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787-2014 校服

DB34/T 787-2014 DB34/T 787-2014 School Uniform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787-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29
实施日期
2015-01-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纤维标准化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校服的术语和定义、号型、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机织面料、针织面料加工制作的,各类教育机构的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统一使用的校服,包括幼儿园园服。军训服、实习服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马鞍山市纤维检验所、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苏美达集团、马鞍山蓝雅服装公司。
起草人:
王平、杜兆芳、王勇、王嵩高、陈川、王喜、刘子清、胡小丽、章建红。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1.020

Y7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787—2014

代替DB34/787-2008

校服

Schooluniform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29发布2015-01-2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78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787-2008《校服》。

本标准与DB34/787-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补充并查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异型体型规格指导尺寸(见4.1.2);

——修改了校服分类,增加了制式校服(见第4.2,2008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反光材料的要求(见6.2.7);

——修改了内在质量要求(见6.3,2008年版的4.2);

——增加了棉校服、小学校服、幼儿园园服服用安全性的考核规定(见6.3表2);

——修改了机织校服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极限偏差(见6.4.2.7,2008年版的4.2.2.10);

——增加了制式校服及其质量要求、检验规定与判定规则(见6.4.3);

——增加了残留金属针检测试验方法(见7.1.16);

——增加了反光标志牢度试验方法(见7.1.17);

——修改了单件判定内容(见8.4.2.1,2008年版的6.3.2.1.2)。

本标准由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纤维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马鞍山市纤维检验所、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苏美达集团、马鞍山蓝雅服装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平、杜兆芳、王勇、王嵩高、陈川、王喜、刘子清、胡小丽、章建红。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787-2008。

I

DB34/T787—2014

校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校服的术语和定义、号型、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

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机织面料、针织面料加工制作的,各类教育机构的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统一使用

的校服,包括幼儿园园服。军训服、实习服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13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1335.3服装号型儿童

GB/T2660衬衫

GB/T2662棉服装

GB/T2664-2009男西服、大衣

GB/T2666西裤

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802.1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4856针棉织品包装

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6675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628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8878棉针织内衣

GB/T1457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1

DB34/T787—2014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GB/T19976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

GB/T22702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

GB/T22705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

GB/T22854-2009针织学生服

GB/T23328机织学生服

GB/T23344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GB/T24121纺织制品断针类残留物的检测方法

GB/T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四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01031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拉伸法

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800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80007.1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

FZ/T81004连衣裙、裙套

QB/T2172注塑拉链

GSB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GSB16-2159针织物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

GSB16-2500针织物表面疵点彩色样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校服schooluniform

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一般附有校名、校徽。

3.2

反光标志reflectivelogo

缝制在校服上的反光布或印在校服上的反光膜的统称,黑暗处在光源照射下具有强逆反射性能的特

殊标志。

3.3

填充物filler

用于棉校服两层纺织品之间填充的纤维、羽绒、絮片的总称。

2

DB34/T787—2014

3.4

残留金属针residualmetalneedle

残留在成衣、棉或羽绒校服填充物中的缝纫断针。

4号型和分类

4.1号型

4.1.1正常体型号型设置按GB/T1335.1~1335.3规定选用。

4.1.2异型体型规格尺寸指导见表1。

表1

规格90100110120130140150160165

男款/

号型90/52100/54110/56120/61130/65140/68150/76160/84165/88

男女

规格170175180190200130T150T175T185T

同款

上号型170/91175/95180/99190/103200/107130T/84150T/100175T/108185T/122

衣规格90100110120130140150160165

号型90/52100/54110/56120/61130/65140/68150/78160/86165/89

女款

规格170/180190200130T150T165T170T

号型170/94/180/102190/106200/110130T/86150T/102165T/108170T/122

规格90100110120130140150160165

男款/

号型90/50100/52110/54120/59130/63140/66150/72160/76165/78

男女

规格170175180190200130T150T175T185T

下同款

衣号型170/80175/84180/88190/92200/96130T/82150T/98175T/106185T/120

(裤/规格90100110120130140150160165

裙)号型90/50100/52110/54120/59130/63140/66150/70160/74165/76

女款

规格170/180190200130T150T165T170T

号型170/78/180/82190/86200/90130T/82150T/94165T/102170T/116

注:上衣:以身高/胸围表示,下衣:以身高/腰围表示。

4.2分类

4.2.1按使用季节分为夏季校服、春秋校服、棉校服。

4.2.2按款式分类可分为制式校服、机织校服和针织校服。

4.2.3按使用对象分可分为幼儿园园服、小学校服、中学校服。

5分等规定

5.1.1校服产品按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5.1.2校服产品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

