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511-2020 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操作规范

GB/T 39511-2020 Practice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care conditioning massage techniqu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5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9511-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1-19
实施日期
2021-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调理按摩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保健调理按摩分类、要求、操作方法、服务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调理按摩服务技术操作。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国康健康服务研究院、湖南颐而康保健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瓦尔登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汉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华夏良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五指生足部反射区保健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和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辽宁中医药大学、铁力艾眸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陕西美源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曲阜中医药学校、宁波汇鑫足域印象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河南蔡住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国艾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烟台万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安视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嘉雷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普惠众康(广东)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经道堂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中健标(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起草人:
刘玲、周春国、余俊武、汪朝田、陈涤平、顾一煌、张立祥、张磊、史蕾、田清、孙湘晖、于天源、刘占文、石岩、訾庆彬、崔淑函、陈刚、林国君、俞连斌、卢金清、张美林、肖旭、蔡广亮、陈卫平、马波、康力国、徐传庚、吕美珍、马增斌、李小停、刘戈、马元刚、安吉、张小惠、王洪刚、廖祖祯、傅青兰
出版信息:
页数:57页 | 字数:1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A16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511-2020

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操作规范

Practicespecificationforhealthcareconditioningmassagetechnique

2020-11-19发布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告士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W

GB/T39511-2020

目次

前言…………·”………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保健调理按摩分类

5要求……………·……”……”……2

6操作方法…………·……”……”……..4

7服务注意事项……·……”……”……..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手法及操作要领………”……”……..6

附录B(资料性附录〉足部主要反射区保健调理按摩手法…”…….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手部主要反射区保健调理按摩手法…”……35

附录D(资料性附录〉眼保健…·…………·……52

附录E(资料性附录〉耳穴保健……·………………53

参考文献……··……”……54

GB/T3951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s北京国康健康服务研究院、湖南颐而康保健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瓦尔登健康

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汉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华夏良子健康管理

有限公司、北京市五指生足部反射区保健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和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辽宁中医药大学、

铁力支眸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陕西美源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曲阜中医

药学校、宁波汇鑫足域印象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阿南蔡住云健康产

业有限公司、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国艾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烟台

万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安视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嘉雷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普惠众

康(广东)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经道堂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中健标(北京)认证

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刘玲、周春国、余俊武、汪朝田、陈涤平、顾一煌、张立祥、张磊、史蕾、田清、

孙湘晖、于天源、刘占文、石岩、曾庆彬、崔淑函、陈刚、林国君、俞连斌、卢金清、张美林、肖旭、蔡广亮、

陈卫平、马波、康力国、徐传庚、吕美珍、马增斌、李小停、刘戈、马元刚、安吉、张小惠、王洪刚、廖祖祯、

傅青兰。

I

GB/T39511-2020

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调理按摩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保健调理按摩分类、要求、操作方法、服务注意事

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调理按摩服务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06.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GB/T12346脯穴名称与定位

GB/T33355保健按摩器具安全使用规范

GB37488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保健调理按摩技术healthcareconditioningmassagetechnique

以中医基础理论及现代医学原理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常识,以基本按摩手法和相

关介质或器具器械作用于人体适当部位,剌激人体相关组织,使身体或功能状态得到改善的技术。

3.2

保健调理按摩技能人员healthcarem描阻gepersonnel

接受过保健调理按摩技术的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理论及实操能力,并取得相应资质,能为顾客提供

保健调理按摩服务的技术操作人员。

3.3

反射区reflectionar回

人体各器官和部位在足部、手部、耳部等有着相对应的区域。这些区域能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健康

信息,运用保健调理按摩技术剌激这些区域能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

4保健调理按摩分类

根据按摩的部位不同,保健调理按摩可分为如下几类=

头部按摩g

一一眼部按摩g

一一耳部按摩z

1

GB/T39511-2020

面部按摩s

肩颈部按摩e

胸部按摩;

一一腹部按摩;

