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77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

GB/T 15773-2008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Regulation of acceptanc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773-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1-14
实施日期
2009-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的分类,各类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成果评价以及建立技术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及专项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群众和社会出资的水土保持治理的验收可参照执行;大中流域或县以上大面积重点治理区的验收,也可参照本标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起草人:
段巧甫、刘万铨、苏仲仁、周录随、范起敬、郭索彦、鲁胜力、宁堆虎、张长印、陈法扬、余新晓、陈丽华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80

B1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77⒊-2008

代替GB/T15773—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ˉ

ntro1ofsoⅡandwaterconservationˉ

Comprehensivec①

Regulationofacceptance

200B-1⒈14发布2009-02-01实施

丫ˇ发布

蟊乏卜垦

猾埃篓赘

GB/T15773—2008

目刂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验收分类…………·………………………1

¨……………

·……¨………………¨¨¨¨¨………

……

3J总………

贝刂1

3.1基本要求……………¨………………1

3.2纸质文件……·……………¨…………1

3.3验收重点·………………1

·………………·…

……………ˉ…·…¨··…··………¨…

准单项措施验收1

4.1验收条仵………………1

4.2验收组织………………2

4.3验收内容……·…………2

4.4验收程序………………2

……………·…¨¨………………

4.5验收成果…………3

5阶段验收………·…………………………3

5.1验收条件………………3

5.2验收组织……·……………………¨…3

5.3验收内容·………………3

5.4验收程序………………3

5.5验收成果……·…………………………4

6竣工验收·……¨…………4

6.1验收条件……·…………4

6.2验收组织·………………4

6.3验收内容……¨………………………4

6.4验收程序……·…………………………5

6.5验收成果·………………·……·………¨……………5

6.6验收评价标准…·………………………5

………………………

…………·

7技术档案6

7.1基本要求………………6

7.2主要内容……·…………6

7.3管理与使用·……………7

·……………¨……

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项治理措施验收质量要求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项治理措施质量测定方法…………·…………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各项治理措施成果统计要求……………………18

………………·

附录D(资料性附录)验收抽样比例与主要成果表格式20

GB/T15773-2008

亠亠

刖〓口

本标准代替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

收规范。

本标准与GB/T15773—1995相比,作如下修改:

a)修正了适用范围,明确了验收对象的投资方,包括央、

中地方和引用外资。

b)验收分类中,明确了纸质文件的要求,并将脚注做了修改:

“”

D增加及其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公司。

“”“”

2)将乡级政府修改为乡级政府或以上。

“”“”

3)将县级修改为县级政府或以上。

“”“

c)验收组织中去掉建设单位和质量监机、”“”

督构监理、、工

“”设计施等单位等,改实施主持单位

为项目责任圭体。

d)对原标准4.3.1做了修改,将原标准中按措施的五个方面进行验收,改为按实际完成措施的数

量和质量进行验收。

e)验收请报告中,增了理

申加监的段

单位阶监理报告。

D提出了补充建立电子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水利部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土

水利部水保持监测中心、河

黄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

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局、江

保持长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辽

松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处、江

利珠水

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河

淮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河

海水利委员会农田、

水利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

持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巧、万、

甫刘铨苏仲仁、、

周录随范起敬、、

郭索彦鲁胜力、、

宁堆虎张长印、

陈法扬、、丽。

余新晓陈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77⒊-1995。

GB/T15773-2008

引曰

GB/T15773—1995已经实施十余年,对我国的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验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

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水土保持工作的内、

容性质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行为,根据水利部国际

合作与科技司、土GB/T15773—

水保司的一,对1995进

持统安排行了修订。

GB/T15773—20o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的分类,各类验收的条、

件组、、

内容程序、

织成果要求、

成果评

价以及建立技术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中央投、

资地方投资和利用外资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及专项

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群众和社会出资的水土保持治理的验收可参照执行;大中流域或县以上

