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27-2021 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DB4401/T 127-2021 River Chie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and Calculation Methodology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1/T 127-2021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15
实施日期
2021-12-31
发布单位/组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99

CCSA20

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127—2021

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Indexandcalculatingmethodsforevaluatingriverchief’sperformance

2021-12-15发布2021-12-31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127—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2

5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2

5.1河长巡河P.......................................................................................................................................2

5.2问题上报R.......................................................................................................................................4

5.3问题处理D.......................................................................................................................................5

5.4下级河长管理S...............................................................................................................................8

5.5河湖水质W.......................................................................................................................................9

5.6激励问责E.....................................................................................................................................10

5.7社会监督J.....................................................................................................................................11

5.8学习培训X.....................................................................................................................................12

6河长履职评价方法.........................................................................................................................................13

6.1计算过程.........................................................................................................................................13

6.2计算方法.........................................................................................................................................13

附录A(资料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指标的获取方法................................................................................14

附录B(资料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及评价计算方法................................................19

附录C(资料性)河长履职评价示例.............................................................................................................21

I

DB4401/T112—2021

II

DB4401/T1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广州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新民、禤倩红、黄俭、陈熹、高辉、麦桦、杜冬阳、李景波、刘钰澐、鲍彪、

黄润、赖碧娴、黄宇扬、欧阳群文、毛锐、邹浩、杨娟、徐剑桥、罗宜姗、余方。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II

DB4401/T127—2021

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评价河长履职的指标体系、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范围内区、镇街、村居级河(湖)长的履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河长riverchief

组织领导河涌、水库、湖泊、小微水体等管理和保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本标准中河指已设立河长

的河涌、水库、湖泊、小微水体等。

3.2

巡河patroltheriversandlakes

河长对河涌、水库、湖泊、小微水体等按照河长制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加强河段

管理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河湖水质提升,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和报告河段内各种问题的行

为。

3.3DB4401

河长评价指标体系evaluationindexsystemforriverchief

根据河长履职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联系所制定的多个量化评价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评价

整体。

3.4

重点河段importantriversandlakes

各级河长制工作主要负责机构根据河长制发展水平及河湖治理要求所明确的当前阶段的重点管控

河段,如广州市2021年重点河段为市内147条黑臭河湖及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所明确的重点管理河段。

3.5

巡河周期patrolriversandlakescycle

1

DB4401/T127—2021

根据各地河长制工作规定,河长需要完成指定巡查次数的最短规定时间,例如最新的广州市河长湖

长巡查河湖指导意见(穗河长办[2018]562号)中规定的各级河长巡河周期。

4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

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可参照表1,各指标的权重可参照附录A的要求。在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下,可结合实际情况对二级指标及权重进行调整,指标权重获取方法及规则参

照附录B。

表1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巡河率

巡河频率

河长巡河河段覆盖率

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覆盖率

异常巡河率

问题上报率

问题上报

重大问题上报率

问题办结率

问题超期率

问题超期周期数量

问题处理推诿扯皮问题数量

问题反弹数量

问题反弹周期数量

污染源消减率

督导检查次数

督导检查覆盖率

下级河长管理

下级河长履职评价指数

河长会议频次

河湖水质水质变化指数

激励问责工作奖惩指数

公众监督指数

社会监督人大政协监督指数

媒体报道指数

学习培训学习指数

5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5.1河长巡河

5.1.1综合评价P加权计算方法

河长巡河由巡河率、巡河频率、河段覆盖率、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覆盖率、异常巡河率五个指标

2

DB4401/T127—2021

综合评价计算得分。

河长巡河分值按照公式(1)计算:

5

CPP(1)

i1ii

式中:

——河长巡河指标得分。………

——实际应用的第i个评价指标得分,i=1,2,3,4,5;

P

(注:区级河长i值取值为4,对应评价指标包括巡河率、巡河频率、河段覆盖率、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段覆盖率)i

P

——第i个指标的权重。

i

5.1.2C巡河率P1

河长在统计时间内的平均巡河率,是统计时间内河长各巡河周期对应巡河率的平均值,反映了河长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巡河工作的情况,是河长履职水平的体现。

河长因级别、所辖河段类型不同,巡河周期也不相同。各级河长巡河周期应按照相关文件最新要求

计算。

巡河率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C(2)

