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999-2018 中国森林认证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 操作指南

LY/T 2999-2018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China—Feeding management for wildlife—Guideline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999-201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29
实施日期
2019-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6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指南。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野生动物饲养场、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a)建立和实施饲养管理体系,保持并改进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b)相关利益方对其饲养管理体系的符合性确认;c)认证机构对其饲养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起草人:
钟立成、孙红瑜、杨阳、梁宇祥、王帅、翟学超、朱立夫、赵劼、张明明、杨娇、鞠丹、任梦非、尹冬冬、李晓秀、金光耀、施路一
出版信息:
页数:38页 | 字数:7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999-2018

中国森林认证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操作指南

ForestCertificationinChina—

Feedingmanagementforwildlife—Guidelines

2018-12-29发布2019-05-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2999—2018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指南3

4.1饲养管理体系文件3

4.2操作指南6

4.3内部审核23

4.4认证申请2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饲养管理体系内部文件2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饲养管理体系外来文件2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饲养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写要求32

II

LY/T299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立成、孙红瑜、杨阳、梁宇祥、王帅、翟学超、朱立夫、赵劼、张明明、杨娇、鞠丹、

任梦非、尹冬冬、李晓秀、金光耀、施路一。

I

LY/T2999—2018

中国森林认证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操作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野生动物饲养场、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

a)建立和实施饲养管理体系,保持并改进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b)相关利益方对其饲养管理体系的符合性确认;

c)认证机构对其饲养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279—2014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性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饲养管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野生动物wildlife

本标准所称野生动物特指下列动物:

a)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b)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c)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d)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列入的野生动物。

注:本标准简称“动物”。

3.2

野生动物生产经营组织wildlifeproductionandmanagementorganization,WPMO

从事野生动物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野生动物种源、野生动物产品和野生动物服务,或者用于科学研

究、科学普及、资源保护和文化交流的组织,包括野生动物饲养场、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

注:本标准简称“经营单位”。

3.3

饲养管理体系feedingmanagementsystem,FMS

制定和实施饲养管理方针和目标,通过指挥和控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要素的集合。

3.4

体系文件systemdocuments

饲养管理体系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总称。

1

LY/T2999—2018

3.5

内部文件internaldocuments

由经营单位编制的饲养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饲养管理方针和目标;

b)饲养管理手册;

c)程序文件;

d)规范性技术文件;

e)作业指导书;

f)记录和凭证。

3.6

外来文件exteriordocuments

非经营单位编制,但对经营单位的饲养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文件。包括:

a)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b)相关的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c)上级或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公文;

d)顾客提供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技术资料;

e)各类设施设备维护手册、使用说明等。

3.7

饲养管理方针feedingmanagementpolicy

经营单位总的饲养管理宗旨和方向。

3.8

饲养管理目标feedingmanagementobjective

经营单位在饲养管理方面所追求的目的。一般包括经营单位的总目标和各职能部门目标。可测量的

目标也称“指标”。

3.9

饲养管理手册

向经营单位内部或外部提供关于饲养管理体系符合性信息的文件。

3.10

程序文件proceduredocument

为完成某项饲养管理活动,以文件形式规定的方法或要求。

3.11

规范性文件normativedocument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3.12

作业指导书WorkingInstructions

为保证某一作业活动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规定作业活动如何实施和记录的详细描述。作业指导

书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可以是详细的书面描述、流程图、图表、模型、图样、图片、录像、

检查清单、操作手册、技术说明,或这些方式的组合。按内容可分为:

a)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规程;

b)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c)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2

LY/T2999—2018

3.13

记录record

为某项作业或管理活动的完成或获得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3.14

凭证confirmation

一种具有法律效率的书面证明,一般包括发票、合同、学历证明、培训证明、职业资格证明等。凭证

是记录的一种表现形式。

3.15

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4指南

4.1饲养管理体系文件

饲养管理方针

饲养管理方针应清楚阐明饲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总体意图和方向,以及改进饲养、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饲养管理方针应形成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编入饲养管理手册。管理者和员工应熟知

并理解饲养管理方针。

目标

经营单位内部的职能部门或岗位应建立和实施饲养管理目标和考核指标。目标和指标应形成

文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编入饲养管理手册。

目标和指标应与饲养管理方针保持一致,如果可行,目标和指标应量化。组织应对目标和指

标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评审,确保目标和指标的时效性和适宜性。

饲养管理手册

经营单位应组织专人编制饲养管理手册,饲养管理手册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最高管理者签署的饲养管理手册颁布令;

b)最高管理者签署的内部审核员任命书;

c)最高管理者签署的饲养管理方针;

d)经营单位简介;

e)组织机构框架图;

f)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和目标;

g)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目标;

h)饲养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参见附录A;

i)饲养管理体系规范性技术文件,参见附录A;

j)饲养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参见附录A;

k)安全生产事故、动物逃逸事故、重大动物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下列文件可作为饲养管理手册的附件,归档保存:

a)场(园)区平面布局图;