一一背腰臀部按摩s

一一四肢部按摩g

一一手、足部按摩;

其他。

5要求

5.1人员要求

5.1.1能力要求

5.1.1.1保健调理按摩技能人员(筒称技能人员〉应在专业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熟悉相关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中医基础知识、现代医学知识(如人体解剖、反射区等),了解心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基

本知识和常识,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获得相关技能证书。

5.1.1.2应学习和掌握日常的养生及保健知识。

5.1.1.3应掌握相应的服务礼仪、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知识。

5.1.1.4为外国人服务的技能人员,宜具有相应的外语会话能力。

5.1.2素质要求

5.1.2.1应持有健康证上岗。

5.1.2.2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元异味,指甲以不超过指端为宜回

5.1.2.3应使用礼貌用语。

5.1.2.4应尊重顾客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5.1.2.5应具备对顾客讲解养生、保健基本知识及心理疏导的能力。

5.1.3操作要求

5.1.3.1技能人员应按GB/T12346以及本标准的要求,确定各经络、揄穴、反射区的位置,根据经络、

脆穴的保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

5.1.3.2操作过程中技能人员应熟练单独或复合运用按、推、摩、抹、擦、搓、点、拨、捏、拿、揉等按摩手

法,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

5.1.3.3操作过程中手法的运用应确保顾客的安全,不应使用牵引性、顿挫性、扳法等危险性较高或暴

力手法。

5.1.3.4注意手法力度的控制,不应对关节位置造成不良影响。操作过程中应询问顾客感受,力度、幅

度等应由轻到重,由小到大。若顾客反应异常应停止操作或调整。

5.1.3.5服务过程中技能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自我防护。

5.1.3.6操作敏感部位前应征得顾客同意。

5.1.3.7操作时宜使用按摩巾等隔垫物或介质。

5.1.3.8技能人员宜结合心理学、美学等知识,对顾客提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疏导与帮助。

2

GB/T39511-2020

5.1.4服务过程要求

5.1.4.1服务前

5.1.4.1.1技能人员在操作前应去除可能对顾客造成伤害的手部饰物(戒指、手链、手表等)。

5.1.4.1.2技能人员在每个项目操作前应对手部进行清洁。

5.1.4.1.3进行操作时,技能人员应佩戴口罩a

5.1.4.1.4操作前应灵活选择让顾客舒适、技能人员便于操作的体位。

5.1.4.1.5应保持操作环境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

5.1.4.1.6操作前应了解、询问顾客身体状况,排除不宜及不应接受服务的情况。

5.1.4.2服务中

根据服务需求,技能人员施用相应的服务技术为顾客提供服务。

5.1.4.3服务后

5.1.4.3.1服务结束后,应提醒顾客避免遗忘个人物品,适量饮用温水,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5.1.4.3.2应询问顾客感受,主动要求顾客然服务项目、服务环境、技术手法等进行评价,征询服务中需

改进的事项.

5.1.4.3.3应做好服务记录。

5.2用晶用具要求

5.2.1用晶要求

5.2.1.1服务过程中,宜使用相应按摩介质。

5.2.1.2选用精泊、润滑剂等按摩介质时,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5.2.1.3使用自制的具有保健功效的溶液、敷贴、熏蒸类用品等,应确保顾客安全,如国家相关法规或标

准有另外要求的,按相关要求执行。

5.2.1.4使用相应介质前,应询问顾客是否对介质过敏。如服务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操

作,去除介质,必要时送医治疗。

5.2.2用具要求

5.2.2.1如操作过程中需使用器具或器械,应使用在有效期内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符合相关

标准的要求,不应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5.2.2.2使用按摩器具或器械应符合GB/T33355、GB4706.10(根据情况适用)的要求。

5.2.2.3所有按摩器具或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消毒,与顾客身体直接接触的器具,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消毒后的器具应符合GB37488的要求。

5.2.2.4使用器具或器械时,应严格按照相应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不应超范围使用。

5.2.2.5对于使用较复杂,专业性或技术含量较高的器械,技能人员在操作前应进行相应的培训,掌握

相关技能,方可上岗操作.需要持有特定资质方能操作的器具或器械,应在取得特定资质后,方可操作。

5.2.2.6不应使用对身体有侵人性、损伤性的器械。

3

GB/T39511-2020

6操作方法

6.1常用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手法及操作要领参见附录A.

