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SSC 006-2024 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指南
T/SSSC 006-2024 Guidance for Coupling In-Situ Heat Treatment and Microbial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Sit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 起草人:
- 宋昕、王晴、尹立普、李彦希、闫松、杨宗帅、张转霞、杨苏才、叶渊、杨勇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13.030.01
CCSZ05
SSSC
中国土壤学会团体标准
T/SSSC006—2024
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
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in-situthermaltreatmentcoupledwithbioremediationof
contaminatedsites
2024-07-26发布2024-08-01实施
中国土壤学会发布
T/SSSC006-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2
4技术路线......................................................................................................................................3
5技术要求......................................................................................................................................4
6工艺设计......................................................................................................................................5
7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8
8施工与调试...................................................................................................................................9
9运行与维护...................................................................................................................................9
10监测与过程控制.......................................................................................................................12
11职业健康与劳动安全...............................................................................................................12
附录A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过程检测参数或指标....................................................14
I
T/SSSC0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会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土壤学会团体标准工作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鼎实
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昕、王晴、尹立普、李彦希、闫松、杨宗帅、张转霞、杨苏才、
叶渊、杨勇。
II
T/SSSC006-2024
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工程的指导和建议,给出了工
艺设计、工艺设备与材料、施工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监测与过程控制、职业健康与劳动安
全等需要考虑的要点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低浓度、容易发生生物转化的单一及复合污染场地修复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15爆炸性环境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存储通则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727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T415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HJ1165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原位热脱附
DZ/T0270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1
T/SSSC006-2024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位微生物修复in-situbioremediation
通过生物刺激、生物强化等方法提高地下环境中原位土著微生物或外源微生物对污染物
的生物转化速率,从而使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得到修复的过程。
3.2
微生物强化修复bioaugmentation
向地下环境中注入具有特殊代谢能力的微生物来提高生物修复效率。
3.3
微生物刺激修复biostimulation
通过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来提高生物修复速率,包括向地下环境中注入营养物质、生
物表面活性剂、共代谢基质、电子受体或供体、改善氧化还原条件等方法。
3.4
电子供体electrondonor
在微生物修复电子传递过程中供给电子和被氧化的物质。
3.5
电子受体electronacceptor
在微生物修复电子传递过程中接受电子和被还原的物质。
3.6
好氧微生物修复aerobicbioremediation
在有氧条件下污染物直接被微生物氧化代谢的过程。
3.7
厌氧微生物修复anaerobicbioremediation
在厌氧条件下污染物直接被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转化的过程,包括厌氧氧化和厌氧还
原。
3.8
生物修复添加剂bioremediationadditives
能够促进污染物生物转化的营养物质/生物表面活性剂/共代谢基质/电子受体/供体等生
物修复药剂或生物修复菌剂。
3.9
热水注入加热heatingwithhotwaterinjection
将已经加热的热水注入污染区域从而加热土壤和地下水的处理过程,其中热水可以通过
电能、燃气燃烧 、太阳能等方式对自来水或者经过处理的地下水进行加热获得。
3.10
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in-situtreatmentcoupledwithbioremediation
2
T/SSSC006-2024
原位热处理微生物耦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原位电阻加热(ERH)、热传导加热(TCH)
或热水注入等原位加热技术使土壤和地下水的温度提高并维持在30~45℃,同时利用生物修
复添加剂,增加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增强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污染物的生物转
化速率,从而提高修复效率。
4技术路线
4.1一般原则
4.1.1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路线图如图1所示,包括场地概念模型建立、技术/
工艺设计、修复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采样监测和效果评估。
4.2场地概念模型建立
4.2.1收集资料并调研场地基本信息,包括场地的基本信息、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热物性参
数、地球化学参数、污染特征及微生物特性等,建立精细化场地概念模型。
4.3技术/工艺设计
4.3.1根据场地相关信息以及概念模型的分析,明确加热方式和目标温度、生物修复添加剂
类别和注入量等技术参数。
4.3.2细化井群布设方案,明确满足修复要求的加热、注入等设备规格,完善保温阻隔等辅
助设施设计,绘制施工图纸,制定修复技术工艺实施方案。
4.4修复系统建设
4.4.1开展加热单元、注入单元、抽提单元(可选)、废水废气处理单元、监测单元等现场
建设,同时安装所需修复设备。
4.4.2系统建设完成后,开展设备调试和校验工作,使设备工作性能满足修复设计要求。
4.5运行和维护
4.5.1采用所选加热方式对地下环境进行加热并注入生物修复添加剂,通过对关键技术参数
如温度、注入速率、注入压力及水质参数等进行全过程监测分析,反馈调节各阶段运行状态。
4.5.2定期开展设备检查工作并及时进行维护,确保修复系统稳定运行可靠。
4.6采样监测和效果评估
4.6.1定期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评估原位修复效果。若未达到修复目标则继续修
复,达到修复目标即停止修复。
3
T/SSSC006-2024
场地概念模型建立
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微生物
污染特征
条件参数特性
技术/工艺设计
加热方式生物添加剂井群布设技术参数
修复系统建设
加热注入抽提废水废气监测
单元单元单元处理单元单元
运行与维护
加热升温添加剂注入过程监测
继续运行
采样检测是否否
达到修复目标
效果评估通过
图1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路线
5技术要求
5.1一般原则
5.1.1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工艺设计需综合考虑实际场地污染特征、修复目标值、
水文地质条件、能源供给条件等因素,以保证耦合修复技术达到最优协同效果。
5.1.2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处理后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浓度需达到修复目
标值的要求。
5.1.3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需遵循绿色低碳可持续修复的理念,评估修复的环境
经济效益和碳排放,判断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技术的适用性,避免能源和资源浪费。
5.1.4原位热处理耦合微生物修复工程需因地制宜、科学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5077-2024 菊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4-12-31
- DB62/T 5076-2024 精细化工企业安全技术管理规范 2024-12-31
- DB62/T 5070-2024 学校食堂承包(委托)经营管理规范 2024-12-31
- DB62/T 5072-2024 公路固废基胶凝材料稳定碎石混合料 设计与施工规范 2024-12-31
- DB62/T 2408-2024 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24-12-31
- DB62/T 5075-2024 国省干线货车停车场设计规范 2024-12-31
- DB62/T 5074-2024 煤基工业固废改良公路黄土路床技术规范 2024-12-31
- DB62/T 5078-2024 辣根栽培技术规程 2024-12-31
- DB62/T 2219-2024 风电场风能等级划分 2024-12-31
- DB62/T 5071-2024 核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