P1==1

式中:

P1——巡河率。………

C——统计时间内,河长在统计时间范围内各周期巡河率,。

d——统计时间范围内包含的巡河周期数量。

q=1,2,3,…,L

巡河率分值按照P×100赋分。

L1

5.1.3巡河频率P2

河长在统计时间内巡查每条责任河段的平均次数。

巡河频率分值按照公式()进行计算:

1

3P=(i)/C(3)

2mi=10

式中:

DB4401

P2——巡河频率,当P2≥1时,P2取值为。………

C——巡河频率基准。以半年为核准周期(每年月,月分别为核准周期),计算全市所

01

有同类型河长平均巡河频率,取上一核准周期平均巡河频率的为核准系数。

1-67-12

——统计时间内,第个巡河周期,河长巡查所有责任河段的总次数,。

i80%

——统计时间内包含的巡河周期数量。

ii=1,2,3,…,L

——河长所辖责任河段总数量。

Ld

巡河频率分值按照P×100赋分。

m2

5.1.4河段覆盖率P3

统计时间内河长巡查责任河段数量占其所辖全部河段的比值。

河段覆盖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1N

4P=i(4)

3mi=1

………

3

DB4401/T127—2021

式中:

P3——河段覆盖率;

Ni——统计时间内,第个巡河周期,河长巡查责任河段的数量,。

——统计时间内包含的巡河周期数量。

ii=1,2,3,…,L

——河长所辖责任河段总数量。

L

河段覆盖率分值按照P×100赋分。

m3

5.1.5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覆盖率P4

统计时间内河长巡河路径覆盖在所辖全部责任河段水域位点的数量,是河长巡河范围合理程度的体

现。

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覆盖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1T

P=5i(5)

4i=1s

式中:

P4——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覆盖率。………

Ti——统计时间内,第个单位周期,河长巡查轨迹与所辖全部责任河段水域位点重合的数量,

,i

——统计时间内包含的巡河周期数量。

i=1,2,3,…,L

——河长所辖全部责任河段的水域位点总数量。

L

巡河轨迹覆盖责任河段段覆盖率分值按照P×100赋分。

s4

5.1.6异常巡河率P5

统计时间内异常巡河次数占河长实际巡查总次数的比值,异常巡河率是河长巡河真实性的反映,包

括河长巡河速度过快,深夜巡河频次过密等情况。

异常巡河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C

6P=d(6)

5c

式中:

P5——异常巡河率。………

Cd——异常巡河次数。

——河长实际巡查总次数。

异常巡河率分值按照(1−P)×100赋分。

c,5

5.2问题上报R

5.2.1综合评价加权计算方法

问题上报由问题上报率与重大问题上报率个指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

问题上报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2

72(7)

R=i=1Ri×Ci

式中:

R——问题上报指标得分。………

R——实际应用的第个评价指标得分,。

i

ii=1,2

4

DB4401/T127—2021

Ci——第个指标的权重。

5.2.2问题上报率iR1

以河长本人上报的问题与其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现的全部问题的比值。

问题上报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Qr

8R1=(8)

Qa

式中:

R1——问题上报率。………

Qr——统计时间内,河长本人上报的、属于其责任河段的问题数量。

Qa——统计时间内,河长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现的问题总数量。当Qa为时,R1取值为。

问题上报率分值按照R×100赋分。

101

5.2.3重大问题上报率R2

以河长本人上报的重大问题与其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现的全部重大问题的比值。

问题上报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qi

9R2=(9)

Qi

式中:

R2——重大问题上报率。………

qi——统计时间内,河长本人上报的、属于其责任河段的重大问题数量。

Q——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现重大问题总数量。当Q为时,R取值为。

i,i2

重大问题上报率分值按照R×100赋分。

201

5.3问题处理D

5.3.1综合评价加权计算方法

问题处理由问题办结率、问题超期周期数量、问题超期率、推诿扯皮问题数量、问题反弹数量、问

题反弹周期、污染源消减率个指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

问题上报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7

DB4401

107(10)

D=i=1Di×Ci

式中:

D——问题处理指标得分。………

D——实际应用的第个评价指标得分,;

i,

(注:镇街级河长i值取值为2,对应评价指标包括有问题办结率、问题超期率)

ii=1,2,3,4,5,6,7

Ci——第个指标的权重。

5.3.2问题办结率,iD1

在统计时间内,问题办结率以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办结问题数量与发现的全部问题(不含挂账)