3

DB34/T787—2014

6要求

6.1总体要求

校服产品的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主要考核指标:纤维成分及含量、甲

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服用安全性、弹子顶破强力、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

紕裂程度、接缝强力、起毛起球、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疵点、

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使用附属材料及缝制规定等项指标。

6.2材料要求

6.2.1面料要求

按国家有关纺织面料标准选用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面料。

6.2.2里料要求

采用与所用面料性能、色泽相适合的里料,特殊需要除外。

6.2.3衬布、垫肩要求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性能、色泽相适宜的衬布和垫肩,其收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宜。

6.2.4缝线要求

采用适合所用面料质量的缝线,装饰线除外。钉扣线、商标线应与扣的色泽、商标底色相适宜。

6.2.5填充物要求

棉校服填充物应符合GB18383的规定。

6.2.6钮扣、拉链及附件要求

钮扣(装饰扣除外)、金属附件,无残疵,不变形,不生锈,颜色与面料相适应的的。拉链应选择注

塑拉链,质量符合QB/T2172标准合格品的规定。

6.2.7反光材料要求

符合GB/T28468规定,在12′观测角、5°入射角条件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100cd/lx·m2。

6.3内在质量要求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2。

表2

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纤维含量/(%)按GB/T29862规定执行

幼儿园园服≤20

甲醛含量

直接接触皮肤≤75

/(mg/kg)

非直接接触皮肤≤300

pH值按GB18401规定执行

4

DB34/T787—2014

表2(续)

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异味按GB18401规定执行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按GB18401规定执行

单面≥180

弹子顶破强力1/(N)

双面≥240

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2/(N)(2.5cm×10cm)≥6

紕裂程度(cm)≤0.6

接缝强力/(N)(5.0cm×10cm)≥140

针织校服≥4.0≥3.5≥3.0

精梳(绒面)≥4.0≥3.0≥3.0

起毛起球3/级

机织校服精梳(光面)≥5.0≥4.0≥3.5

粗梳≥4.0≥3.0≥3.0

耐唾液4(变色、沾色)≥4

耐汗渍(变色、沾色)≥4≥3~4≥3

耐水(变色、沾色)≥4≥3~4≥3

干摩擦≥4≥3~4≥3

耐摩擦

湿摩擦≥3~4≥3≥3(深色2~3)

色牢度/级(变色、沾色)

涂料印花(干、湿)≥4≥3~4≥3

拼接或色织≥4~5≥4≥3

耐皂洗

单色≥4≥3~4≥3

(变色、沾色)

涂料印花≥4≥3~4≥3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级≥3~4≥3≥3

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要求按GB/T22702规定执行小学校服、幼儿园园服

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按GB/T22705规定执行考核

服用安全性纽扣、装饰物、拉链等附件无毛刺、无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尖端及其他残次

残留金属针成品中不得残留金属针

棉校服考核

反光标志牢度50次水洗后符合反光材料要求

直向-4.0~+1.5-5.5~+3.0-6.0~+3.0

针织校服

横向-4.0~+1.5-5.5~+3.0-6.5~+3.0

水洗尺寸变化率5/

领大-1.0~0-1.5~0-2.0~0

(%)

机织校服胸围-2.0~0-2.5~0-3.0~0

衣长-2.0~0-2.5~0-3.0~0

上衣≤5.0≤6.0≤7.0

水洗后扭曲率/(%)

裤子≤1.5≤2.5≤3.0

注1:1仅适用于以针织面料制作的校服。

注2:2仅适用于以机织面料制作的制式校服。

注3:3磨毛、起绒类校服不考核起毛起球。

注4:4小学三年级及以下校服、幼儿园园服考核。

注5:5弹性织物不考核横向水洗尺寸变化率;短裤不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

注6:色别分档按GSB16-2159,>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5

DB34/T787—2014

6.4外观质量要求

6.4.1针织校服

6.4.1.1外观质量分等规定

外观质量按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缝制规定的评等来决定。在同一件产品上存

在不同品等的外观疵点时,按最低品等疵点评等。在同一件产品上只允许有两个同等级的极限表面疵点,

超过者降一个等级。

6.4.1.2表面疵点评等规定

表面疵点评等规定见表3。

表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