大面积重点治理区的验收,也可参照本标准。

2验收分类

2.1单项措施验收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过程中,施工承包单位D按合同完成了某一单项治理措施时,应由实施主

2)及

持单位时组织验收,评定其质量和数量。对工程较大的治理措施(如大型淤地坝、

治沟骨干工程

等),施工承包单位在完成其中某项分部工程(如土坝、

溢洪道、

泄水洞等)时,实施主持单位也应及时组

织验收。

2.2阶段验收

每年年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实施计划完成了治理任务时,应由项目主管单

3)组

位织阶段验收,并对年度治理成果作出评价。

2,3竣工验收

一届治理期(一般五年左右)末,项目主管单位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全面完成了治理任务时,应

Φ

由项目提出部门组织全面的竣工验收,并评价治理成果等级。

3总则

3.1基本要求

三类验收均应具备相应的验收条、、

件组织内、

容程序和成果要求。

3.2纸质文件

三类验收均应以相应的合同、

文仵和有关的规、

划设、工

计施图纸、

设计变更通知书以及技术文件为

验收依据。

3.3验收重点

三类验收的重点均应为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和数量(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不计其数量)。在竣工验收

中,还应着重于治理措施的单项效益与综合效益。

4单项措施验收

4.1验收条件

各项治理措施的施工承包单位,按有关规、

划设计和施工合同,完成某一单项治理措施或重点工程

的某一分部工程施工任务,施工现场整理就绪,施工质量、

数量符合要求,并有工程监理单位的单项措施

1)施工承包单位一般为农户、、

联户专业队及其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公司。

2)实施主持单位一般由乡级政府或以上组成的小流域治理指挥部。

3)项目主管单位一般为县级政府或以上水土保持主管部门。

4)项目提出部门是国家(或委托流域机构)、省水土保持主管部门。

GB/T15773-2008

监理报告。施工承包单位提出申请时,应及时组织验收。

4.2验收组织

单项工程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经项目监理单位复核,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主

持单位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

4.3验收内容

4.3.1验收重点。第一是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第二是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不

计其数量;其中经过返工,重新验收,质量符合标准时,可补计其数量。

4.3.2各项治理措施的施工质量要求参见附录A,质量测定方法参见附录B,数量统计要求参见附

录C。

4.4验收程序

4.4.1验收人员与施工单位负责环施工现场,根据见附录A的质量要、B

求附录

的质量测定方法、C的

附录

4.4.2验收合格的,由渐晶焱鼷的措施项目、置、

位数

量、、

质量验收时间等,工负人

责另

分在刂

验收上

单签字,见表C

表1单项治理措施验收单

收人(签字)

