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60-2021 茯苓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 60-2021 DB5305/T 60-2021 Poria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60-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1
实施日期
2021-09-10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茯苓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腾冲市嵘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起草人:
杨深应、张满常、杨宗旭、段志安、王安虎、赵霞、陶明宝、曹朴琼、尹兴章、胡安旭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8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60—2021

茯苓生产技术规程

Poriaproductiontechnicalregulations

2021-09-01发布2021-09-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6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腾冲市嵘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深应、张满常、杨宗旭、段志安、王安虎、赵霞、陶明宝、曹朴琼、尹兴章、

胡安旭。

I

DB5305/T60—2021

茯苓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茯苓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采收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茯苓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3.2菌种

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殖或栽培使用的茯苓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包括母种、

原种、栽培种。

3.3嫁接栽培

在茯苓栽培过程中,将茯苓栽培菌种接种到段木一端,待茯苓菌丝体生长至段木另一端时,选用与

原接种茯苓菌种同一品系的新鲜、具有生活力的幼嫩小茯苓菌核块,嫁接到段木的另一端上,以其为基

核诱导周围菌丝体到此进行定位聚集、纽结,进而形成个体较大的茯苓菌核的人工诱导方法。

3.4削皮留筋

茯苓栽培过程中处理段木的一种方法。将刚砍倒后剃枝的松树,由梢向蔸削去树皮使松树露出木质

部。

3.5蔸

1

DB5305/T60—2021

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

3.6窖

茯苓栽培时在种植地块挖出的统一规格的穴。

3.7树蔸

松树砍伐后剩留的树桩,经刨蔸、削皮后作为茯苓种植原料。

3.8上引

段木接菌后,菌种上的菌丝向外蔓延生长至段木上的现象。

3.9捆窖

段木接菌后,茯苓菌丝沿着段木留筋处生长到段木下端,并封蔸返回生长,出现的茯苓菌丝生长网

状联接现象。

3.10发汗

将采收的新鲜茯苓堆码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促使其体内水分均匀缓慢逸出,使新鲜茯苓干燥

缩身的方法。

4种植环境要求

4.1适宜区域

海拔1200m~2000m,年平均气温12℃~17℃,年平均降雨量1000mm~1500mm,生态环境无

污染的区域。

4.2空气

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3灌溉水

水质指标符合GB5084的要求。

4.4土壤

土壤类型为砂壤土、红壤土或黄壤土,pH5.5~7.0,呈中性或微酸性为宜,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15618的要求。

5栽培技术

5.1种植地块的选择及整地

5.1.1种植地块的选择

选择周围无污染源、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坡度为10°~30°的缓坡地,要求无白蚁

的生荒地或3年内未栽种茯苓的向阳地块。不能选择多次施用过杀菌剂的地块。

2

DB5305/T60—2021

5.1.2整地

冬季至早春,在选好的地块进行深翻1次,除净杂草、树根、石块。

5.2备料及处理

5.2.1备料时间

备料在12月底至翌年2月进行。

5.2.2备料规格

选取直径10cm~20cm的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思茅松(Pinuskesiya)为主的松属植物。

5.2.3备料方法

松树砍倒后立即剃枝及削皮留筋,削皮要露出木质部,由梢向蔸每间隔3cm纵向削去宽约3cm

的树皮。将削皮留筋后的松木堆码在向阳、干燥、通风的地方,用砖头或石头将段木垫高30cm以上,

按“井”字形堆码晾晒,每月翻堆一次。待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声时,锯成每段长40c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