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TAC 002-2024 艾草收割和储存技术规程
T/GTAC 002-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TAC 002-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07-26
实施日期
2024-08-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馆陶县艾草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艾草的术语和定义、收割时间、采收方法、质量控制、储存管理、仓库管理等基本要 求。本文件适用于艾草的收割和储存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艾 又名艾草、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鲜叶可食,干叶制成艾绒。3.2 艾叶 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4 收割4.1 收割时间 艾草每年一般采收 2~3 次,当艾草平均高度长到 1m 左右即可适时收获,第一茬收割期为端午节前 后,第二茬在八月中下旬,最后一茬十月中下旬收获。4.2 收割方法 全棵利用采收方法:选择晴天及时收割,晒干、阴干或低温烘干含水量至 15%以下,打包存放。 鲜棵利用采收方法:用于提取精油等有效物质的鲜艾叶,采收时连叶带杆收割,运回加工场地切段 后提取。干叶利用采收方法:将割取的鲜艾在田间或运回加工场地,趁鲜脱叶,晒干或自然阴干。4.3 收割人员 采收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具备艾草鉴别与质量保障的相关基本知识及实践经验。4.4 收割要求 选择睛天露水干后收割,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少于 15 天。收割器具应保持洁净,避免污染。收割艾 草时,留茬 10cm 左右。采集过程中,去除杂草异物及枯叶、病虫叶。收割后,立即摊晾,严禁扎捆沤 黄。4.5 储存要求 艾草仓储管理要具备 SB/T 11095 所规定的条件,并根据艾草的特性选择艾草常温库进行储存。配 备培训合格的从事艾草仓储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仓储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仓储作业流程与操作规 范。5 质量控制5.1 鲜艾草 应为洁净的地上部分或叶片,无沤黄、烂叶等情况;叶面绿色,叶背白绒毛状。5.2 干艾草 须洁净、干燥,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6 入库管理6.1 外观检查 入库的艾草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同时包装外观应无潮湿、污染和破损;颜色无 异常;气味无异味;无霉变;无活虫。6.2 质量检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对艾草的水分、杂质、总灰分、农药残留、重金属、二氧化硫 残留等项目进行检测。6.3 综合判定及处理 外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
2019年03月
-
2023年08月
-
2024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馆陶县艾草协会
- 起草人:
- 王薇、杨春剑、郝玉娟、王恰恰、李鲁莎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308/T 208-2024 林蛙近自然越冬技术规程 2024-09-11
- DB2305/T 015-2024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设置及服务规范 2024-08-20
- DB2308/T 207-2024 寒地盆栽苹果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2024-09-11
- DB2302/T 079-2024 牛粪垫料生产管理技术规程 2024-08-17
- DB2302/T 078-2024 全株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范 2024-08-17
- DB2302/T 081-2024 青皮银中杨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17
- DB2308/T 206-2024 寒地黑加仑(黑穗醋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4-09-11
- DB2305/T 016-2024 餐饮节约行为规范 2024-08-20
- DB2302/T 080-2024 东北黑土区杨树人工林林下寒葱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17
- DB2302/T 082-2024 兴安圆柏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