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
DB36/T 1502-2021 Field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rn field armywor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瑞昌市植保植检站、弋阳县农业农村局、南昌县气象局、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新龙生物科技有限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宜春市农业农村局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monitoringandfieldscoutoffallarmywormonmaize
2021-12-14发布2022-06-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502—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调查时期与对象....................................................................1
5调查内容..........................................................................1
6调查方法..........................................................................2
7数据处理..........................................................................3
附录A(规范性)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玉米草地贪夜蛾.................................5
附录B(资料性)玉米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级别描述.......................................6
附录C(资料性)玉米草地贪夜蛾1龄~6龄幼虫平均头宽和体长............................7
I
DB36/T150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瑞昌市植保植检站、弋阳县农业农村局、南
昌县气象局、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新龙生物科技有限股份有限公司、
井冈山市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宜春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玲、宋建辉、王希、施伟韬、范劲松、周强发、余泓含、平师凡、何海敏、
杜永均、邓方坤、左瑾文、黄艳娟、况瑞秀。
II
DB36/T1502—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调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草地贪夜蛾成虫高空测报灯诱、性诱监测方法及卵、幼虫和蛹的田间调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草地贪夜蛾成虫高空测报灯诱、性诱监测及卵、幼虫和蛹的田间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NY/T1611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单位面积内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蛹、成虫的数量,通常以“头/667m2”表示。
3.2
卵块密度ovumdensity
单位面积内玉米草地贪夜蛾卵块数量,通常以“块/667m2”表示。
3.3
发生期emergencyperiod
成虫、卵、各龄幼虫、蛹等各虫态数量在被调查玉米草地贪夜蛾总虫量中所占比例分别达16%、50%、
84%时,该虫态分别进入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
3.4
虫株率damagedratioofcornbyfallarmyworm
受玉米草地贪夜蛾为害的玉米株数量占总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4调查时期与对象
1
DB36/T1502—2021
调查时期:3月~11月或玉米全生育期。调查对象:玉米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及寄主作
物玉米。
5调查内容
5.13月~11月或在玉米全生育期利用性诱技术在适宜玉米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场所进行诱测。在成
虫盛发期或峰日,解剖检查雌蛾卵巢发育级别。
5.2在玉米出苗至成熟期进行田间受害株调查,在成虫始盛期(或雌蛾卵巢发育级别较高时)至成虫
盛末期进行卵调查,在卵始盛期至幼虫高龄期进行幼虫调查,在幼虫老熟期至蛹期进行蛹调查。
6调查方法
6.1成虫诱测
6.1.1高空测报灯诱集成虫
在迁飞性害虫通道地区设置一体式高空测报灯,可设在楼顶、高台等相对开阔处,或安装在病虫观
测场内,要求周围100m范围内无高大建筑遮挡,且远离大功率照明光源。监测时间:3月~11月。逐日
统计诱集数量,并分开记录雌蛾、雄蛾数量,结果记入附录A中表A.1。此监测结果可用于区域种群监测。
6.1.2性诱剂诱集成虫
3月~11月或在玉米全生育期使用玉米草地贪夜蛾性诱产品和设备开展监测。每块田放置3个倒置漏
斗式干式诱捕器或桶形诱捕器,诱芯置于诱捕器内,诱芯每隔60d更换一次(或按产品说明)。苗期3
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相距至少50m,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诱捕器底口距地面1.2m左
右。成株期最好选田埂走向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的田块,诱捕器放置于田边方便操作的田埂上,与田边
相距1m左右,诱捕器呈直线排列、间距至少50m。虫量少时5d调查1次,虫量多时1d查1次,调查日上午
检查记录诱蛾量,结果记入附录A中表A.2。
6.1.3雌蛾卵巢解剖
在成虫盛发期(单日幼虫量出现突增至突减之间的日期),从高空测报灯中取20头雌蛾,解剖检查
每头雌蛾的卵巢发育级别和交尾情况,根据附录B中表B.1判别发育级别,结果记入附录A中表A.3。如果
调查半数雌蛾卵巢发育级别低于2级(含2级),则此批种群有迁飞外地的可能,需继续监测;如果调查
半数雌蛾卵巢发育级别高于3级(含3级),成虫将宿留在当地繁殖后代,可做出当代幼虫发生为害的预
报。
6.2田间调查
6.2.1受害株调查
在玉米出苗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5/ 55-2002 对虾苗种检疫规范 2002-06-11
- DB45/T 54-2002 近江牡蛎浮筏吊养技术规范 2002-06-11
- DB45/T 48-2002 南丹黄牛 2002-06-11
- DB45/T 57-2002 多花黑麦草生产技术规范 2002-06-11
- DB45/T 59-2002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猪瘟毒的技术操作规程 2002-06-11
- DB15/ 377-2002 皮革毛皮中主要有害物质限定通则 2002-04-01
- DB45/T 56-2002 象草类牧草生产技术规范 2002-06-11
- DB15/T 376-2002 杂粮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2002-04-01
- DB45/T 45-2002 马氏珠母贝亲贝和种苗 2002-06-11
- DB45/T 50-2002 海水养殖贝类检疫规范 200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