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233.2-1993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GB/T 14233.2-1993 Infusion, transfusion, injction equipment for medical use—Part 2:Biological test methods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4233.2-2005 |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233.2-199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3-03-16
实施日期
1993-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国家医药管理局医用高分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少华、李真观、陈彬武、黄经春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T14233.2-93

Infusion,transfusion,I川ctionequipmentformedical

use-Part2;Biologicaltestmethod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成品及材料的生物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及其配套器具生物性能试

验。其他医用高分子制品亦可参照采用。

第一篇成品试验

2无菌试验

2.1定义

无菌试验系指检查供试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22主要设备

超净工作台、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干燥箱。

2.3试剂

蛋白陈、牛肉膏、酵母青、琼脂、葡萄搪、磷酸二氢钾、抓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镁、胰酶酪

陈,L-胧氨酸、硫乙醇酸钠,0.9%抓化钠注射液。

2.4培养基

2.4.1培养基制备

2.4.1.1培养基所用的陈、牛肉膏、酵母膏、琼脂先配少量培养基观察其灭菌后是否有混

浊,长菌情况是否良好。在更换厂牌号时应重试。

2.4.1.2制备各种培养基时,可用2mol/L盐酸或2mol/L氢氧化钠溶液适量调节pH

值,使灭菌后的pH值在规定范围内。

2.4.1.3几种培养基配方及操作步骤应符合附录A规定。

2.4.2培养基要求

2.4.2.1在使用前,细菌培养基须经30-35℃培养48h,霉菌培养基经20-25`C培养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3-16批准1993-11-01实施

GB/T14233.2-93

72h,证明无菌方可使用。

2.4.2.2制备好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4℃保存,15d内用完,管内厌氧区小于液面高度

的三分之一不得使用。其他培养基30d内用完。

2.4.3培养基质量检查

2.4.3.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经接种每1mL含100个以下的藤黄八叠球菌(28001)菌

液1mL,置30.35℃培养24h后,应生长良好。

2.4.3.2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经接种每1mL含50个以下的生抱梭菌(64941)菌液

1mL,置30-35'C培养24h后,应生长良好。

2.4.3.3霉菌培养基经接种每1mL含50个以下的白色念珠菌菌液1mL,置20-250C培

养24h后,应生长良好。

2.5试验前准备

2.5.1器具灭菌

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方法灭菌,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C30min,或

置电热干燥箱内160"C2h.

2.5.2无菌室无菌程度要求

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内径90mm双碟,无

菌操作注人融化的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20mL,制成平板,先在30-35r-培养48h证明无

菌后,取双碟平板3只,在无菌室内以平均位置,打开碟盖,在空气中暴露30min后盖好,置

30-350C培养48h后取出检查,3只双碟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3个,单只碟内菌落

不得超过4个。

无菌试验过程中也需检查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方法同上。在试验开始进行时,打开碟盖

在空气中暴露,至试验结束盖好照上法培养,应符合上述要求。

26对照菌液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的普通琼脂

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一白金耳至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内,在30-350C培养16--18h后.

用无菌。.9%抓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10‘即得。

2.7试验方法

2.7.1供试品数量

同一批号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

2.7.2浸提介质

。.9%无菌抓化钠注射液

2.7.3供试液制备及接种

2.7.3.1供试液制备及接种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2.7.3.2管类器具:按管内表面积每10cm,流过管内腔1mL浸提介质,流量为

10mL/mina

2.7.3.3容器类器具:容器内已装有液体的可直接抽取容器内液体为供试液;如未装液体

则按容器内表面积每10cm,加人浸提介质1mL,振摇数次。

2.7.3.4小型配件或实体类器具:小型配件或实体类器具可直接投放人培养基内;大型实

176

GB/T14233.2-93

体类器具按表面积每10cm,加人浸提介质1ml-,振摇数次。

2.7.3.5供试液应在制备后2h内使用。

2.7.3.6每批供试液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5管,其中1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

菌菌液1mL,供作阳性对照。另接种于霉菌培养基2管。供试液的每管接种量与培养基的

分装量按表1规定。

表1ml-

供试液总量每管接种量培养基分装量

(20.5

15

>2-201.0

>205.040

2.7.3.7接种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在30-35℃培养5d,霉菌培养基在20^25℃培养

