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696-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辣椒操作指南
DB37/T 696-2007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GAP) Export Pepper Operational Guid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01
B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696-2007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辣椒操作指南
GoodAgriculturalPracticeOnExportPepper
2007-10-09发布2007-1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696-200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滨州市植物保护站、青岛市植保站、博兴县植物保护站、
潍坊市寒亭区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起草人:李明立、刘俊展、于光利、嵇俭、宋姝娥、王学武、刘会海、曹虎春、刘三伟。
当进口国辣椒质量安全标准发生变化,或需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时,应由植物保护等有关专家及时
修订本标准。
I
DB37/T696-2007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辣椒操作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生产基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辣椒的生产。
2标准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
GB/T18407.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5229无公害食品辣椒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药残留pesticideresidue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3.2
有害物质malfeasancematter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3
危害分析hazardassessment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3.4
溯源体系systemoftracetothesource
作物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等。
3.5
有害生物pest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3.6
IPMintegratedpest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
3.7
安全间隔期plantharvestinterval(PHI)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4记录保留
保留辣椒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原始记录,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从而完善整个溯
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2年或更长时间。
5质量要求
1
DB37/T696-2007
5.1感官要求
符合NY5229的要求。
5.2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安全质量标准要求(附件B)。
6基地选择与管理
6.1基地选择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GB/T18407.1的要求,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附录A.1)。宜选择地势
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形状良好,前2年~3年未种植辣椒
的壤土地块。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3hm2以上。
6.2基地管理
6.2.1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2年~3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附录
A.2)、《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附录A.3)、《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附录A.4)。
6.2.2档案
每个辣椒生产地块(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附录A)。
6.2.3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30m2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放置有关生产
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6.2.4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6.2.5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应不少于20m2以上。
6.2.6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6.2.7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6.2.8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7整地施肥
7.1清洁田园
清除上茬作物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降低病(虫)源基数。
7.2土壤耕翻
深翻土壤25cm~30cm,整平耙实。宜使用机械耕翻,维持土壤结构。
7.3基肥
耕地前,撒施农家有机肥3000kg/667m2~500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60kg/667m2,翻入土
壤。
施用的农家肥应经过充分的沤制和腐熟,不得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
基肥施用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8育苗
8.1品种选择
客商有要求的,按照客商的要求选定品种。客商未指定栽培品种的,根据不同的栽培类型,选用抗
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8.2种子质量
2
DB37/T696-2007
符合GB16715.3中2级以上的要求;植物检疫合格。
8.3苗床制作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便于灌溉、排水良好,近1年~2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地
块制作苗床。
苗床宽1m~1.2m。施三元复合肥200kg/667m2,腐熟有机肥3000kg/667m2,深翻20cm以上,取出备
用覆土,并使土壤吃足水分。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8.4种子催芽
晒种2d~3d后,将种子放入50℃~55℃水中,搅拌5min~10min,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
捞出,反复搓洗后冲洗干净,沥去多余水分,放入纱布内,25℃~30℃催芽3d~6d,每4h~5h搅动一
次,每24h用温水淘洗一次,待6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填写《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附录A.6)。
8.5播种方法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未催芽的种子,也可掺干细沙拌匀撒播,后覆盖过筛细土
0.5cm~1cm,扣上薄膜。气温低时加盖草苫。
播种量4g/m2~6g/m2。
8.6苗床管理
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5℃~30℃。70%出苗时,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6℃~18℃。夜间
低于10℃~12℃时,应采取措施保温。
9间管理
9.1移栽
9.1.1移栽时期
苗高15cm~20cm,茎粗0.4cm~0.5cm,8片~10片真叶,第一花现蕾。
9.1.2移栽方法与密度
开穴、施肥、浇水、放苗、覆土。栽植深度以子叶节处为宜。穴施苗肥,磷酸二铵
8kg/667m2~10kg/667m2,浇足水。
春季移栽密度宜在5000株/667m2~7000株/667m2。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株距
20cm~23cm。
夏季移栽密度宜在6000株/667m2~7000株/667m2。等行距栽植,行距50cm~60cm,株距20cm~25cm。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9.2浇水
移栽后第2d浇缓苗水,5d~6d后再浇一次。缓苗至始果期前,控制浇水,促进蹲苗,积水时,要
及时疏沟排水。开花座果盛期遇到干旱,应及时浇水,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9.3中耕培土
