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824.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

GB/T 17824.2-1999 Economic and technical targets of middle and small intensive pig farms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7824.2-2008 | 页数: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824.2-199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9-08-11
实施日期
2000-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农业部畜牧兽医司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起草人:
赵书广、范捷、金铮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 字数: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7824.2-1999

前言

为便于集约化养猪场的经营管理,向市场提供质优、量大的猪肉及其制品,不断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加产品数量与质量,便于与国际接轨和技术交流,依照我国国情,合理划分猪

场类型与评定指标,特制定本经济技术指标。

本指标是“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综合技术标准”之一,与下列标准构成一套完整的“中、小型集约化

养猪场综合技术标准”,其中:

GB/T17824.1-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

GB/T17824.3-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GB/T17824.4-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T17824.5-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商品肉猪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

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赵书广、范捷、金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cs/T17824.2-1999

Economicandtechnicaltargetsofmiddleand

smallintensivepigfarm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的综合性养猪场使用,亦可供种猪场和一般专业猪场参考。

2猪场规模

按饲养成年生产母猪数量和年产商品猪出栏头数确定规模。

2.1小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头以下,年产商品肉猪5000以下。

2.2中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600头,年产商品肉猪5000^-10000头左右的养猪场。

3猪群结构

猪群结构,依生产功能、工艺流程,可划分如下部分。

3门成年公猪群:直接参与生产的公猪,组成成年公猪群。实行人工辅助(本交)配种的场,种公猪应占

生产母猪群的2.0%-5.0%;实行人工授精配种的养猪场可降低到1.0%以下。

3.2后备公猪群:由为更新成年种公猪而饲养的幼猪组成,占成年公猪群的3000^'5000,一般选留比

例为10,2e

3.3生产母猪群:由已经产仔的母猪组成,占猪群总存栏量的1000-12000

3.4后备母猪群:由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幼猪组成,占生产母猪群的250300,选留比例为2:1,

3.5仔猪群:系指出生到断奶的哺乳仔猪,占出栏猪数15%-17%.

3.6保育猪群:系指断奶后仔猪,在网床笼内(一般指35^-70日龄仔猪)或地面饲养,而后转入生长发

育猪群。

3.7生长发育(育成、肥育)猪群:经保育阶段以后,转入地面饲养,依体重可分为育成期(体重20-

35kg)、育肥前期(体重35^60kg)和育肥后期(体重60^-100kg).

4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以出栏商品猪头数计算猪群结构划分四种规模(见表

1)0

表1猪群结构表

规模与群别10003000500010000

成年种公猪2^-37-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