7d,

2.7.4结果判定

当阳性对照管显混浊并确定有细菌生长时(应在接种后24h有细菌生长),可根据观察

所得的结果判定。

2.7.4.1如需气菌、厌气菌及霉菌培养管均为澄清或虽显混浊但经证明并非有菌生长,均

应判为供试品合格。

2.7.4.2如需气菌、厌气菌及霉菌培养管中任何一管显混浊并确证为有菌生长,应重新取

样依法复试两次。除阳性对照管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应判为供试品不合格。

2.7.4.3如在加人供试液后,培养基出现混浊或沉淀,经培养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时,可取该

培养液转种人另一支相同的培养基中或斜面培养基上,培养48^-72h后,观察是否再现混

浊或在斜面上有无菌生长,并在转种的同时,取少量培养液,涂片制成染色标本,用显微镜观

察是否有菌生长。

3热原试验

3.1定义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液,静脉注人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

的情况,以决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3.2主要设备及用具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压力蒸汽灭菌器、兔固定器、肛门体温计。

3.3试剂

。.9%抓化钠注射液。

3.4供试用家兔

3.4.1一般要求

供试用家兔应健康无伤,毛色光滑,肛门正常,体重1.7^-3.0kg,雌雄皆可,雌兔应无

孕。测温前7d应用同一饲料饲养,在此期间,体重应不减轻,精神、食欲、排泄等不得有异常

177

GB/T14233.2-93

现象

3.4.2供试用家兔的挑选

3.4.2.1未经使用于热原检查的新兔,应在试验前7d内预测体温,进行挑选。挑选试验

的条件与检查供试品相同,但不注射药液,每隔1h测量体温1次,共测4次,体温均在38.0

-39.6℃的范围内,且最高最低体温的差数不超过。4℃为符合规定,方可供试验用。

3.4.2.2已用于热原检查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h,方可供第

二次检查用。其中升温达。.6℃的家兔,应休息两周以上,再按新兔一样测量体温,合格后

方可继续供试验用;如供试品判定为不符合规定,且其组内家兔平均升温达。.8℃或更大

时,则组内全部家兔不再使用;两次升温或降温超过合格范围的家兔亦不再使用。

3.4.2.3两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如超过3周时,应按新兔一样测量体温。

3.4.2.4每一家兔的使用次数不应超过10次。

3.5试验前准备

3.5.1器具灭菌与除热原

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置电热干燥箱内,180℃干烤2h或250℃干烤30min,

3.5.2肛门体温计检定

肛门体温计应经法定计量检定,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注:肛门体温计的精度:39℃以上允差士。.15C'口9℃以下允差士。.1`C,检定周期为一年。

3.6试验方法

3.6.1供试品数量

同一批号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

3.6.2浸提介质

。.9%无菌无热原氯化钠注射液。

3.6.3供试液制备

3.6.3.1供试液制备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3.6.3.2管类器具:按管内表面积每3cm'流过管内腔1mL浸提介质,流量为

10mL/min,

3.6.3.3容器类器具:容器内已装有液体可直接抽取容器内液体为供试液;如未装液体则

按容器内表面积每3cm,加人浸提介质1mL,振摇5次,已灭菌供试品置370C2h,未灭菌

供试品置600C2h,

3.6.3.4小型配件或实体类器具:将供试品放人一无菌、无热原具塞器皿内,按供试品表面

积每3cm,加入浸提介质1mL,振摇数分钟,使供试品完全浸没为止,已灭菌供试品置370C

2h,未灭菌供试品置60-C2h,

3.6.3.5未灭菌供试品浸提液使用前应置压力燕汽灭菌器内115℃灭菌30min,

3.6.3.6供试液应在制备后2h内使用。

3.6.4试验用家兔准备

3.6.4.1试验用家兔数量:一批供试品用兔初试3只,复试5只。

3.6.4.2预测体温:试验前2h停止喂食到试验完毕。禁食2h后,预测体温两次,间隔时

间30^60min,两次体温之差不超过0.20C,以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该兔的正常体温。当