此验收单收单一式两

联,其中一联由

4.4.3验收人员施验收情况,在施工现场及时绘制验收草图。草持综合治理规

划图或土地利用现状施工现场根据验收合格单项措施(如梯园等)的置、

位范

围,及时准确地勾绘在收数量和验收时间。

4.4.4每次单项措施验收施各列一表,表内填写该

项措施每次验收的位置、、

数量质计该项措施全年的验收数量,

作为阶段验收的依据,如表2。

表2____措施__年验收汇总表

措施位置(小地名)施工单位合同规定数量验收合格数量验收时间验收人(签字

合计

注:梯田、hm2,谷

林草等面积计算单位按坊、

水窖等计算单位按座或个。

2

GB/T15773-2008

4.5验收成果

、、三项。

验收成果包括验收单验收图验收表

5阶验收

5.1验收条件

了项理务。

5.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主持单位按年度计划完成各治任

、要的基础上,提出段验收申

5.1.2查验,在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数量均符合求阶请

实施主持单位自初

报告。

工》理段监理。

《土综治理年度作总结及监单位的阶报告

5.1.3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应附当年的水保持合

工(土、

》理、、量石

《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应说明本年度完成治措施的质量数量程

,工经、。理施的量,应同时

工、的教训项治措数

,投入、经费作中验等各

方量),完成的治理面积的劳物资

分别说明其开展(实施)数量与保存数量。

》《土理段》,其格式参见附

《土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应附水保持综合治措施阶验收表

水保

D中D。2,同《汇》该表的附件和依据。

录表时应以单项持施验收总表作为

》《土理段图》,该图根据项措施

《土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结应附水保持综合治阶验收单

验收时现场勾绘的草图加工绘制而成,每年新增的措施与前几年原有的措施应有明显的区别与标志。

5.2验收组织

主主持,该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并请上级主管部门派员参加检查指导。

由项目管单位

5.3验收内容

《》要验收的措施项目,在4.3.1所列治理措

5.3.1措施项目:根据年度计划和阶段验收申请报告中求

施项目范围内,逐项进行验收。

5.3.2验收重点

的量和数量。质量要求参见附录A,质量测定方法参见附录B,数量统计要

各项治理措施质

求参见附录C。

工工施,还应检查其经受暴雨考验情况;对于春季种植的林草,尚应检查其

对于汛前施的程措

成活情况。

的项措施的位置和数量,应与当年的验收图对照,防止和历年完成的措施混淆。

对当年完成各

5.3.3全部阶段验收内容应以年度计划为依据,申请验收的内容与年度计划一致,验收成果应与验收

申请报告一致。对年度计划有修改变动的,应说明理由。

5.4验收程序

《》《土理年度工作总

5.4.1主应对实施主持单位提出的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和水保持综合治

项目管单位

》、、进行全面审查。

结的文字图表

5.4.2的项治理措施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处施工现场,参见附录D中表D。1规定

对本年度实施各

的样比例,对照年度治理成果验收图,逐项进行抽样复查其数量与质量,验证实施主持单位白查初验

情况的可靠程度。

,还工记、量检验记录等资

5.4.3工、量进行现场检查外应对年度施的原始录质

阶段验收除对程质量数

料进行查验,确认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库50万m3以)的段性成果(分部工程),应逐座进行

5.4.4对治沟重点工程容上的坝库成果或其阶

专项验收。

5.4.5结合抽样复查,应到现场重点检查所列内容。

5.4.6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本年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作出评价,并由项目主管单位向实施主持

《段验收合格证书。

单位发给阶

3

GB/T15773-2oo8

5.5验收成果

5.5.1《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阶段验收》

报告包括必要的附表、图,由

附项目主管单位根据阶段验收情况

编写。

5.5.2实施主持单位提出的《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年度工作总》

结及其有关附表、

附图。

6竣工验收

6.1验收条件

6.1.1项目主管单位应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定全面完成了规划期内的治理任务,经自查初验,认为

数量、

质量达到规、

划设计与合同要求。

6.1.2自查初验的理

治措施质量,还应包括各项治理措施经过规划期内多次汛期暴雨考验,基本完好

(或小有破坏已及时修复完好);造、

林种草的成活率、

保存率符合规定要求;各项治理措施获得了规划期

内应有的各类效益。

6.1.3项目主管单位应提出竣工验收》

《申请报告,附《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竣工总》

结报告,并有工程监

理单位的监理报告。《土

水葆持综杳治理竣工总结报告》

应包括以下内容:

文字部分:应说明规划期内完成各项治理措施的质、工(土

量数量、程量、

石方量),累计完成的

治理面积、

年均治理进度等,规划期内共计投人的劳工、、

物资经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获得的基础效益

(保

水、土)、经

保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作中的经验、(在

教训等保土效益中应将减蚀与拦泥分

别叙述,下同)。

附表:应包括《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竣工验》《

收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费使用》

情况表、

《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主要效益》《

统计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前后农村经济变化情况》《

表和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前后土地利用与农村生产结构变化情况表》,参D中

等照附录表D.3~表D。7。

附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竣工验收图,在历年的段

阶验收图基础上汇总绘制而成,包括规划期

内完成各项治理措施的位置和数量。

附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o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与综合治理承包合同;

b)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报告及其附表、

附图;

