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58.5-2022 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白及

DB33/T 2558.5-2022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558.5-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08
实施日期
2023-01-08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58.5—2022

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白及

Codeofpracticeforinterplantingediblefungiandmedicinalplantunder

forestcanopy—Part5: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

2022-12-08发布2023-01-08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58.5—2022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部分是DB33/T2558《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的第5部分。DB33/T255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

分:

——第1部分:大球盖菇;

——第2部分:黑皮鸡枞;

——第3部分:羊肚菌;

——第4部分:皇菊;

——第5部分:白及。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衢州市益年堂农林科技

有限公司、庆元县乾宁道地药材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森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御园珍稀植物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温州市林业技术推广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磐安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本部分起草人:邵清松、王彩霞、舒慧云、付忠东、朱建军、邢丙聪、郑颖、吕新旺、李潮、何祯、

周芬芬、韩亭亭、羊超菠。

I

DB33/T2558.5—2022

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白及

1范围

DB33/T2558的本部分确立了白及林下栽培的程序,规定了林地选择、林下栽培、病虫害及其防治、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等各个阶段的操作指示,以及各阶段的转换条件,描述了档案管理、标准化生产模式

图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林下套种白及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部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部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白及Bletillastriata

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一部规定,其基原植物植株高18cm~60cm,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

性。茎粗壮,劲直。叶4枚~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花期4月~5

月,花序具3朵~10朵花,花瓣多为紫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先端急尖。蒴果圆柱形,具6条纵棱,

两端稍尖。

3.2

分株繁殖divisionpropagation

利用根上的不定芽、茎或地下茎上的芽产生新梢,待其地下部分生根后将其切离母体,使之成为一

个独立的新个体。

3.3

假鳞茎pseudobulb

兰科植物存储水分和养分的肉质茎,通常多为卵球形至椭圆形。

1

DB33/T2558.5—2022

4栽培程序

白及林下套种栽培程序见图1。

林地选择

种苗繁育

下种植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采收

与产

地初

加工初加工

图1白及林下栽培程序图

5林地选择

宜选择郁闭度为0.5~0.7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生态条件良好、水源清洁、排水良好、

立地开阔、通风顺畅、坡度小于20度的地块。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水质应符合GB5084

规定,土壤应符合GB15618规定。

6林下栽培

6.1种苗繁育

6.1.1分株繁殖

通常以假鳞茎的分株形式为主。白及收获时,选择当年生无虫蛀、无病害和无采挖伤的具有老秆及

嫩芽的假鳞茎作种苗,将假鳞茎分切成小块,每块至少带1个~2个芽,切口平滑,切口晾干或沾草木灰

后栽种,随挖随栽。

6.1.2种子直播

常温下将白及种子在0.5mg/L的萘乙酸水溶液中浸泡5小时~12小时,取出用吸水纸吸干,放置在

滑石粉与萘乙酸的质量比为10000:1的混合物中,混合物与种子体积比为50:1,充分拌匀后播种在育苗

盘上,待植株长出4片~5片真叶,假鳞茎长1.2cm~1.8cm时,作为成品苗进行移栽种植。

2

DB33/T2558.5—202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