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4/T 1058-2023 “人人社区”建设指南

DB3204/T 1058-2023 "Guidance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for Everyone"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04/T 1058-2023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8
实施日期
2024-01-28
发布单位/组织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常州市民政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常州市民政局、钟楼区民政局、五星街道办事处、华中师范大学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A20

3204

常州市地方标准

DB3204/T1058—2023

“人人社区”建设指南

Constructionguidelinesof"ren-rencommunity"

2023-12-28发布2024-01-28实施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4/T105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钟楼区民政局提出。

本文件由常州市民政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州市民政局、钟楼区民政局、五星街道办事处、华中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启明、王江华、徐志伟、刘丽娜、陈荣卓、曹嘉康、王占国、邵云娜、王勇

俊、陈伯平、吴春华、耿春娜。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3204/T1058—2023

“人人社区”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人人社区”的建设原则、建设保障、建设任务和效果评价等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常州市行政区域内城乡社区开展“人人社区”建设的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人社区renrencommunity

是指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以建设参与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成

长共同体为引领,以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城乡居民生活

基本单元。

4建设原则

4.1共同参与

以提升各行动主体自知、自觉意识为目标,建立资源共享、多方共建、协商共治的参与机制。

4.2共同自律

以提升各行动主体自律、自管意识为目标,打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律平台。

4.3共同生活

以提升各行动主体自发、自助意识为目标,营造睦邻友好、人人与共、守望相助的生活氛围。

4.4共同成长

以提升各行动主体自主、自为意识为目标,拓展向上向善、人人奉献、各尽其能的成长空间。

5建设保障

5.1组织机构

5.1.1工作组

1

DB3204/T1058—2023

5.1.1.1在镇(街道)党(工)委、上级民政部门和(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综合协调组、

建设运行组、新闻宣传组、效果评价组等工作小组。

5.1.1.2工作小组组员包括(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

织等相关单位成员和村(居)民代表。

5.1.2机制建设

5.1.2.1建立健全“人人社区”建设的机制体制,制定并出台《“人人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

各行动主体责任。

5.1.2.2制定并公布《“人人社区”公约》(参见附录A)、《“人人”责任清单》(参见附录B)、

《“人人”正面行为清单》(参见附录C)、《“人人”负面行为清单》(参见附录D)等,研制《“人

人”积分清单》,成为各行动主体共同遵守的自治章程。

5.1.2.3组建“人人社区”专家团队,建立共商共议机制,协调解决建设难点。

5.1.3职责

5.1.3.1综合协调组负责制定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组沟通协调,对建设中

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解决策略;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做好对外衔接、对内协调的相关工作。

5.1.3.2建设运行组负责社区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等建设工作;组织各行动主体商议并制订

出台责任清单、积分清单、正(负)面行为清单等;策划、组织各类主题活动。

5.1.3.3新闻宣传组负责建设经验的总结提炼,并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各类载体,多层次、多形

式、多频次宣传建设成效。

5.1.3.4效果评价组负责对建设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专家、居民群众等开展

综合评价。

5.2基础设施

5.2.1基础公共服务设施

建成“一站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含托育、养老、卫生服务等多种配套服务设施。

5.2.2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建成综合超市、快递服务设施、便民充电设施,以及社区银行、通信网络等其他便民商业网点。

5.2.3公共活动空间

建成文体和休闲类公共活动场地、公共绿化等;利用楼幢架空层或公共区域,设置邻里公共空间、

居民会客厅等。

6建设任务

建设任务具体内容见表1。

2

DB3204/T1058—2023

表1建设任务表

序号建设类别属性具体建设任务

建立党建引领下的“人人社区”建设参与机制,健全相关制度,促进各行动主体主动

1健全约束性

参与;强化社区自治平台功能,促进联建共建,共商共治,每月召开1次议事会。

完善

参与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驻区单位权责明晰、服务优良、管理优化,

2机制预期性居民满意度高;动员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人社区”建设,发挥基层首创,逐步

建立契合社区特点、以“人人+X”为主题的多方参与治理机制。

参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规划设置“人人广场”“人人议事厅”等不同主题的共享客厅,发

3优化约束性

与挥社区“能人”“名人”积极作用,引导居民共建、共管、共享。

设置

共在已有的邻里交往空间上深化内涵、扩展功能,更大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参与需求;

参与

4同预期性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等承接“人人社区”共享空间服务,以多样化活动形式促进

场景

体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人人社区”建设。

开展“人人访谈”,完善“民情日记”记录制度;培育服务类、公益类、互助类社会

5培育约束性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人人串门”等邻里活动,促进居民互助资源

引导共融共享。

参与建成社区(村)社会工作室,有条件的社区(村)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社区

6主体预期性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不少于10个(村不少于5个),充分激发“五社联动”活力,居

民参与度和活跃度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

多方突出顶层设计,健全“人人社区”工作推进机制和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人人社区”

7约束性

主体行动主体责任体系。

履职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人人社区”综合运营体系,充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