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086-2016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
DB15/T 1086-2016 Fertility evaluation and gra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rmland are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99
Z50
备案号:52536-2017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086—2016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gradationofcultivatedlandfertility
2016-12-25发布2017-03-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5/T108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通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通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主要起草人:刘桂华、姚锦秋、纪凤辉、古成祥、舒遵静、陈晓爽、葛星、孙磊、王艺嘉。
I
DB15/T1086—2016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耕地地力分等定级的现场勘查、样品采集、样品检测、耕地地力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西辽河区域耕地地力的分等定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3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NY/T309—199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889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1120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121.5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1634—2008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fertility
耕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
1
DB15/T1086—2016
3.2
耕地地力指数cultivatedlandfertilityindex
用耕地自然要素评价的综合地力指数表示。
注:其关系式为:IFI=∑(Fi×Ci)(i=1,2,3,…,m)
IFI——综合地力指数;
Fi——第i个评价因子的隶属度,以分值表示;
Ci——第i个评价因子的组合权重。
3.3
隶属度degreeofmembership
隶属度是评价元素X符合这个模糊性概念的程度(完全符合时隶属度为1,完全不符合为0,部分符
合按照符合程度取0与1之间的某一个值)。
4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
4.1资料收集
收集水文、地质、气象等文本资料,最新的大比例尺行政区划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貌
类型图、工程竣工图等图件资料。
4.2现场调查
4.2.1土地利用现状
对耕作制度、生产情况与产量水平等进行勘查。
4.2.2采样点基本情况
对采样点的立地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剖面性状、障碍因素等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写在《评
价单元野外勘查及样点测试分析表》中(见规范性附录A)。
5样品采集
5.1评价单元确定
根据评价区块面积形状、土壤类型、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评价单元。有条
件的地方,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5.2采样单元及采样点的确定
2
DB15/T1086—2016
5.2.1根据评价区块耕地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等因素,将评价单元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
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肥力应尽可能相近。采样单元可根据土壤或作物空间变异情况适当扩大或缩小,
每个评价单元至少保留一个采样单元。
5.2.2采样单元内采样布点应考虑地形和肥力的变异,作物种类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同时兼顾空间分
布的均衡性。
在确定的采样单元内,以单元中心为基点,向四周辐射确定多个分样点,每个采样单元以5个以上
分样点为宜。根据采样单元区块的形状和大小,确定适当的分样点数量和布点方法,采用“S”法或棋
盘形布点法。采样点应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及林带等特殊部位。
5.3土壤混合样的采集及处理
5.3.1采样时间,应该在作物收获后或下一季作物播种施肥前,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
5.3.2土壤样品采集按照“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部位、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按旱地0cm~20cm、水田0cm~15cm采样,
采样工具可用木、竹制土铲或不锈钢土钻(铲),用土钻取样应垂直于地面入土,各分样的采样深度相
同;用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土壤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样。
采集的土柱样上下层水平大小一致;新垦滩涂土壤测定水溶性盐总量时采集全土层样,每隔20cm
采集一个土样,分别测定盐分,最后计算(加权)平均含盐量。采集蔬菜地土壤混合样时,一个混合土
壤样应在同一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地或设施类型里采集,采样深度0cm~25cm。采取的土壤混合样采用
四分法弃去多余部分,留0.5kg作样品制备用。具体方法按NY/T1121.1规定的方法进行。
5.3.3采样中心点GPS定位,经纬度精确到0.1″,记录采样单元四至范围;并结合单元混合土壤样
品采集,测定各采样点耕作层厚度,精确到0.1cm。评价单元耕作层厚度取各采样点耕作层厚度测量
值的平均值。
5.3.4土壤样品的制备按NY/T1121.1规定的方法进行。风干后的土壤混合样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
磨过筛,充分混匀后,装入样品瓶中备用。
6样品检测
6.1样品检测项目
检测土壤pH、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6.2土样检测方法
6.2.1土壤pH的测定
按NY/T1121.2规定的方法测定。
3
DB15/T1086—2016
6.2.2土壤容重的测定
按NY/T1121.4规定的方法测定。
6.2.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按NY/T1121.5规定的方法测定。
6.2.4土壤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997.6-1986 铣床辅助工具 截短莫氏锥柄立铣刀夹头(尾锥7:24 40~50号,内锥莫氏3~4号) 1986-04-05
- HB 6196-1989 球面垫圈 1989-05-13
- SJ 3038.1-1988 组合冲模 活动定位合件 1988-03-28
- QJ 2514.2-1993 冷冲模模板 矩形固定板 1993-03-29
- HB 3546-1985 四棱铰刀 d=0.5~0.95mm 1985-06-07
- JB/T 7645.2-1994 冲模零件及其技术条件 冲模导向装置 B型小导柱 1994-12-09
- HB 5553-1981 柱面接嘴 1980-01-01
- HB 3321-1980 压件 1980-06-04
- DL/T 518.1-1993 电力生产人身事故分类与代码 1993-07-30
- SJ 3061.6-1988 冲裁模通用模架 下垫板 198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