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T 162-2023 公园社区人居环境营建指南
DB5101/T 162-2023 Park Community Hous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20
CCSP53
5101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标准
DB5101/T162—2023
公园社区人居环境营建指南
Guidetoresidenti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parkcommunity
2023-08-28发布2023-08-28实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1/T162—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城镇社区...........................................................................1
6乡村社区...........................................................................5
附录A(资料性)城镇社区绿化植物营建.................................................8
附录B(资料性)立体绿化技术指导.....................................................9
附录C(资料性)乡村社区绿化植物营建................................................10
参考文献.............................................................................11
I
DB5101/T16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市标准化研
究院、四川天府新区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四川天府新区质量技术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明坤、张清彦、黄浩、朱梅安、于乾靠、冯黎、李何蕾蕊、王浩丞、李小雯、
巫呈碧、李黎妮、赵青、邓雯、吕德星、黄晓燕、任雁、文萌川、成亚娟。
III
DB5101/T162—2023
公园社区人居环境营建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公园社区人居环境营建的术语和定义、总则以及城镇社区和乡村社区人居环境营建
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和已建的公园社区人居环境营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T50445村庄整治技术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公园社区人居环境residentialenvironmentofparkcommunity
以人们生活居住、休憩游乐和社会交往为主,生态空间与社区形态有机融合,绿量充沛、设施完善、
业态丰富、全龄友好、智慧管理的社区公共空间。
4总则
场景化营建。依托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围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实现公园社区
环境的营建从空间建设向场景营造转变。
人文化渗透。保护及活化利用文化资源,彰显熊猫文化、古蜀文化、休闲文化、林盘文化等天府
文化,提升社区空间辨识度。
智慧化运营。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围绕生活服务、系统运营、安全保障等方面,搭
建社区智慧服务与管理系统。
差异化定位。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社区的主题化。
5城镇社区
已建社区
5.1.1基本要点
1
DB5101/T162—2023
5.1.1.1采用微整治、微更新等方式,活化与利用存量空间,通过公园化、场景化整治提升已建社区
人居环境。
5.1.1.2采用景观化等方式,提升现有绿化资源品质,绿化、美化和净化公共空间,凸显艺术创新和
文化创意。
5.1.2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营建考虑以下要点:
a)组织现有各类绿地,利用街旁空间、滨河空间等城市剩余空间,新增游园、小游园和微绿地,
优化提升绿化空间布局,完善社区的公园体系;
b)通过绿道串联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及重要景观节点,完善社区绿道网络,如街道空间充足,路侧
绿地较宽的可依托绿带营建独立型绿道;街道空间局促,路侧绿地较窄的,可结合人行道或非
机动车道营建绿道;
c)拆除公共区域的违章建筑及有碍公共空间开放的围墙,开放公园等绿色空间界面,绿地开放空
间宜与道路景观一体化营建,塑造无界融合的开放社区。
5.1.3绿色生态
绿色生态营建考虑以下要点:
a)调研和评估绿地现状,保护并合理利用以乔木为主的现有植物资源;
b)增补绿地时考虑与周边其他生态资源的渗透、融合,由点及面的提高社区生态空间的系统性和
连通性;
c)采用滨水增绿、道路增绿等方式,增加绿化面积。有条件的道路宜连续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林
荫路,林荫路占社区道路比例不宜低于85%;
d)社区路面、停车场、既有绿地改造时宜采用可渗透化、生态化和雨水花园等方式进行,宜推广
水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绿色材料等,增强社区安全韧性,营建绿色低碳社区;
e)植物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增加花卉彩叶等植物,丰富植物的季相变化,优化社区视觉层次和
景观色彩,营建多彩化、艺术化、精细化的社区绿化,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不宜低于30%,城镇
社区绿化植物营建参见附录A;
f)有条件的公共空间可结合窗台、阳台、围墙、屋顶等进行立体绿化,多维度增绿。立体绿化技
术应用参见附录B。
5.1.4景观风貌
5.1.4.1住宅小区
a)入口营建考虑以下要点:
1)完善小区标识系统,入口处增设总平面图、房屋引导牌、道路引导指示牌等标识;
2)小区铭牌宜结合小区(院落)整体风格设计,置于入口显眼位置,突出整洁明亮的外在形
象,具有一定辨识度;
3)采用多种形式营建人文化、艺术化入口,可融合西蜀园林等景观要素,宜与小区入口管理
用房结合设计;
4)入口处植物采用通透式种植方式。
b)围墙营建考虑以下要点:
2
DB5101/T162—2023
1)对存在安全隐患和影响外观的围墙,在现状结构基础上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技术进行加
固和美化;
2)有条件的可进行拆除或通透化处理,改造为通透式围墙;确需保留实体围墙的,可采用立
体绿化的方式,绿化美化墙体,立体绿化技术指导参见附录B;
3)宜采用西蜀园林景观围墙、绿篱围墙、花艺围墙等多种形式的围墙。
c)道路营建考虑以下要点:
1)设置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设计符合GB50763相关要求;
2)整治修复路面破损、质量较差的道路,改造为表面平整、密实、防滑、透水的道路;
3)采用植物造景、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突出小区主要道路的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C/T 7230-2019 贝类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 2019-08-01
- SC/T 7002.15-2019 渔船用电子设备环境试验条件和方法 温度冲击 2019-08-01
- SC/T 7231-2019 贝类折光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 2019-08-01
- SC/T 7228-2019 传染性肌坏死病诊断规程 2019-08-01
- SC/T 4047-2019 海水养殖用扇贝笼通用技术要求 2019-08-01
- NY/T 124-2019 饲料原料 米糠粕 2019-08-01
- NY/T 3479-2019 饲料中氢溴酸常山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19-08-01
- NY/T 123-2019 饲料原料 米糠饼 2019-08-01
- NY/T 3480-2019 饲料中那西肽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9-08-01
- SC/T 6093-20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设计规范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