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4008-2005 棉维混纺印染布
FZ/T 14008-2005 Dyed or printed fabric of cotton and vinylon bleaded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棉与维纶短纤维混纺各类漂白、染色、印花布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色织布、工业用布等织物。
发布历史
-
2005年05月
-
2021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 起草人:
- 邵天乐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30
、、71
F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4008-2005
代替FZ/T14008-1999
棉维混纺印染布
Dyedorprintedfabricofcottonandvinylonbleaded
2005-05-18发布200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FZ/T14008-2005
月U舀
本标准根据WTO/TBT协议中关于标准制定的原则,按产品性能及应用中的实际需要制定。
本标准代替FZ/T14008-1999《印染棉维混纺布》。
本标准是参考法国C.R.T.M.(米罗兹纺织研究中心)最后疵点的检验方法和日本纺织检查协会
《纺织品(整理后)出口检查标准》制定的。本标准中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相当于国际一
般水平。
本标准与FZ/T14008-1999相比,主要改变如下:
—水洗尺寸变化指标不再分丝光类、本光类。
染色牢度指标不分不同的染料,不再分染色布、印花布。
幅宽、密度、断裂强力加工系数放人附录中。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天乐。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521-1982,FZ/T14008-1999
FZ/T14008-2005
棉维混纺印染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维混纺印染布(棉纤维含量50%及以上)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
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棉与维纶短纤维混纺各类漂白、染色、印花布的品质。
本标准不适用于鉴定色织布、工业用布等织物。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
GB/T3922纺织品耐汗溃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7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8427-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气候色牢度:氛弧
GB/T8628纺织品测定织物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FZ/T1000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FZ/T1001。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FZ/T01014-1991纺织品尺寸变化的测定家用洗衣机法
分类
棉维混纺印染布的品种、规格,根据用户需要及印染工艺设计制定。
要求
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纬纱密度、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染色
牢度等四项指标。外观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两类。
4,内在质f
4.1.1纬纱密度、断裂强力
根据棉维混纺本色布品种规格标准结合附录A制定考核指标。
4.1.2水洗尺寸变化率
水洗尺寸变化率技术要求见表1.
FZ/T14008-2005
表1水洗尺寸变化率技术要求
优等一等
布别经向纬向经向纬向
小大于小大于不大于不大于
平布(粗、中、细)一65一4.o
府绸一3.0一3.0一5.o一2.0
纱卡、纱华达呢、线卡、线华达呢一7.0一2.0
4.1.3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技术要求见表2。
表2染色牢度技术要求单位为级
耐洗耐摩擦耐汗渍
项目耐光
色罕度
原样变色白布沾色干摩湿摩原样变色白布沽色
优等5443一42-33-43-4
一等3-4333233
4安全技术指标
按国家有关纺织品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执行。
外观质且
:.:
1局部性疵点评分
见表3规定。
表3局部性疵点评分单位为厘米
疵点评分数降等
疵点名称和程度
1分3分5分10分限度
轻微1.0-50.0二等
线状
经
明显0.5一2.52.5以上一10.010.0以上一20.020.0以上一100.0三等
向
疵
轻微0.5^5.05.0以上一25.025.0以上一50.050.0以上一100.0三等
点
条状
明显。.5及以内0.5以上一2.02.0以上一4.04.0以上一100.0等外
轻微1.0一半幅半幅以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RBIM 007-2017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精度标准(1.0版) 2017-09-05
- T/CAMET 04024-2021 城市轨道交通挡车器通用技术规范 2021-12-29
- T/CAB 0289-2023 氢能轨道车辆涉氢基础设施安全要求 2023-10-16
- T/CAMET 04006.3-2018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LTE-M)接口规范 第3部分:集群业务功能和接口 2018-09-10
- T/VSTR 009-2021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需求规范 2021-10-22
- T/QGCML 1486-2023 新能源氢燃料作业车技术要求 2023-09-21
- T/SDAS 188-2020 氢能源有轨电车通用技术条件 2020-09-08
- T/SHJX 006-2020 上海市域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行) 2020-09-22
- T/CAMET 04022.2-2021 城市轨道交通 自动售检票系统过程管理要求 第2部分:建设过程 2021-04-12
- T/CRBIM 021-2024 铁路四电数字工程产品检验检测标准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