178

GB/T14233.2-93

日使用的家兔体温应在38.0-39.6℃的范围内,同一批供试品使用的家兔,各兔间正常体

温之差不得超过I0Ce

3.6.4.3测温方法:家兔装在固定器内,应防止骚动,30min后开始第一次测温。将肛门

体温计或测温探头缓缓插人兔肛门,深度为6cm,测温时间每兔至少2mine测温时如兔骚

动,应待其安静10min后再测温。

3.6.5供试液注射及注射后测温

3.6.5.1在测定家兔正常体温符合要求后15min内,自兔耳静脉缓缓注人温热至38℃的

供试液,注射剂量为10mL/kg,

3.6.5.2注射完毕每隔1h测量体温I次,共测3次,以3次体温中最高的l次减去正常

体温,即为该兔体温的升高度数。

3.6.6家兔降温的处理

降温小于或等于。.4℃视为兔体温正常波动的范围,以“0”计。降温值大于或等于

0.6℃应重试。降温值大于。.4℃至小于。.6℃之间,若3只兔中仅有1只在此范围内以“0"

计,若3只兔中有2只或2只以上在此范围内应重试。

3.6.7注意事项

3.6.7.1热原试验室内外均应保持安静,避免强烈直射的日光或灯光及其他刺激。

3.6.7.2在试验全过程中,避免家兔骚动,保持体温稳定。

3.6.7.3在试验前1-2d,供试用家兔应处于同一温度环境中,试验室和饲养室的温度差

不得大于5'C,试验室温度为17-280C。在一次试验全过程中,室温变化不大于5'C,并注

意相对湿度保持稳定

3.6.7.4复试时应取试验次数较少的家兔。

3.6.7.5试验过程中,家兔因肛门出血多造成升温或降温超过规定时应重试。

3.6.7.6在试验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肛门体温计。

3.6.8结果判定

3.6.8.1在初试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6℃以下,并且3只家兔体温升高总数在

1.4℃以下时;或在复试5只家兔中升温0.6℃或0.6℃以上的兔数不超过1只,并且初试复

试合并s只家兔的升温总数不超过3.5℃时,均应认为供试品符合热原检查规定。

3.6.8.2初试3只家兔中,若有1只家兔升温0.6℃或0.6℃以上或3只兔升温均低于

0.60C,但升温总数达1.4℃或1.4℃以上时,应另取5只兔复试,检查方法同上。

3.6.8.3初试3只兔升温0.60C或0.6℃以上兔数超过1只时,或在复试5只兔中升温

0.6℃或。.6℃以上兔数超过1只,或在初试复试合并8只兔升温总数超过3.5℃时,均应认

为供试品不符合热原检查规定。

4细菌内毒素试验

4.1定义及适用范围

本法系列用鳖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限量是

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用以代替家兔法对供试品进行热原初试。

本法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其他产品可参照使用。

179

GB/T14233.2-93

4.2主要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

4.3试剂

4.3.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于仲裁盆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4.3.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标定盆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4.3.3鳖试剂:灵敏度为。.25EU/mL,规格为。.5mL,

4.3.4无热原水:内毒素含量小于0.05EU/mL.

4.4试验前准备

4.4.1器具除热原

与试验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均应除热原。玻璃器具置电热干燥箱内180℃干烤2h,或

250℃干烤30min;塑料器具置30%双氧水中浸泡4h,再用无热原水冲洗后于600C烘干

备用。

4.4.2鳖试剂灵敏度测定

4.4.2.1试验前应核对使用批号鳖试剂的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4.4.2.2灵敏度测定:根据标示的灵敏度范围,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无热原水以

1-2等比稀释,选择能出现阳性和阴性结果的4个连续稀释液。取同一批号鳖试剂若干支,

分别按标示量加人无热原水溶解为鳖试剂溶解液。取10mmX75mm试管若干支,分别加

人。.1mL鳖试剂溶解液,加人内毒素稀释液。.1mL,每一稀释液平行操作4管,轻轻振动

试管混匀内容物,封闭管口,置37士1℃恒温水浴中保温60士2min观察结果。最高浓度的

4管应均为阳性,最低浓度的4管应均为阴性。按式((1)计算标准差:

艺xz一(F4X)l(1)

s=心一-3一一

式中:二标准差;

x-4个连续内毒素稀释液最低阳性结果浓度的对数值。

当:<0.365时,按式((2)计算本批盆试剂灵敏度(d);

,-:lzx}·..········……(2)

一‘;up、丁)

当5)0.365时,测定无效。

4.5试验方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