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159-2017 规模化牧场泌乳牛营养管理评价
DB15/T 1159-2017 DB15/T 1159-2017 Scale cow pasture lactating cow nutritional management evalu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备案号:53556-2017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159—2017
规模化牧场泌乳牛营养管理评价
EvaluationonNutritionalManagementofLivestockCattleinLargeScale
2017-02-25发布2017-05-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5/T1159—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泌乳牛营养评估指标................................................................1
5综合评价报告......................................................................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奶牛体况评分...................................................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牧场泌乳牛营养管理评价报告模板.................................19
I
DB15/T115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标准由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华、韩吉雨、王典、兰儒冰、宋建宏、张彩霞、李俊良、岳丽莎、张海生、
何志辉、刘琪、穆洋、李宏亮、兰宏旺、荆莹。
II
DB15/T1159—2017
规模化牧场泌乳牛营养管理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牧场泌乳牛营养管理评价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对规模化牧场泌乳牛的营养及饲养管理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99.1饲料采样
NY/T34奶牛饲养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泌乳牛营养管理评价nutritionalmanagementevaluationoflactating
泌乳牛营养评估是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人员对牧场奶牛原辅料品质、配方合理性、TMR(全混合日
粮)制作、牛群饲槽管理、饮水、体况、粪便、步态、反刍、繁殖疾病等进行评价后,给予牧场综合性
的分析评价。
3.2
分群饲养groupfeeding
根据奶牛不同的生理、生产阶段对群体进行划分,把生理、生产阶段相近的奶牛作为一个群体单独
进行饲养管理的一种模式。
3.3
体况评分bodyconditionscore
按一定的评分规则对个体奶牛的膘情状况进行评定,以1分~5分数字化描述其膘情状况的一种评分
方法(1分表示过瘦,3分表示肥瘦适中,5分表示过肥)。
4泌乳牛营养评估指标
1
DB15/T1159—2017
4.1饲料原料检测
4.1.1原辅料感官评价
对饲料原料的颜色、气味、质地进行评价,推测原辅料的优劣。
4.1.2化验室检测
4.1.2.1采样
饲料原料采样依照GB/T14699.1执行。
4.1.2.2送样及检测
检测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等,根据检测
单位要求及样品形态、含水量等情况选择送样或邮寄运输方式。
4.2配方合理性分析
配方合理性分析依照NY/T34执行。