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开花座果盛期浇水后宜浅中耕。植株封垄前培土,厚度6cm~10cm。
9.4追肥
植株封垄前、门椒开始膨大时,开浅沟或顺垄撒施N、P、K三元复合肥20kg~30kg/667m2,盖土。
以后不宜追肥,可喷施微肥或叶面肥,每7d~10d喷一次,连喷2次~3次。
追肥后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附录A.5)。
9.5整枝打杈
及早去除营养枝,抹去疯芽。掰除疯枝时,不得生扯硬劈,伤及主茎。
10生产投入品管理
10.1农药采购与储藏
10.1.1农药采购
应当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3
DB37/T696-2007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采购的农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附录A.7)和《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附录A.8)。
10.1.2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当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
求,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10.2肥料采购与储藏
10.2.1肥料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下列肥料: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肥料;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
●超过保质期的肥料;
●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
采购的肥料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附录A.7)。
10.2.2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得与苗木、新鲜农产品存放在一
起。
11水源管理
11.1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一次水质检测。
11.2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蓄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防
止雨水倒灌、弃入污染物等。
宜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等。
12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2.1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IPM技术培训,或在植保员指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植保员应当获得
国家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填写《基地人员档案表》(附录A.9)。
12.2防治措施
12.2.1播种期有害生物防治
12.2.1.1选用抗病品种
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健身栽培,以预防病害发生。
12.2.1.2轮作
每2年~3年宜与茄果类作物进行一次轮作。
12.2.2生长期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2.2.2.1物理防治
12.2.2.1.1防虫网
阻止蚜虫、潜叶蝇、甜菜夜蛾等害虫进入棚室危害,宜选用22目~30目,孔径0.18cm的银灰色
防虫网,直接罩在大棚骨架上,或搭水平棚架覆盖。
12.2.2.1.2黄板
棚室内设置涂有粘着剂的黄板诱杀蚜虫和潜叶蝇等。黄板规格30cm×20cm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
10cm~15cm处,30块/667m2~40块/667m2。
12.2.2.1.3电子杀虫灯
诱杀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等害虫,每2hm2~3hm2悬挂1盏电子杀虫灯(220V,15W),离地高度
1.2m~1.5m。
4
DB37/T696-2007
12.2.2.1.4银灰膜
驱避蚜虫、飞虱等害虫,棚内悬挂或棚外条状覆盖银灰色膜条。
12.2.2.2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
宜超过3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
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施药、施肥)记录表》(附录A5)。
用药方案见附录C。
12.3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宜分类专用。
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应专用。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2.4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辣椒上或法规允许的休
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附录A.10)。
12.5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并将冲洗
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将其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
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
13收获及收获后处理
13.1收获
应按照客商的要求适时采收。
采收前,应对产品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抽检,并填写《样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附录A.11)。
13.2包装物
包装物应当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13.3清洗
加工前,辣椒应进行清洗。
清洗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13.4环境卫生
工作区应清洁卫生,附近设有盥洗室等卫生设施。
14劳动保护
14.1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附录A.9)、《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附录A.12)。
14.2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不得吸烟、吃东西,施药后应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裸露部位,换洗衣
服。
14.3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处。
14.4卫生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15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附录A.13),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6产品编号
5
DB37/T696-2007
编号分两部分,共17位数。前一部分9位数,是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域编码和检疫卫
生登记注册号码。后一部分8位数,是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编号。其中,1-4位是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
区的行政区域编码,5-9位是生产加工企业检疫卫生登记注册号码,10-13位是基地所在地区的行政区
域编码,14-17位是基地序列号。基地序列号由出口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印制或标记。
示例:3702D0231—3702B012表示山东青岛地区第0231号检疫卫生登记企业,原料来源于3702B012
出口生产基地。
6
DB37/T696-200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A.1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电话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资格证书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4/T 2083-2017 高尔夫球服装基本技术要求 2017-10-25
- DB44/T 2081-2017 电子阴道镜技术要求 2017-10-25
- DB44/T 2059-2017 地理标志产品 信宜怀乡鸡 2017-10-25
- DB44/T 2077-2017 童车用热固性粉末涂料 2017-10-25
- DB44/T 2070-2017 日用陶瓷刀 2017-10-25
- DB50/ 656-2016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6-01-01
- DB44/T 2063-2017 养猪设备 自动干湿料喂料机 2017-10-25
- DB50/ 418-201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016-01-22
- DB44/T 2073-2017 全自动分瓶分道器 2017-10-25
- DB44/T 2060-2017 稻谷热泵干燥机 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