⊙重点工程的专项规、

划设计;

d)效益计算的专项报告(含计算过程表);

e)历年阶段验收表;

D财务决算及审计报告。

6.2验收组织

由项目提出部门主持,该部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并邀请有关财务、

审计部门配合验收,有关专

家参加指导。

6.3验收内容

6.3.1措施项目《ˉ

应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

划和竣工验收申请》

报告要求验收的措施项目,在

4.3.1所列治理措施项目范围内,逐项进行验收。

6.3.2验收重点内容包括:

o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配置是否合理,是否按照规划实施。

b)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和数量。验收质量要求参见附录A,质量测定方法参见附录B,数量统

计要求参见附录C。

c)质量验收中,包括造、

林种草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各类工程措施经汛期暴雨考验情况。

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础效益(保水、土)、经

保济益、

效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6.3.3全部竣工验收内容应以《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申

为依据请竣工验收的内容应与规划一致,

GB/T15773-20o8

验收成果应与申请竣工验收的内一。

容致实施过程中对规划有修改的,应说明理由。

6.4验收程序

6.4.1项目

提出部门对项目主管单位上报的《工

竣验收申》《

请报告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竣工总》

结的

文字报告、、、

附表附图附件等进行全面审查。

6.4.2对规划期内实施的各项治理措施应选有代表性的若干处,参照附录D中表D.1规定的抽样比

例,对照综合治理竣工验收图,逐项进行抽样复查,验证项目主管单位自查初验情况的可靠程度。

6.4.3对治沟重点工程,应逐座进行专项验收。

6.4.4应结合抽样复查,到现场重点检查造林、

种草昀成活率与保存率,各类工程措施汛期经受暴雨考

验的情况。

6.4.5对各项措施的各类效益,应根据《益》

效分析报告采取现场观察与室内核算相结合的办法,审查

其效益分析的基础资料是否可、

靠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

6.4.6在上述验收工作基础上,对规划期内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按本标准6.6的要求,作出全面

评价,评定其等级,由项目

提出部门向项目主管单位发给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

竣验收证》

合格书。

6.4.7竣工验收时应确定验收后的经营管理单位及其负责人,并明确以下要求:

o管理保护已有治理成果,及时维修养护,充分发挥效益。

b)对流域内尚未治理的土一

水流失面积,应进步加强治理,提高治理程度和效益。

6.5验收成果

6.5.1《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竣工验收报告》,包括竣工验收图和各项竣工验收表,由项目提出部门根据

验收情况编写。

6.5.2项目主管单位上报的《土

水保持综合治理竣工总结》

报告及其附表、、

附图附件。

6.6验收评价标准

6.6.1一级标准

按规划目全

标面完成治理任务,各项治理措施符合附录A的验收质量要求,治理程度达到

70%以上,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80%以上(经济林草面积占林草总面积的zO%~5o%),综

治理措施保存率80%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并有良好的理,没

管有发生毁林毁草、

陡坡开荒等破

坏事件,开矿、

修路等生产建设,均采取了土

水保持措施,妥善处理了废土、石

弃;基本上制止了新的水

土流失产生。

各项治理措施配置合理,工程与林草,治坡与治沟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建成了完整

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了保水、土(保

保效益土效益主

中要是减蚀,其次是拦泥,不能

用拦泥代替减蚀),实施期末与实施前比较,流域泥沙减少70%以上,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通过治理调整了不理土

合的地利用结构,做到农、、、、

林牧副渔各业用地比例合理,布局恰当,

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建成了能满足群众粮食需要的基本农田和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林果

牧、

副等商品生产基地。土地利用率80%以上,小流域经济或农村经济初具规模,土地产出增长率50%

以上,商品率达50%以上。到实施期末人均粮食达到自给有余(400kg~5ook⒆

,现金收人比当地平均

增长水平高30%以上(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下同),条件较好的地区应达到小康水平,进人人口、源、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