的比值。

问题办结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Qf

11D1=(11)

Qa+Qb

………5

DB4401/T127—2021

式中:

D1——问题办结率。

Qf——在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办结问题数量。

Qa——截至统计开始时间,河长所辖责任河段处理中(含已超期、不含挂账)的问题数量。

Qb——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新发现问题数量。当(QaQb)为时,D1取值为。

问题办结率分值按照D×100赋分。

1+01

5.3.3问题超期周期数量D2

截至统计结束时间,河长所辖河段的每个超期未办结问题平均超期的周期数量。

问题超期周期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121aE

Di(12)

2i1

FqFi

式中:………

D2——问题超期周期数量,当D2>2时,D2取值为。

E——截至统计结束时间河长所辖责任河段第个超期未办结的问题超期时长。

2

i。

,,ii=1,2,

F——第个超期未办结的问题所属问题类型的办理时限。。

3,…,a

i——截至统计结束时间,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超期未办结问题数量,当为时,D取值为。

q,ii=1,2,3,…,aq2

问题超期周期数量分值按(D2)赋分。00

2

1-100

5.3.4问题超期率D3

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超期问题与截止至统计结束时间河长所辖责任河段处理中(含已超

期、不含挂账)的问题数量的比值。

问题超期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13n

q(13)

D3

QaQb

式中:………

D3——问题超期率。

nq——截至统计结束时间,河长所辖河段超期问题数量。

Qa——截至统计开始时间,河长所辖责任河段处理中(含已超期、不含挂账)的问题数量。

Qb——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新发现问题数量。当(QaQb)为时,D3取值为。

问题超期率分值按照D−1×100赋分。

3+00

5.3.5推诿扯皮问题数量D4

在统计时间内,流转到河长管辖范围超过次的问题的数量。

推诿扯皮问题数量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2

Qu

14D4(14)

式中:=

D4——推诿扯皮问题数量,当D4>4时,D4取值为。………

4

6

DB4401/T127—2021

Qu——统计时间内,与河长相关的推诿扯皮问题数量。

n——统计时间内包含的周期数量。

推诿扯皮问题数量分值按(D4)赋分。

4

1-100

5.3.6问题反弹数量D5

对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生反弹的问题平均数量的统计。

反弹问题(不含舆情类、生活垃圾类与其他类问题)即问题办结后,在统计时间范围内在同一地点

再次发生且发生时间距离办结时间低于天的问题。

问题反弹数量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30

Qf

15D5=(15)

式中:

D5——问题反弹数量,当D5>8时,D5取值为。………

Q——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生反弹问题的数量。

f8

——统计时间内包含的周期数量。

D

问题反弹数量分值按1−5×赋分。

8

100

5.3.7问题反弹周期数量D6

统计时间范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范围内发生反弹的问题的平均反弹时长。

问题反弹周期数量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1n

16(16)

D6Gi

si1

式中:

………

D6——问题反弹周期数量,分值见表。

——统计时间内,河长所辖责任河段发生反弹的第个问题的反弹时长。

9

ii=1,2,

——统计时间内被认定为反弹问题的数量。当为时,D取值为。

3,…,n6

s,表9问题反弹周期数量赋分表DB4401s00

问题反弹周期(单位:天)分值

D6=0100

20≤D6<3080~100

10≤D6<2060~80

5≤D6<1040~60

0~40

0<D6<5

5.3.8污染源消减率D7

统计时间内,河长责任河段消减污染源数量与河长责任河已知污染源总数量的比值。

污染源消减率分值按照公式()计算:

17

7

DB4401/T127—2021

Sr

D7=(17)

Sa+Sb

式中:

D7——污染源消减率。………

Sr——统计时间内,河长责任河段消减污染源个数。

Sa——截至统计开始时间,河长责任河段中发现的未消除的污染源总数。

Sb——统计时间内,河长责任河段新发现污染源总数。当Sa+Sb为时,取值为。

7

5.4下级河长管理S0D1

5.4.1综合评价加权计算方法

下级河长管理由督导检查次数、督导检查覆盖率、河长会议频次、下级河长履职评价指数个指

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