6.2足部主要反射区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手法参见附录B。

6.3手部主要反射区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手法参见附录c.

6.4眼保健参见附录D。

6.5耳穴保健参见附录E.

7服务注意事项

7.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7.1.1颈椎曲度变太者,不应过度向前或向后按压.

7.1.2颈椎曲度变直者,不应做使颈椎向前屈(低头〉的手法。

7.1.3颈椎横突处较敏感,不应重手法长时间按摩。

7.1.4腰椎棘突若有塌陷或隆起者,应先进行医学检查,排除不宜及不应接受服务的情况。

7.1.5腰慨曲度加大(俯卧位时,背离、臀高、腰塌〉者,俯卧位时不应在腰慨部使用重力按压手法。

7.1.6腰部明显一侧高,一侧低者,低侧不应重压。

7.1.7腰慨曲度变直(俯卧位时,背、腰、臀在一个平面)者,不应在仰卧位使用屈髓屈膝手法。

7.1.8在使用重手法前,应询问是否有外伤史,特别注意排除陈旧性骨折。

7.1.9同一部位不应重手法长时间操作,避免出现肌体损伤。

7.1.10顾客采用俯卧位时,应保持呼吸道的畅通,防止窒息.

7.1.11经常有低血糖反应者,按摩时间不宜过长,力度不宜过大。

7.1.12不应使用针刺、癫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

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7.1.13对精油等介质过敏者,不宜选择精油类按摩项目。

7.2不宣接受保健调理按摩的人群

不宜接受保健调理按摩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z

a)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明显肿胀者,24h内不宜g

b)肌臆断裂、脱位者z

c)需外科手术者F

d)娃振或月经期妇女s

e)年老体弱者、过度疲劳者、过饥过饱者g

£)患有皮肤损伤人群E包括表皮破损、疮扬、痴瘟、烧伤、烫伤等。

7.3不应接受保健调理按摩的人群

不应接受保健调理按摩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

a)患有严重的骨关节疾病人群=包括骨折、骨结核、骨髓炎、化服性关节炎、严重的骨质疏松等;

b)患有严重的脊椎病人群z包括急性脊柱外伤、脊髓受压、脊椎先天畸形、严重椎管狭窄、严重椎

间孔狭窄等g

4

GB/T39511-2020

c)精神状态不佳人群s包括严重醉酒、神忘不清、意识模糊等z

d)患有血液病人群z包括血栓性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3

e)患有传染病人群s包括活动性结核病、梅毒、淋病、艾滋病等g

f)患有严重内科疾病人群=包括心、脑、肺、肾、肝病,以及严重高血压病、严重糖尿病等$

g)患有肿瘤或其他诊断不明的严重疾病人群。

5

GB/T39511-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保健调理按摩技术手法及操作要领

A.1概述

本附录给出了部分通用的基础手法操作方法及要领。对特定的保健调理按摩技术,还可能涉及所

列手法之外的其他手法.

