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306-2022 电子政务外网 IPv6地址分配规范

DB41/T 2306-2022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306-2022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16
实施日期
2022-12-14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

CCSL67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306—2022

电子政务外网IPv6地址分配规范

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306—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IPv6地址管理和规划原则.............................................................1

5IPv6地址类别和使用范围.............................................................1

6IPv6地址使用示例...................................................................3

附录A(规范性)市级IPv6地址规划....................................................4

附录B(规范性)省级部门域规划.......................................................6

附录C(资料性)IPv6地址使用示例....................................................8

参考文献..............................................................................9

I

DB41/T230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政务大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方、管勇、王智辉、杜都、宋宗宇、左宁、樊晓鹤、宋潇潇、冯文静、赵亚

茹。

II

DB41/T2306—2022

电子政务外网IPv6地址分配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政务外网IPv6地址管理和规划原则、IPv6地址类别和使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公共区的建设、管理和运维,广域网、城域网、部

门局域网IPv6地址的分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骨干网

省、市、县三级政务外网主干网络,包括广域网、城域网。

3.2

部门局域网

使用部门建设并接入政务外网的本地办公网络。

3.3

公共区

政务外网上实现全省各级政务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公用网络区域,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4IPv6地址管理和规划原则

4.1管理原则

省级政务外网管理机构负责全省政务外网公共区IPv6地址总体规划和管理,包括省、市两级骨干网及

省级政务部门IPv6地址的分配和管理。

市级政务外网管理机构负责全市政务外网公共区IPv6地址分配和管理。

4.2规划原则

IPv6地址采用16进制方式表示。在特征位上保持一定的可读性,用于区分地址类型,对网络流量进行

分类管理。

5IPv6地址类别和使用范围

5.1地址结构定义

政务外网IPv6地址段结构为:240B:8TZZ:ZZZW:WWYY::/64。

1

DB41/T2306—2022

政务外网IPv6地址采用结构化编址方式,分为五个字段(见图1)。

a)第1~24位,类型域,240B:8T;

b)第25~44位,区划域,ZZ:ZZZ;

c)第45~56位,部门域,W:WW;

d)第57~64位,子网域,YY;

e)第65~128位,主机域,规划为接口标识。

1~24位25~44位45~56位57~64位65~128位

类型域区划域部门域子网域主机域

图1政务外网IPv6地址结构定义图

5.2类型域(T码)编码规划

类型域用于标识顶级路由规划和分类,规划如下:

a)240B:80政务外网网络平台;

b)240B:81基础数据业务;

c)240B:82视频会议业务;

d)240B:83视频监控业务;

e)240B:84~240B:87预留。

5.3区划域(Z码)编码规则

IPv6地址的区划域ZZ:ZZZ用于标识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由五位十六进制数字组成,即Z1、Z2、

Z3、Z4、Z5分别表示十六进制数,每个数的取值范围是0~F。

区划域的编码是根据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六位行政区划代码,按照区划域的编码规则形成IPv6地址的

区划域。行政区划代码按照省、市、县地域层级分为三段:AA、BB、CC,将其中代表省份的AA换成替代码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分配,河南省的区划码41替代为25),转换成六位二进制数,BB、CC分别转

换成七位二进制数,合计共二十位二进制数,再按四位一组转换成五个十六进制数(即Z1、Z2、Z3、Z4、Z5),

生成区划域。

根据区划域编码规则生成的市级IPv6地址规划按附录A的规定。

5.4部门域(W码)编码规划

部门域W:WW用于标识各级政务部门,其中:W1、W2、W3分别表示十六进制数,取值范围0~F。

部门域W1用于标识不同的政务部门,W1值的规划如下:

a)W1=1~5,为A类机构部门,用于标识政府部门,W1、W2由政务外网管理机构统一规划,W3由各部

门自主规划;

b)W1=6,为B类机构部门,用于标识党委、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等,W2、W3由政务外网管理

机构统一规划;

c)W1=7,C类机构部门,用于标识部队、央企、国企等;

d)W1=8,D类机构部门,用于标识地方特有的政务部门;

e)W1=9,预留;

f)W1=A~F,表示乡镇及以下行政区划或基层组织借用部门域,由各区县自行规划。

省委机构、省政府机构、省人大、省政协、高法、高检等部门域规划按附录B的规定。

5.5子网域(Y码)编码规划

2

DB41/T2306—2022

子网域YY由各级政务部门自行规划分配,原则上公共区YY为00,其中Y1、Y2分别表示十六进制数,取值

范围0~F。

6IPv6地址使用示例

IPv6地址使用示例见附录C。

3

DB41/T2306—2022

A

A

附录A

(规范性)

市级IPv6地址规划

表A.1规定了市级IPv6地址的规划。

表A.1市级IPv6地址规划

地区网络平台地址段基础业务地址段视频会议地址段视频监控地址段

240B:8064:0800::/44~240B:8164:0800::/44~240B:82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