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
DB33/T 1318-2023 Dendro-greening techniques for coastal mud-saline soi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sforafforestationofmuddysalinelandincoastal
area
2023-10-10发布2023-11-1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1318—20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南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林业研究所、浙江原野建设有限公司、温州青源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升、陈秋夏、王树凤、王金旺、张建锋、潘泰妙、吴统贵、刘星、李效文、
魏馨、林恩义、夏海涛、陈雷、王明睿、汤真勇、林韧安、卢翔。
I
DB33/T1318—2023
引言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涉及到“4.2改良措施”与《一种泥质海岸
盐碱地土壤生态型综合改良方法》(专利号ZL201610190101.9)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专利免费许可实施。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备案。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
的责任。
II
DB33/T1318—2023
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滨海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的术语和定义、盐渍土改良、栽植、抚育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泥质盐渍土造林绿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23473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Y/T2011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2959滨海盐渍土原位隔盐绿化技术规程
TD/T1043.2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第2部分:规划设计与施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泥质盐渍土muddysalineandalkalineland
由粉砂(0.004mm~0.063mm)和黏粒(<0.004mm)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的盐渍土。
3.2
盐渍土原土theoriginalsoilofsaline-alkalineland
没有经人为改良的盐渍土。
4盐渍土改良
4.1盐渍土分级
将滨海盐渍土分为轻度盐渍土(1.0g/kg≤土壤含盐量<2.0g/kg)、中度盐渍土(2.0g/kg≤土
壤含盐量<4.0g/kg)、重度盐渍土(4.0g/kg≤土壤含盐量<6.0g/kg)和盐土(土壤含盐量≥6.0g/kg)。
4.2改良措施
4.2.1物理改土
4.2.1.1抬土整地
1
DB33/T1318—2023
采用多次翻耕方式,翻耕深度50cm以上,做高墩或高垄,高度50cm以上;轻、中度盐渍土地块
翻耕2次,重度盐渍土和盐土,翻耕不少于3次。每次翻耕后,自然雨水淋溶。有淡水源的分次洗盐,
或淡水漫灌淋溶,一般淋溶2次~3次,漫灌水深高于地表。
4.2.1.2地表排水系统
开沟筑渠,主沟与支沟相结合,主沟宽度2m~4m,深度大于1.5m,主要设置于地块外围,地块中
间每隔80m~100m添加一条主沟。支沟宽度0.5m~1.0m,深度0.5m~1.0m,间隔为8m~10m,每条支
沟均与主沟连通,主沟与地区排水系统连通。
4.2.1.3地下排盐系统
重度盐渍土和盐土应设置暗管排盐系统。排盐管埋深以60cm~120cm为宜。在排盐管上铺设15cm
厚隔离层,隔离层可用碎石、稻草、麦秆、木屑等材料,压实,再铺透水性土工布,隔离层应做到分层、
铺平、拍实。排盐暗管铺设步骤见附录A,暗管间距、管径、管材等按TD/T1043.2要求执行。
4.2.2生物改土
在抬土整地的最后一次翻耕时,添加稻壳、碎秸秆或木屑等约150m3/ha,与原土混合。造林前,
种植苜蓿、油菜、黑麦草等绿肥植物,或者种植前将酸性有机肥料与原土按照(1:25)~(1:50)(体
积比)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回填到种植穴内。种植和管理期,可使用生物菌肥,施用方法参照产品说明
书操作。
4.2.3措施选择
中度和轻度盐渍土,物理改土和生物改土相结合;重度盐渍土和盐土,物理改土为主,生物改土为
辅。
5栽植技术
5.1前期准备
造林绿化设计前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地下水位、矿化度以及植被调查。土壤调查选用梅花点法或蛇
形法,每2000m2~5000m2采一个样,至少由5个采样点混合而成;采样深度宜为100cm,分层深度分
别为30cm、30cm和40cm。采样、检测指标和方法按LY/T2959要求执行。
5.2植物选择
乔木宜选择耐盐碱、抗风、深根型的树种;灌木宜选择耐盐碱、抗风、固土的树种;草本宜选择根
系发达,耐盐碱,耐贫瘠的多年生草本。主要植物见附录B。
5.3苗木要求
选择盐渍土培育或受过抗盐性驯化的苗木,优先选择容器苗。选择原则、苗木标准、运输和修剪等
按GB/T15776和CJJ82要求执行。
5.4种植时间
宜春、秋、冬三季种植,春季为主。容器苗可延期至6月中下旬。
5.5造林密度
2
DB33/T1318—2023
5.5.1防护林
营造初期乔木株行距(2.0~4.0)m×(2.0~3.0)m,灌木株行距控制在(1.0~1.5)m×(0.5m~
1.0m)。草本播种量宜在常规播种量的基础上增加20%。
5.5.2景观林
按照景观设计要求确定乔木种植密度,成片灌木种植密度较常规提高10%~15%,草本宜全覆盖。
5.6配置模式
宜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针叶与阔叶混交,树种配置推荐模式见附录C。
6抚育管理
6.1抗旱防返盐
在夏季高温少雨时,做好树木根际的覆盖,或套种苜蓿、草木犀、碱茅等绿肥植物,及时浇水。
6.2树体管护
在台风来临前,需做适当修剪,并做好支撑加固。台风灾害发生后,扶正歪斜树木,支撑加固,剪
除伤残枝,并对植株根部进行培土。及时清除非目的性种植的藤蔓。
6.3水肥管理
排灌分开,合理灌溉,保持排水系统畅通,不应使用排水渠的水灌溉。在地下水位高的重度盐渍土
和盐土区,应加强淋溶。施肥管理按GB/T15776要求执行。
6.4有害生物防治
6.4.1不应使用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在国内调运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检疫的程序按GB/T23473要求执
行。
6.4.2应开展有害生物巡查和预测预报,可使用诱虫色板、测报灯、诱捕器等设备,调查的程序和方
法按LY/T2011要求执行。
6.4.3及时隔离、处理病虫危害木,减少病源;发现检疫性病虫害,应及时伐除并销毁受害木。病虫
害发生后应综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防治措施,不宜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方法。
7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滨海泥质盐渍土原土绿化造林技术模式图见附录D。
3
DB33/T1318—2023
AA
附录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483.2-2002 优质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建园 2002-07-11
- DB13/T 483.1-2002 优质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苗木 2002-07-11
- DB13/T 479-2002 优质桃生产技术规程 2002-07-11
- DB13/T 485.1-2002 优质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苗木 2002-07-11
- DB13/T 475-2002 优质鲜苹果 2002-07-11
- DB13/T 477.3-2002 优质柿生产技术规程 栽培管理 2002-07-11
- DB13/T 476-2002 柿果实质量 2002-07-11
- DB13/T 486-2002 硬质强筋冬小麦8901公顷产量6750kg~7500kg栽培技术规程 2002-07-11
- DB13/T 484-2002 优质鲜食葡萄 2002-07-11
- DB13/T 483.3-2002 优质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栽培管理 200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