A.2手法运用

本附录所给出的基本操作手法可以单独或复合运用,技能人员宜系统地掌握实践中被普遍证实具

有相应保健功效的手法组合,以达到更好的保健目的。

A.3技术手法及操作要领

A.3.1-指禅推法

A.3.1.1用拇指指端按摩或螺纹面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拇指运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不断

地作用于人体操作部位。

A.3.1.2操作要领如下s

一一频率,120次/min~160次/min,

一一沉肩z肩部放松下沉。

垂肘s即肘关节自然下垂而内收,坐位操作时肘部位置略低于腕部。

悬腕g即腕关节自然垂屈。在保持腕关节较松弛的状态下,使腕关节屈曲接近90°。同时注意

腕部的尺侧略低于槐侧。

一一掌虚g除拇指着力外,其余手指与手掌部均需放松,自然弯曲,手掌空松。

一一指实g即拇指的指端或指腹着力,吸定于操作部位。

一一紧推慢移z拇指摆动的频率较快,但拇指沿经络或操作路线的移动需沉稳、缓慢。

一一深浅适度2一指禅推法有平、浅、深、陷4种劲,分别作用于不同层次:平劲在皮肤,浅劲在肌肉,

深劲在筋骨之间,陷劲达到骨面或内脏。

A.3.1.3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功力集中,渗透性强,可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常用于头面部、颈项部、

胸腹部和四指关节等部位,

A.3.2-指惮偏锋推法

A.3.2.1用拇指末节挠侧缘着力做一指禅推法的手法。

A.3.2.2操作要领如下g

一一频率为120次/min~160次/min。

一一中立位时,中指与前臂成一直线,有利于腕关节的左右侧偏运动。

一一动作轻快、平稳而有节奏感。

6

GB/T39511-2020

着力点需吸定。

一一部分拇指指骨间关节背伸幅度较大者,操作时可适当微屈指骨间关节,以避免因接触面过大而

影响移动。

A.3.2.3一指禅偏锋推法动作轻快、柔和、舒适,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和胁肋部等,尤其头面部最为

常用。

A.3.3然法

A.3.3.1以手背近尺侧部分在操作部位做节律性往返滚动的手法。

A.3.3.2操作要领如下z

一一频率为120次/min~160次/min0

安装法由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臀的旋转两个运动复合而成。这两个运动在中、环、小指的掌指关节

背面和手背的尺侧这两条轴线上完成。两条轴线的交点即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本法的吸定

点p而两条轴线在手背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为本法前滚时的接触部位。

一一肩部自然放松下垂,肩关节略前屈、外展,使上股肘部与胸壁间相隔约一虎口的距离。

一一腕关节的屈伸幅度较太,前滚时屈腕可达60°~80。,回滚时伸腕30°~40°。

一一站立操作时上身前倾约30°,上臂与前臂的夹角120°~150°,上臂与操作部位的夹角30°~60°'

可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来调整操作力度的大小,

一一动作协调连贯,有节奏感,压力适中g压力、频率、幅度均匀。

一一来回滚动均需用力,向外滚动和向内回滚用力大小的比例约为3•L

A.3.3.3然法接触面较大,刺激平和舒适。适用于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和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A.3.4滚法

A.3.4.1手握空拳,拇指盖住拳眼,用示、中、环指和小指近端指骨闯关节背面吸定于操作部位,腕关节

放松,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做屈伸运动,在操作部位做连续均匀的往返滚动。又称指骨间关节滚

法或握拳滚法,

A.3.4.2操作要领如下=

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操作部位。

频率为120次/min~160次/min。

A.3.4.3滚法主要适用于头顶部、项部和腹部.

A.3.5摞法

A.3.5.1以指、掌等部位吸定于人体体表做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的手法。包括指揉法、

鱼际揉法、掌揉法、前臂揉法。

A.3.5.2操作要领如下s

一一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的频率一般为120次/min~160次/mino但指揉面部揄穴、鱼际揉

胃院部等操作时可酌情缓慢施术。前臂揉法的频率为100次/min左右。

揉法要求吸定于体表,并带动操作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尽量避免体表摩擦。

一一鱼际揉法腕关节自然放松,掌揉法的腕关节松紧适度,指揉法的腕关节需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需要移动时,要求做到“紧揉慢移”,动作连贯。

一一一般要求节律性操作。

A.3.5.3指揉法接触面积小,功力集中,多在经络脆穴或压痛点上操作,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鱼

