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XFSXH 1-2024 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

T/SXFSXH 1-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XFSXH 1-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3-28
实施日期
2024-04-2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遂溪县番薯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遂溪红薯脱毒育苗的流程,规定了脱毒组培苗繁育、温网室繁育、脱毒种苗大田扩繁、采苗、种苗运输的操作指示及转换条件,描述了档案管理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湛江市遂溪县区域内红薯脱毒苗的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4育苗流程育苗程序由脱毒组培苗繁育、温网室繁育、脱毒种苗大田扩繁、采苗和种苗运输共五个阶段构成。5脱毒组培苗繁育5.1品种选择宜选择通过品种审定(鉴定)或登记、适宜当地种植的红薯品种。挑选具有品种典型性状,茎叶生长健壮、叶片无叶斑、无花叶、无卷叶、无皱缩、无黄化等病症表现的薯块或薯苗。5.2操作前消毒5.2.1实验室消毒选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提前 7 d对实验室空间进行消毒。先将高锰酸钾放入容器内,再注入甲醛溶液,密闭熏蒸 24 h,通风直至实验室无异味。用量为每 1 m3用 40% 甲醛 20 mL和 高锰酸钾 15 g。5.2.2器具消毒使用紫外灯照射超净工作台 30 min,台面和内壁用 75% 酒精消毒。将用于组培的所有器具在 1.1 kg/cm2、121 ℃ 条件下高压灭菌 20 min。操作过程中所需的镊子、剪刀、解剖针等工具在使用前采用酒精灯或高温灭菌器消毒。5.2.3操作人员消毒操作人员应用肥皂仔细清洗双手,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口罩。进入操作台用75%酒精严格擦拭双手或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5.3茎尖材料准备5.3.1预备苗培育将薯块或薯苗种植于泥炭土或营养基质的花盆中,在温度 25 ℃~30 ℃,光照度 2000 lux~ 2500 lux,光照时间 12 h/d条件下进行培养。5.3.2茎尖脱毒材料剪取长约 4 cm、再生能力强、生长健康的预备苗茎尖部位作为茎尖脱毒材料。5.4茎尖苗培育5.4.1茎尖消毒处理茎尖脱毒材料除去叶片,并用自来水连续冲洗 10 min~15 min后,在超净台中,用 75%乙醇或者次氯酸钠浸泡 5 min~6 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 4 次~5 次。5.4.2茎尖剥离将茎尖脱毒材料在 40 倍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剥离带 1 个~2 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5.4.3茎尖苗诱导将剥离的茎尖分生组织放入添加 0.5 mg/L~1.5 mg/L 6-BA 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 25℃~30℃,光照度 2000 lux~ 2500 lux,光照时间 12 h/d 条件下培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湛江市标准化协会、遂溪县番薯协会、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起草人:
谢怿、付光中、刁兴旺、赖明威、叶梓颖、罗光华、陈海平、宋景标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