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863-2009 半精纺毛织品

GB/T 22863-2009 Semi-worsted fabric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2861-2018 |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863-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4-21
实施日期
2009-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精纺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8)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精纺毛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机织服用半精纺毛织品(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含量30%及以上)的品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陈丽芬、杨海军、彭燕丽、黄淑媛、李椿和、曹秀明、何良、马秀华、陶丽敏、赵会堂、王桂珍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30

W23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863—2009

半精纺毛织品

Semi-worstedfabric

2009-04-21发布2009-12-01实施

发布

GB/T22863—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精纺分技术委员会(SAC/TC2O9/SC8)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泰安康平纳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丽芬、杨海军、彭燕丽、黄淑媛、李椿和、曹秀明、何良、马秀华、陶丽敏、

赵会堂、王桂珍"

T

GB/T22863—2009

半精纺毛织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精纺毛织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机织服用半精纺毛织品(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含量30%及以上)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丁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2008,ISO105-A02:1993,

IDT)

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0—1997,eqvISO1833:

1977)

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1—1997,eqvISO5088:

1976)

GB/T3917.2—1997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2008,ISO105-X12:2001,

MOD)

GB/T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T3922—1995,eqvISO105/E04:1994)

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

样法

GB/T4667—1995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4802.1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57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GB/T5711—1997,eqvISO105-D01:1993)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5713—1997,eqvISO105-E01:1994)

GB/T615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GB/T6152—1997,eqvISO105-X11:1994)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427—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氤弧(eqvISO1O5-BO2:1994)

GB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2490—200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ISO1O5-CO6-1994,M()D)

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01026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48蚕丝/羊绒混纺产品混纺比的测定

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20008毛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FZ/T20009毛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静态浸水法

FZ/T20019毛机织物脱缝程度试验方法

1

GB/T22863—2009

FZ/T20021织物经汽蒸后尺寸变化试验方法

FZ/T70009毛纺织产品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semi-worstedwovenyarn

各种纺织纤维运用短流程纺纱系统纯纺或混纺的,兼有精梳毛纺和粗梳毛纺风格的机织纱线。

3.2

半精纺毛织品semi-worstedfabric

以半精纺毛纱为主织成的毛织物以及半精纺毛纱与精纺毛纱交织成的毛织物。

4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包括安全性要求、实物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四个方面。半精纺毛织品的安全性应符

合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实物质量包括呢面、手感和光泽三项;内在质量包括:幅宽不足、平方米重

量允差、静态尺寸变化率、汽蒸尺寸变化率、纤维含量、起球、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落水变形、脱缝程度和

染色牢度等项指标;外观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两项。

4.1基本安全性要求

半精纺毛织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

4.2分等规定

4.2.1半精纺毛织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降为等外品。

4.2.2半精纺毛织品的品等以匹为单位。按实物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三项检验结果评定。并以

其中最低一项定等。三项中最低品等有两项及以上同时降为二等品的,则直接降为等外品。

注:织品匹长及组成:每匹净长不短于12m,净长17m及以上的可il两段组成,但最短一段不短于6m。拼匹时,

两段织物应品等相同,色泽一致。

4.3实物质量评等

4.3.1实物质量系指织品的呢面、手感和光泽。凡正式投产的不同规格产品,应分别以优等品和一等

品封样。对于来样加工,生产方应根据来样方要求,建立封样,并经双方确认,检验时逐匹比照封样

评等。

4.3.2符合优等品封样者为优等品。

4.3.3符合或基本符合一等品封样者为一等品。

4.3.4明显差于一等品封样者为二等品。

4.3.5严重差于一等品封样者为等外品。

4.4内在质量的评等

内在质量的评等由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

4.4.1纤维含量按FZ/T01053规定执行,纯毛产品羊毛纤维含量的有关规定见附录A第A.4章。

4.4.2其他物理性能的评等按表1规定执行。

表1物理指标要求

项目单位优等品'等品一钦口备注

一寺口口

幅宽不足cm225

平方米重量允差%—4.0〜+4.0—5.0〜+7.0—14.0〜-10.0

静态尺寸常规产品—3.0〜+3・0—3.0〜+3・0—

%

变化率含粘胶10%及以上—4.0〜+4.0—4.0〜-4.0—

2

GB/T22863—2009

表1(续)

项目单位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备注

绒面3-433

大衣而料按粗

起球>光面级43-43-4梳毛织品法测

试起球

大衣面料3-433

断裂强力>N147147147

上装类产品按合约

撕破强力N12.010.010.0

汽蒸尺寸常规产品—1.5〜+1.0—2.0〜+2.0—

%

变化率含弹性纤维产品—3.0〜+3・0—3.0〜+3・0—

落水变形级433

脱缝程度<mm6.06.0&0休闲类服装为10

注:松结构产品按合约。

4.4.3染色牢度的评等

4.4.3.1含丝、棉、麻产品染色牢度的评等按表2规定执行。

表2含丝、棉、麻产品染色牢度指标要求

项目单位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浅色级432-3

耐日晒色牢度>

深色级43-43

色泽变化级43-43

耐水浸色牢度>毛布沾色级3-433

其他贴衬沾色级3-433

色泽变化(酸)级43-43

毛布沾色(酸)级43-4(深色3)3

其他贴衬沾色(酸)级43-4(深色3)3

耐汗渍色牢度>

色泽变化(碱)级43-43

毛布沾色(碱)级43-4(深色3)3

其他贴衬沾色(碱)级43-4(深色3)3

色泽变化级443-4

耐熨烫色牢度>

棉布沾色级43-43

干摩擦级43-43

耐摩擦色牢度>

湿摩擦级32-32-3

色泽变化级43-43-4

耐洗色牢度>毛布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GB/T 2910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