GB/T39511-2020

际揉法柔和舒适,常用于前额部、腹部和四肢关节等部位。掌揉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背部、腹部、下肢后

部等处。前臂揉法压力较大,多用于肌肉丰厚的肩井部、腰背部、臀部等。

A.3.6摩法

A.3.6.1用手在体表做环形摩动的手法,主要有指摩法、掌摩法两种。

A.3.6.2操作要领如下s

一一指摩法的频率为120次/min左右,掌摩法的频率为100次/min左右。

一一摩动的速度不宜过快,力度适中。

一一指摩时腕关节保持适度紧张,掌摩时腕关节需放松。

A.3.6.3摩法轻柔舒适,适用于全身各部,以面部、胸部、腹部为常用。

A.3.7推法

A.3.7.1在操作部位做单方向直线推动的手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肘推

法等。

A.3.7.2操作要领如下s

一一推法需直线运动,不可扭曲歪斜。

一一操作全程着力面贴实皮肤,压力均匀。

一一掌推法和肘推法宜慢而平稳。

一一肘推法剌激最强,根据需要和顾客的耐受性选择运用,老弱瘦小者慎用。

一一四指掌推法的方向可以是离心性的,也可以是向心性的.

一一直接在体表操作而用力较重时,可在操作部位涂少许泊性介质,以利于手法操作和保护皮肤。

A.3.7.3推法适用于全身各部。

A.3.8擦法

A.3.8.1在操作部位做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小鱼际擦法(侧擦

法)、鱼际擦法、掌擦法、指擦法等。

A.3.8.2操作要领如下z

一一频率一般为80次/min~120吹/min。

一一操作时保持直线运动。

一一往返均需用力,力度均匀囚

一一将往返操作的距离尽可能拉长,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增加产热量。

一一根据操作部位的起伏形状调整手形,指掌贴实体表,保持操作全程压力均匀,

一一用力大小以热量能渗透而皮肤不起皱榴为度。

一一技能人员自然呼吸。

一一擦法可隔着一层棉质单衣或按摩巾操作。若直接接触皮肤,先在操作部位涂上少许麻油、冬青

膏等润滑介质,既有助于热量渗透,也可防止破皮。

一一经擦法操作过的皮肤,一般不宜再在该处施用其他手法,以免皮肤损伤。

一一操作环境保持温暖,以免着凉。

A.3.8.3擦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其中,小鱼际擦法适用于脊柱两侧、肩脚上部、肩脚间区、肋间部z鱼际

擦法适用于四肢部位,尤以上肢部为多z掌擦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肩背部、胁肋部、胸腹部等部位g指擦

法适用于四肢小关节及胸骨部、锁骨下窝等处。

8

GB/T39511-2020

A.3.9抹法

A.3.9.1用拇指螺纹面或掌面在体表做上下、左右或弧形的抹动,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A.3.9.2操作要领如下2

一一抹法的运动路线比较自由,可直线也可孤线、曲线移动,可单向也可往返操作,根据操作部位的

解剖特点灵活运用.

一一抹法要求平稳缓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一一可在操作部位涂以润滑介质。

A.3.9.3抹法轻柔舒适,多应用于头面部、胸腹部和手部.

A.3.10按法

A.3.10.1用指腹、手掌或肘尖等部位着力,先轻渐重,由浅而深地反复垂直接压体表的手法。根据其

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与肘按法等。

A.3.10.2操作要领如下:

一一按压方向垂直于操作部位。

一一用力由轻到重平稳加压,再由重而轻逐渐减压。

一一操作时根据操作部位及顾客个人体质的强弱与耐痛的程度,辩证选用各种按法。

一一可用叠指、叠掌、伸肘、上身前倾等姿势来增加按压的力量。

一一指按或掌按背部时需节律性操作,下按时受术者呼气,减压时受术者顺势吸气,一个动作周期

4s~6s。

掌按腹部时,手掌随着技能人员的呼吸而起伏用力.

