/T0460.11—2024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11部分:泥质海岸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岸带生态系统中泥质海岸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的一般规定、调查内容和生态
状况评估等方面的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调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海岸带生态系统中泥质海岸生态系统的现状调查与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T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39616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
GB/T39624机载激光雷达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范
HJ710.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HY/T147.1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海水
HY/T147.2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
HY/T0460.1—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1部分:总则
HY/T0460.2—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
感识别与现状核查
HY/T0460.3—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3部分:红树林
HY/T0460.4—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4部分:盐沼
HY/T0460.7—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7部分:牡蛎礁
NY/T1121.1616
土壤检测第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泥质海岸muddycoast
以潮汐作用为主生成的,以黏土和粉砂为主要组成物质的海岸。
[来源:GB/T18190—2017,2.2.8,有修改]
1
HY/T0460.11—2024
3.2
泥质海岸生态系统muddycoastecosystem
泥质海岸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自然整体。
3.3
间隙水porewater
赋存于沉积物颗粒间隙之间的水。
4一般规定
4.1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按照HY/T0460.1—2024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4.2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方案设计按照HY/T0460.1—2024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
4.3工作成果
工作成果按照HY/T0460.1—2024中第9章的规定执行。
4.4资料和成果归档
资料和成果归档按照HY/T0460.1—2024中第10章的规定执行。
4.5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按照HY/T0460.1—2024中第11章的规定执行。
5调查内容
泥质海岸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泥质海岸特征、生物群落、环境要素和威胁因素。调查内容、
调查要素、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见表1。其中,调查要素分为必选和可选,在评价泥质海岸稳定性和生
态环境质量时需要选择必选调查要素,在评估泥质海岸生态功能时需要增加可选调查要素。如在泥质
海岸生态系统范围内分布有红树林、盐沼、牡蛎礁生态系统,宜根据HY/T0460.3、HY/T0460.4、
HY/T0460.7的规定开展调查。
表1泥质海岸生态系统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调查要素调查方式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遥感调查、
滩面a:分布和面积见6.3.1
资料收集
泥质
海岸地貌a:潮沟遥感调查、现场调查见6.3.2
特征地形a:高程现场调查见6.3.3
动力环境a:海流、海浪、潮差、风速、风向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见6.3.4
2
HY/T0460.11—2024
表1泥质海岸生态系统调查内容与方法(续)
调查内容调查要素调查方式调查方法
底栖硅藻b:种类、密度现场调查见6.4.1
大型藻类b:种类、生物量现场调查见6.4.2
小型底栖动物b:类群、密度、生物量现场调查见6.4.3
生物
大型底栖动物a:种类、密度、生物量现场调查见6.4.4
群落
潮沟浮游生物b:种类、密度现场调查见6.4.5
潮沟游泳动物b:种类、数量、体长、体重现场调查见6.4.6
鸟类a:种类、数量现场调查、资料收集见6.4.7
水环境a:水温、盐度、悬浮物、pH、总有机碳、氨氮、硝酸盐、亚硝
现场调查见6.5.1
酸盐、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
环境沉积环境a:粒度、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碳、硫化物、水溶性盐、
现场调查见6.5.2
要素总氮、总磷、砷、铬、铜、镉、汞、铅、锌、石油类
间隙水b:盐度、pH、总有机碳、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活性磷酸
现场调查见6.5.3
盐、活性硅酸盐
自然威胁因素a:动力灾害、生态灾害等现场调查、资料收集见6.6.1
威胁因素人为威胁因素a:海岸工程、沿岸污水排放、捕捞和养殖、海洋垃
现场调查、资料收集见6.6.2
圾等
a必选调查要素。
b可选调查要素。
6调查方法
6.1调查范围和站位布设
6.1.1调查范围
泥质海岸生态系统调查范围如下。
a)垂直于海岸方向:滩面、地貌、地形以大潮低潮期能露出水面部分为主,向陆侧至与盐沼、红树
林等交界线,无其他生态系统时至海岸防护堤下缘或与陆地交线处;向海侧至零米等深线(理
论深度基准面),根据调查需求也可扩展至闭合深度,底栖硅藻、大型藻类、底栖动物、沉积环
境、水环境调查范围延伸至潮下带。
b)沿海岸方向:空间独立的泥质海岸地貌单元。
6.1.2断面布设
调查断面布设遵循全面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原则,断面布设条数应根据调查区内滩面面积和沿岸
方向滩面长度综合确定,具体要求见表2,也可根据调查需求适度增加断面条数。断面布设时优先选
择人为破坏少、生态系统完整的典型区域。断面一经确定,尽量保持不变,以便进行长期调查。
3
HY/T0460.11—2024
表2泥质海岸调查断面数量布设标准
滩面面积滩面长度断面条数
km2km条
≤10≥1
≤25>10~50≥2
>50≥3
≤10≥2
25~50>10~50≥3
>50≥4
≤10≥3
>50>10~50≥4
>50≥5
6.1.3站位布设
泥质海岸调查站位布设方法如下。
a)底栖硅藻、大型藻类、沉积环境和间隙水按照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进行站位布设,各潮带
至少布设1个站位;小型和大型底栖动物按照GB/T12763.6中潮间带生物调查部分的规定
进行站位布设;对于高程较低滩面平坦,难以分清潮带的泥质海岸区域,等间距布设不少于
3个站位。
b)选择大中型潮沟进行潮沟生物采样,高潮带、中潮带及低潮带分别设置1个站位;根据调查需
求开展潮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采样,站位同潮沟浮游生物。
c)在近岸进行水环境采样,调查区均匀布设不少于3个站位。
d)部分潮带缺失时可不布设站位,根据调查需求可在潮下带布设采样站位。
6.2调查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年宜至少进行1次调查,调查时间宜安排在夏季。如需了解各指标年内变化,泥质
海岸特征宜选择冬季和夏季,生物群落和环境要素宜选择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6.3泥质海岸特征
6.3.1滩面
识别方法
滩面识别方法如下:
a)泥质海岸分布与面积,采用遥感识别方式进行,遥感解译影像获取、图件和资料准备、对象分
类、解译标志建立及解译方式等按照HY/T0460.2—2024中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
7章的规定执行;
b)零米等深线位置可采用现场测量法、遥感水边线推算法和海图法等方法确定。
4
HY/T0460.11—2024
技术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35149-2017 活塞平衡式水泵控制阀 2017-12-29
- GB/T 35150.1-2017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生料制备系统 2017-12-29
- GB/T 35148-2017 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工具 完井工具附件 2017-12-29
- GB/T 35152-2017 水泥窑尾钢丝胶带斗式提升机 2017-12-29
- GB/T 35154-2017 陶瓷砖填缝剂试验方法 2017-12-29
- GB/T 35153-2017 防滑陶瓷砖 2017-12-29
- GB/T 35155-2017 防气蚀型预防水锤泄放阀 2017-12-29
- GB/T 35157-2017 树脂型合成石板材 2017-12-29
- GB/T 35156-2017 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索 2017-12-29
- GB/T 35150.2-2017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烧成系统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