4.3TMR评估
4.3.1原料的添加顺序
原料的添加顺序遵循先粗后精、先长后短、先干后湿、先轻后重的原则。
4.3.2TMR的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分为单个原料的搅拌时间和全部原料搅拌的总时间。
4.3.3单个原料的搅拌时间
日粮配方中单个原料的搅拌时间指自第一种原料加入到下一种原料加入时经历的时间。建议单个原
料搅拌2min~3min。
4.3.3.1全部原料搅拌的总时间
日粮配方中全部原料的搅拌总时间是单个原料搅拌时间之和。将全部日粮加入TMR车后再搅拌
10min~15min。
4.3.3.2TMR搅拌时间的调整
跟踪泌乳牛一天的TMR搅拌时间。根据牧场原辅料质量、铡切难易程度及TMR刀片利钝等做调整。
4.3.3.3TMR投料准确性
跟踪TMR车投料量与配方添加量的一致性。粗饲料的加样误差控制在20kg,精饲料的加样误差控制
在10kg。
4.3.3.4TMR颗粒度检测
4.3.3.4.1采样对象
分别选取新产牛群、高产牛群、中产牛群、低产牛群,在TMR投料结束时进行取样。
2
DB15/T1159—2017
4.3.3.4.2取料量
取料量控制在400g~500g。
4.3.3.4.3取料方法
选取饲槽的前段、中段和末段,每段取总量的1/3,取样时每段多点少量,掌心向上,手指不得分
开,也不能抖。取样后做好标记。
4.3.3.4.4摇动筛体
选取水平、光滑地面操作,将样品倾倒于上层筛面,用手铺平,水平摇动,不垂直抖动。前后摇动
筛体。摇一下约17cm远,频率1.1秒,连续5次。每摇5次,顺时针旋转筛体90度。以上动作重复7次。合
计35次。
4.3.3.4.5称重
分别称取各层筛上物质量,计算每层饲料样品占总重量的比例。
4.3.3.4.6检测标准值
检测标准值见表1。
表1宾州筛检测标准范围
四层筛标准范围(%)三层筛标准范围(%)
第一层(孔径19mm)8~12第一层(孔径19mm)10~15
第二层(孔径7.9mm)25~35第二层(孔径7.9mm)30~50
第三层(孔径1.14mm)35~40第三层(底盘)40~60
第四层(底盘)15~20——
4.4牛群饲槽管理评价
4.4.1投料顺序
按照新产牛、高产牛、中产牛、低产牛的顺序饲喂。
4.4.2投料比例及要求
4.4.2.1观察牧场每日饲喂泌乳牛次数、投料比例、投料均匀程度及剩料量。
4.4.2.2通常牧场每日饲喂泌乳牛三次,早、中、晚饲喂比例为4:3:3,也可根据各牧场实际情况自
行设定比例。饲槽投料均匀,呈一条直线,两端适当多于中间。
4.4.2.3每日巡圈三到五次,了解牛群情况,保证牛群饲喂足够的TMR料。
4.4.2.4每周测定一次青贮、TMR干物质,并根据前一日剩料情况及牛头数的变化,调整当天投料比
例或投喂份数。
4.4.3推料管理
每栋牛舍发完料,奶牛采食半小时后,进行首次推料,然后每隔1h推料1次,直到下次上料。发现
TMR日粮中有捆草绳、铁丝、石块等杂物,立即清除。
3
DB15/T1159—2017
4.4.4饲槽地面管理
保证每栋牛舍饲槽地面硬化,用水泥或地板砖铺平地面,出现损坏马上修整。两栋牛舍饲槽中间过
道上无多余的TMR和积水。
4.4.5剩料管理
4.4.5.1剩料的清理
每天上午投料前对各牛舍剩料进行1次清理并称重,将饲喂通道打扫干净;观察饲槽死角及颈夹下
沿是否有发霉的TMR。
4.4.5.2剩料量控制
初产牛:5%~7%;其他泌乳牛:3%~5%。
4.4.5.3剩料的使用
泌乳牛剩料未变质时,经化验室检测后可与其他饲料搅拌,饲喂给低产牛群和后备牛群。
4.4.6饲槽管理的其他要求
采食道光线充足,以肉眼观察不嫌暗为准,光线较暗则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颈夹无损坏,盐槽、
碱桶应随时有添加物且无损坏、无异物。任何在牛舍饲喂通道操作的车辆,禁止鸣笛、猛踩油门。评估
时观察奶牛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TMR质量,发现异常时做好记录,并通知牧场相关管理人员。
4.5饮水
4.5.1水槽(或水桶)的高度测定
用卷尺测定水槽(或水桶)上缘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然后记录。成年牛水槽高度80cm~85cm为宜。
4.5.2水槽充水速度测定
观察奶牛饮水高峰时水槽中水位高度。水深保持在15cm~30cm为宜。
4.5.3水槽中水温测定
冬天牛舍水槽不能结冰,水温保持在10℃左右。
