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411.1-2021 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指标体系 第1部分:土地资源
DB37/T 4411.1-2021 DB37/T 4411.1-2021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Indicators System for Natural Resources Part 1: Land Resour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020
CCSL7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411.1—2021
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指标体系
第1部分:土地资源
2021-10-18发布2021-11-18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411.1—2021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指标分类...........................................................................2
6指标编码...........................................................................2
7指标维护...........................................................................2
8指标应用...........................................................................2
附录A(资料性)土地资源监管指标.....................................................4
附录B(资料性)指标维护说明........................................................28
I
DB37/T4411.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7/T4411《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指标体系》的第1部分。DB37/T441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
分:
——第1部分:土地资源。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浙江臻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建廷、李军、王蒙、王芳、李晋、冯永玉、李昕、王绪龙、生海迪、孙文胜。
II
DB37/T4411.1—2021
引言
为满足全省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工作的需要,构建全要素全方位的自然资源监管新模式,建立自然资
源综合监管指标体系是必要条件。自然资源按照资源类型分为土地、矿产、林草和海洋进行管理,因此
DB37/T4411拟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土地资源。目的在于确立土地资源监管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别、编码、管理和应用。
——第2部分:矿产资源。目的在于确立矿产资源监管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别、编码、管理和应用。
——第3部分:林草资源。目的在于确立林草资源监管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别、编码、管理和应用。
——第4部分:海洋资源。目的在于确立海洋资源监管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别、编码、管理和应用。
III
DB37/T4411.1—2021
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指标体系
第1部分:土地资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土地资源监管指标体系的指标类别、编码、管理和应用,并详细列出了现状、计划和
利用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土地资源业务的综合监管、分析和预警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231土地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规模指标scaleindex
由单个或多个要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指标。
3.2
结构指标structuralindex
根据决策分析的需要,以多项规模指标为基础进行运算后得到的指标。如占比、变化量等。
3.3
预警指标warningindex
对自然资源利用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监测,通过与正常值的比较而发出警示的监管指标。
3.4
关联指标associatedindex
通过规模指标计算出结构指标时,则此规模指标和结构指标互为关联指标。
3.5
监管主体supervisionsubject
具有自然资源业务审批权限的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及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职能部门。
4基本要求
监管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指标体系的划分应涵盖土地资源各方面管理工作。
b)指标体系由指标项组成,指标项为组成指标体系的最小单元,指标项应唯一。
c)指标项的设定应满足监管主体在土地资源监管、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1
DB37/T4411.1—2021
d)指标项的属性应包括编码、名称、定义、类型、计算公式、更新频率和单位,其中指标项类
型包括规模指标、结构指标、预警指标和关联指标。
e)指标的维护包括新增、更新和废置。
5指标分类
土地资源监管指标根据相关业务工作设定为现状、计划和利用3个类别。
6指标编码
指标编码是指标项的唯一标识,由类别码和顺序码组成,其结构见图1,土地资源监管指标项见附
录A。
图1指标编码结构
其中:
a)类别码由2位大写英文字母组成,为类别名称拼音首字母,其中现状类为XZ,计划类为JH,
利用类为LY;
b)顺序码由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空位以0补齐,例如耕地面积指标项的编码为XZ001。
7指标维护
对指标体系进行管理维护应按照以下要求:
a)对于新增指标,应明确其所属类别,按顺序依次编码,确定指标的类型、计算公式、更新频
率和单位;新增指标有关联指标时,应对关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b)对于废置指标,应明确废置原因及依据,只删除废置指标项的编码,其余指标项编码不变,
废置指标的编码不应再重复使用;废置指标有关联指标时,应对其关联指标进行更新或废置;
c)对于更新指标,应明确其新的属性内容;更新指标有关联指标时,应对其关联指标同步更新;
d)新增、废置和更新指标应提供指标项有关信息,详见附录B。
8指标应用
土地资源监管数据按照指标体系中指标项规定的更新频率、计算公式和单位等要求进行汇总计算,
形成监管指标库,应用但不限于以下业务场景:
a)统计山东省土地资源相关业务数据;
b)生成反映土地资源形势的分析报告;
c)土地资源监测预警提醒;
2
DB37/T4411.1—2021
d)辅助决策。
3
DB37/T4411.1—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土地资源监管指标
按照现状、计划和利用3个类别描述土地资源监管指标。
A.1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指标见表A.1。
表A.1土地利用现状指标说明表
指标项类指标项单
指标项编码指标项名称指标项解释指标项计算公式指标项更新频率
型位
XZ001耕地面积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农用土地面积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2水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3水浇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4旱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5园地面积—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6果园—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7茶园—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8橡胶园—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09其他园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0林地面积—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1乔木林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2竹林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3灌木林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4其他林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4
DB37/T4411.1—2021
表A.1土地利用现状指标说明表(续)
指标项类指标项单
指标项编码指标项名称指标项解释指标项计算公式指标项更新频率
型位
XZ015草地面积—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6天然牧草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7人工牧草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8其他草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19湿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0森林沼泽—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1灌丛沼泽—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2沼泽草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3其他沼泽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4沿海滩涂—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5内陆滩涂—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6红树林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7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8乡村道路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29种植设施建设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0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1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2居住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3城镇住宅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4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5农村宅基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6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5
DB37/T4411.1—2021
表A.1土地利用现状指标说明表(续)
指标项类指标项单
指标项编码指标项名称指标项解释指标项计算公式指标项更新频率
型位
XZ03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8机关团体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39科研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0文化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1教育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2体育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3医疗卫生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4社会福利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5商业服务业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6商业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7商务金融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8娱乐康体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49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0工矿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1工业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2采矿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3盐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4仓储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5物流仓储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6储备库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7交通运输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58铁路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6
DB37/T4411.1—2021
表A.1土地利用现状指标说明表(续)
指标项类指标项单
指标项编码指标项名称指标项解释指标项计算公式指标项更新频率
型位
XZ059公路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60机场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61港口码头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62管道运输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63城市轨道交通用地—规模无需计算公式年公顷
XZ064城镇道路用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450.5-2003 出口芦笋 第5部分:保鲜加工技术规程 2003-02-21
- DB32/T 450.3-2003 出口芦笋 第3部分:罐装加工技术规程 2003-02-21
- DB62/T 1002-2003 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早酥梨 2003-02-09
- DB33/ 371.1-2002 无公害板栗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 2002-09-09
- DB62/T 1000-2003 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洋葱 2003-02-09
- DB62/T 996-2003 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双孢菇 2003-02-09
- DB33/T 371.2-2002 无公害板栗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2002-09-09
- DB33/T 348-2002 草皮栽培技术规程 2002-03-08
- DB11/ 184-2003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2003-02-25
- DB32/T 450.4-2003 出口芦笋 第4部分:速冻加工技术规程 200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