A.3.10.3指按法着力面积小,可“以指代针”,用于全身各部的经穴及压痛点。掌按法多用于面积太而

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臀部、腹部、下肢部等,并常与揉法复合成按揉法。肘按法压力较大,刺激

较强,多用于肩脚上部、臀部、股后部、腰髓部等肌肉丰厚处。

A.3.11点法

A.3.11.1以指端、指骨间关节突起部或肘尖垂直按压的手法。点法由按法演化而来。包括指点法和

肘点法.

A.3.11.2操作要领如下2

一一点法的用力方向垂直于操作部位。

一一用力由轻至重,由浅入深,再由深而浅,平稳持续。

一一指点法操作时腕关节保持紧张,既有利于力的传导,又能避免腕关节损伤。

一一拇指指端点按时,示指槐侧缘抵住拇指螺纹面,以避免拇指受伤。

一一中指冲击式点法刺激较强,会引起疼痛,在操作前需告知顾客。

一一肘点法压力大、刺激强,需根据操作部位、顾客体质等情况酌情使用,点后常继以揉法a

A.3.11.3点法着力面小,压力集中,作用层次深,剌激较强,适用于全身各部脯穴或压痛点。

A.3.12描法

A.3.12.1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压脆穴或点状部位的手法。

A.3.12.2操作要领如下z

一一取穴准确。

9

GB/T39511-2020

操作时为避免掐破皮肤,可在操作部位上垫一薄布。

一一掐按方向与操作部位垂直,用力平稳。

操作次数一般为4次/点~5次/点,不宜长期反复施术。

掐后可继用揉法,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不适感。

A.3.12.3掐法为点状重剌激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脆穴。

A.3.13捏法

A.3.13.1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挤捏肌肤的手法,有三指捏法、三指捏法、五指捏法等。

A.3.13.2操作要领如下g

一一技能人员指骨间关节尽量伸直,用指面着力挤捏,不宜用指端抠掐。

一一连续操作有节律性。

一一可边挤捏边沿肢体纵轴方向移动,如用于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一般是向心性移动。