4.5.4水槽位置和数量的记录
观察并记录各牛舍水槽设定的位置和数量。成母牛的水槽最好设置在交叉路口处,设置水槽处的交
叉路口理想宽度为3.6m,并保证每头牛有15cm的水槽宽度或根据水槽规格计算使用水槽数量。
4.5.5水质评定
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观察水质,手伸入水槽底部触碰水底看有无沉淀,沉淀是否发霉变质;观
察水槽边缘是否长有青苔。
4.5.6水质标准
水槽中的水溶液呈均一透明、清澈见底为佳。奶牛饮用水水质安全依照NY5027执行。
4
DB15/T1159—2017
4.5.7水槽清洗
夏季每天1次,冬季3天1次,保证饮水充足、清洁。
4.6体况评分
4.6.1评分比例
选取牛舍内奶牛存栏量的10%以上进行体况评分。
4.6.2体况评分操作
4.6.2.1牛只准备
将牛只驱赶到水平地面,用颈夹夹住。
4.6.2.2评分
记录评分奶牛的牛舍号、耳号、评分数值。
4.6.2.3数据处理
记录评分数值、泌乳天数,体况,输入Excel,根据每头牛实际的泌乳天数体况标准,找出不在体
况评分标准范围的牛只,统计体况异常牛只数量和比例。
4.6.3体况评分标准
4.6.3.1体况的方法和标准
体况的方法和标准按照附录A执行。泌乳牛标准体况为2.75分~3分。
4.7粪便评分
4.7.1评分比例
每100头评估30头。
4.7.2评分时间
评估时间在采食后1.5h~2h。
4.7.3评分结果判定
在平坦的地面,奶牛粪便落到地面上,呈同心圆排布,中间凹陷。粪便评分标准参照表2执行。泌
乳牛正常粪便为3分。
5
DB15/T1159—2017
表2粪便评分结果与图例
分值现象参考图片
严重稀便,呈水样;像豌豆汤一样稀,奶牛
1分
呈“拱形”从奶牛尾部泄出。
粪便松软易流动,不能成堆;高度小于2.5厘
2分
米,当落倒地面或混凝土上时会飞溅出来。
形状呈圆形,高度在4cm~5cm,有几个同心
3分圆,中间较低或有陷窝,落在混凝土上有扑通声,
会粘在你的鞋子上。
粪便呈环状粪便;堆高超过5厘米;落地式
4分有沉重的响声。用脚测试:靴子抬起时,粪便粘
在靴子底部,粪便上也留下脚印。
6
DB15/T1159—2017
表2(续)
分值现象参考图片
坚硬的球状粪便;用脚测试:明显的脚印留在
5分
粪便上。
4.8步态评分
4.8.1评分比例
全部泌乳牛。
4.8.2评分时间
泌乳牛挤奶结束后从奶厅回牛舍通道的时间段。
4.8.3识别关键部位
奶牛站立姿势时,脊背是平直或弯曲;奶牛行走姿势时,脊背是平直或弯曲;奶牛蹄部是否异常(红
肿、外伤、变形等)。
4.8.4评分细则
健康的泌乳牛,步态轻盈,站立、行走时背腰平直,后蹄落在前蹄所在位置上。奶牛步态评分细则
参照表3执行。
表3步态评分细则
分值描述图片(站立或行走)
1分奶牛正常站立和行走。步态正常,行走时,后蹄落在前蹄所在位置上。
奶牛正常站立,但开始行走时呈弓背状。头部抬得较低,并向前倾斜。
2分
步态轻度异常。
7
DB15/T1159—2017
表3(续)
分值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101/T 82-2023 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规范 2023-11-13
- DB4101/T 79-2023 耐火材料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2023-11-13
- DB1405/T 055-2023 党参栽培技术规程 2023-12-20
- DB4101/T 80-2023 儿童主任服务规范 2023-11-13
- DB4418/T 023-2023 西牛麻竹笋种植基地建设规范 2023-12-19
- DB4101/T 81-2023 家政服务机构服务规范 2023-11-13
- DB3311/T 233-2023 莲鸭共生技术规程 2023-01-10
- DB4101/T 78-2023 餐饮企业6S现场管理规范 2023-11-13
- DB1405/T 056-2023 连翘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 2023-12-20
- DB4418/T 024-2023 西牛麻竹笋保鲜、包装、贮藏和运输技术规范 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