A.3.13.3捏法适用于肩背、四胶、颈项部和头面部。

A.3.14拿法

A.3.14.1捏而提起谓之拿。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等。

A.3.14.2操作要领如下2

一一腕关节自然放松,动作协调、灵活、轻巧。

一一指骨间关节宜伸直,以加太接触面积,不宜用指端、指甲抠掐。

一一提拿动作形成节奏性操作,一般重复多次。

一一提起后续配合回送动作,以使动作连贯而柔和回

一一捏拿和国送的操作曲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平稳过疲。

一一双手拿时,两手可同步或交替地做提拿与放松笔者作。

一一可沿肌筋走行方向边拿边移动,也可在局部反复操作。

一一避开骨突部位,防止引起疼痛。

A.3.14.3拿法剌激深沉而柔和,主要用于颈项、肩背、侧腹部和四肢部。

A.3.15抓法

A.3.15.1以五指指端相对用力抓捏的手法。

A.3.15.2操作要领如下=

一一抓法主要以五指指骨间关节屈曲发力。

一一着力面为五指指端,不用指甲。

A.3.15.3抓法多用于头顶部。

A.3.16搓法

A.3.16.1双手掌夹持住肢体来回搓动的手法。

A.3.16.2操作要领如下g

一一操作频率为200次/min左右。

两手掌面对称用力,夹持力度宜轻不宜重,动作轻巧灵活囚

一一在双手交替搓动的同时,可沿躯干或四肢的纵轴上下移动。

一一搓动的频率宜快,但上下移动的速度则宜稍慢,即“紧搓慢移”。

10

GB/T39511-2020

A.3.16.3搓法是推拿常用的辅助手法之一,多用于人体四肢,也可用于腰及胁肋部。

A.3.17捻法

A.3.17.1用拇指和示指夹持住顾客的手指或脚趾做往返搓动的手法。

A.3.17.2操作要领如下z

一一频率为200次/min左右。

一一捻法动作灵活连贯,各指的搓捻动作配舍默契,用力均匀适度。

一一捻手指时,可沿手指的纵轴做离心方向的缓慢移动。

A.3.17.3捻法适用于手指、脚趾。

A.3.18拨法

A.3.18.1用手指等部位按压并做横向拨动肌筋的手法,又名弹拨法。

A.3.18.2操作要领如下z

一一拨法的方向、角度与局部肌肉的肌纤维走行方向垂直,

一一拨动时指下有在肌腹或肌臆上滑过的弹拨感,不宜在表皮摩擦。

一一拨法可以单向拨动,也可来回双向拨动。

一一可定点拨动,也可沿着经筋等局部组织的长轴方向边弹拨边移动。

一一拨法用力轻重得当,以顾客能够忍受为度。

一一有节奏技巧的拨法,有助于缓解操作带来的疼痛。

一一需要增加压力时,可叠指操作。

A.3.18.3拨法主要适用于颈、肩、背、腰、臀、四肢等部位的肌肉、肌腔、韧带等。

A.3.19拍法

A.3.19.1用手掌或手指拍打体表的手法。

A.3.19.2操作要领如下:

一一拍打要求动作轻巧平稳而有节律。

一一腕关节放松,以前臂带动手掌。

一一掌拍法的指面和手掌同时接触受术部位。

一一腕关节动作幅度不过大,手指不甩动,以避免受术者皮肤疼痛。

一一可双手交替操作。

一一掌拍背部用于肺部排痰时,由下而上、由外到内地操作。

A.3.19.3拍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肩背部、腰慨部和下肢部。

A.3.20弹法

A.3.20.1用手指弹击操作部位的手法,分指甲弹法和指腹弹法两种。

A.3.20.2操作要领如下z

一一连续弹击的频率约160次/min。

一一弹击的力度均匀而连续a

弹击的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一一动作轻巧、灵活。

A.3.20.3弹法适用于枕部、头顶、项部、前额及印堂、风池等穴位。

11

GB/T39511-2020

A.3.21抖法

A.3.21.1握住受术者的四肢做连续、小幅度径向抖动的手法。有抖上肢、抖腕部和抖下肢法。

A.3.21.2操作要领如下z

抖上肢的频率为200次/min~250次/min,抖下肢的频率为100次/min左右囚

一一抖动频率由慢到快。

一一被操作的肢体伸直,自然放松。

操作时动作连续不断。

一一抖上肢的幅度较小,控制在2cm~3cm,抖下肢则幅度稍大.

一一技能人员操作时保持呼吸自然,不屏气。

在抖上、F肢前,可先施以搓法。

一一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者慎用上肢抖法。

A.3.21.3抖法主要用于四肢,以上肢最为多用,经常作为一个部位的结束手法.

A.3.22振法

A.3.22.1以指或掌做垂直于体表的快速振颤运动的手法,又称振颤法。主要有掌振法与指振法两种。

A.3.22.2操作要领如下g

一一振法的频率最高可达700次/min左右,最低要求为300次/min.掌振法略快于指振法。

一一前臂、掌指部静止性用力,即手部及前臂肌肉绷紧,而外观无大幅度的关节运动。

掌振法根据流派师传而有多种发力方法。一法需腕关节松直,以前臂屈肌群快速收缩发力s另

一法需腕关节背伸,以前臂伸肌群紧张振颤发力。

振动时手掌或手指轻置于操作部位,不用力按压。

意念集中在指端或掌心,呼吸自然匀称,不屏气。

一一技能人员可通过肘关节做缓慢的小幅度屈伸,使上肢的屈肌群与伸肌群交替紧张与放松,保持

血流通畅,以缓解疲劳,但压力尽可能保持均匀不变.

一一振法的振动波垂直作用于操作部位。

一一振动持续,宜达到3min以上.

A.3.22.3振法多用于腹部、背部和腰慨部,指振法适用于全身各部揄穴。

12

GB/T39511-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足部主要反M区保健调理按摩手法

足部主要反射区的位置及按摩手法参见表B.1.

襄B.1足部主要反射区位置及按摩手法

名称反射区位置示意图按摩手法

位于双足足掌第二Jli骨以-手待足,另-手半握

与第三陌骨之间,足底部形拳,周食指,用第-指向关节

肾上臆

背侧定点按E数次,就屈中指

成的“人”字形交叉点下凹

陷他定点岱压数次

位于双足,足掌第二.第

以-手捋足,另-手拇指指

肾三阳骨近端所形成的“人”

端或指腿定点岱压敷次

字形交叉后方中央凹陷处

以-手四指置于第-、第二

位于双足足掌自肾脏反趾缝中,另一手四指置于足

输尿管|射区室”就反射区之闹,呈背,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或食指

弧形线状的区城第一指向关节背侧,由肾反射

区推至脆就反射区

13

GB/T39511-2020

表B.1(续〉

名称反射区位置示意图按摩手法

以→于四指置于第→、第二

趾缝中,另一孚半握拳,屈食

位于内躁前下方双足足

膨脏|掌内侧舟骨下方,蝇展肌捕,用第一指间关节背侧定点

侧旁按压数次,或屈中指定点按压

数次

双手张开成掌,拇指置于足

底,其余四指置于足背,用商

位于双足足掌中心,分布

腹脏神经丛|在肾反射区的四周,大致呈拇指指端或指腹,同时由上向

圆形区域

下、由外向内围绕肾反射区周

围推摩数次

以一手固定足趾,另一手四

十个足趾的趾端.右边

指置于足背,用拇指指腹或拇

额窦|额窦在左足,左边额赛在

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侧向内侧

在且

推按数次

14

GB/T39511-2020

表B.1(续}

名称反射区位置示意图按摩手法

位于双足姆趾趾腹全部.以一手固定腾耻,另一手四

大脑右半球的反射区在左指置于足背,用拇指指血或拇

大脑

足,大脑左半球的反射区在

指第一指向主节背侧,由趾根

右足向趾瑞方向来回推按数次

以一手固定足跨趾,另一手

位于双足蹄趾趾腹中央

三指置于足霄,屈食指,用第

脑垂体

部位,在大脑反射区深部-指向关节背侧定点按压数

次,或屈中指定点拨压数次

位于双足姆趾趾腹根部以一手固定足跨趾,另一手

四指置于足背,用拇指指腹或

靠近第二趾骨处.小脑及

拇指第→指间关节背侧.由趾

小脑及脑于|脑干右半部的反射区在左

足,4、脑及脑干左半部的反

端向趾根方向,或由内向外推

射区在右足按数次

15

GB/T39511-2020

囊B.1(赣)

名称反射区位置示意图按摩手法

以一手固定足晦趾,另一手

位于双且烧趾腹内侧.延

四指置于足底.用拇指指腹或

伸到附趾趾甲的根郁,第一

拇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侧.先情

指间关节前.右鼻反射区

趾甲由外向内.再由趾根向趾

在左足,左鼻反射区在右是

端方向推按数次

以一手固定且晦趾,另一手

位于双足姆趾的末节外四指置于足背.用拇指指腹、

侧中上段,右侧三叉神经位拇指指蝙或拇指第一指同关

三叉神经

于左足,左侧三叉神经位于节背侧,由趾端向趾班方向来

回推按,然后稍放松回原位,

右足

再向足跟方向来回推按盘次

以一手扶足,另一手食指、

位于双足跺趾根部横纹

中指弯成钳状夹住被接摩蹄

处呈带状区域,敏感点在趾

趾,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尺侧固

颈项部面内侧,右侧颈项部jt射区

定于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在其

在左足,左侧颈项部反射区

上加压,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

在右足

来回推接数次,或向上提拉

1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