3

LY/T2999—2018

b)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及产品经营许可

证等;

c)饲养管理设施设备清单;

d)员工名册及档案,包括员工学历证明、职业资格证明、培训证明、健康档案等;

e)动物个体或批次档案;

f)LY/T2279-2014要求的各类记录和凭证;

g)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动物防疫部门的各类行政许可文件;

h)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及其他要求(包括适用的国际公约)文本,参见附录B。

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应包含的技术内容参见附录A。编写格式参见附录C。

规范性技术文件

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经营单位应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分别编制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参见附录A。

技术要求应等同或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参见附录B)。没有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应编制企业

内部的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其他规范性技术文件

有下列饲养管理活动的经营单位,应编制相应的规范性技术文件:

a)采用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人工繁育技术或选种选育技术繁育野生动物,应编制动物繁育技术

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参见附录A;

b)生产、加工野生动物产品的经营单位,应编制动物产品获取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主要技术

内容参见附录A;

c)对诊疗技术成熟的动物疫病,应编制动物诊疗技术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参见附录A。

作业指导书

经营单位应对下列饲养管理活动编制书面作业指导书:

a)笼(圈)舍作业;

b)设施、设备消毒作业;

c)饲料存储、加工与调制作业。

饲养动物的特殊生物学时期,需要采取特别看护措施,应编制特别看护作业指导书。

对职业健康安全、动物安全、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的作业活动,或者经过验证,没有作业指

导书就不能保证作业活动质量和安全时,应编制书面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应描述作业过程的关键活动,与作业过程的顺序相一致,并准确反映作业的过程

和控制要求。

作业指导书可包括在程序文件或规范性文件中,也可被程序文件或规范文件引用。

书面作业指导书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a)编制目的;

b)编制依据;

c)适用范围;

4

LY/T2999—2018

d)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e)作业方案;

f)技术要求及措施;

g)人员组织要求;

h)质量保证措施;

i)安全保证措施;

j)环境保护措施。

任何书面作业指导书都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a)在哪里使用该作业指导书(Where);

b)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Who);

c)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What);

d)此项作业的目的是什么(Why);

e)何时开始此项作业(When);

f)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How)。

外来文件

经营单位应备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及其他要求文本(参见附录B),编辑成册,作为饲

养管理手册的附件。

记录

经营单位应为饲养管理活动中需要记录的事项设计记录表格。记录表格的设计、填写和保存应符合

下列要求:

a)预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空格;

b)填写及时,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有相关责任人签注姓名和日期;

c)更改时,有更改人签注姓名和日期,且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说明更改的理由;

d)需要重新誊写时,原有记录不得销毁,应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

文件和记录编码

饲养管理体系的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均应有一个唯一的能够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

编码规则在组织内部应保持一致,以便于识别、控制及追踪。

文件的编码可参照下列规则:

a)系统性:统一分类和编码,一般是按照文件类型来建立编码系统;

b)准确性:文件与编码保持对应,一文一码,文件撤销时,编码也随之作废,不再次使用;

c)可追踪性:制定编码系统时,应考虑到可随时查询文件的演变历史;

d)识别性:制定编码系统时,应考虑到其编码能便于识别文件的文本和类别;

e)稳定性:文件编码系统一但确定,不可轻易变动;

f)发展性:制定编码系统时,应考虑企业将来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进。

4.2操作指南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LY/T2279-2014第4.1条)的操作指南见表1。

5

LY/T2999—2018

表1总体要求操作指南

LY/T2279-2014条款操作指南

4.1.1基本条件

4.1.1.1饲养繁育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应来源合法,并a)提供国家或地方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依法取得合法经营权,依法取得国家或相关行业的行政许文件;准备野生动物饲养繁育记录、引进调出记录(引

可进动物应准备供方资质复印件),野生动物种类、数

量或批次与记录相符。

b)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

可证原件。

c)适用时应提供以下行政许可文件原件:国家一级保护

陆生野生动物特许猎捕证、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

生动物或其产品许可文件、进出口国际公约限制进出

口的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许可文件、引进陆生野生

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许可文件,国家或地方野生

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行政许可文件

4.1.1.2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三备有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利益方证明,经营

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单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备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4.1.1.3曾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经营单位已依法采取措施适用时准备违法违规记录和已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及时纠正,并记录在案

4.1.1.4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了独立的饲养管备有《饲养管理手册》,其中应有组织机构图以及各机构职

理部门和内部审核(质量管理)部门责、权限和目标,员工应对其有所了解,并有独立办公室

4.1.1.5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教育经历、培训经历、1.备有员工学历证明、培训证明、岗位资格证明。

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动物饲2.提供员工名册

养人员,建立员工名册

4.1.1.6与员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提供与员工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其中应规定员工的权

益、岗位责任和义务

4.1.1.7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直接与动物或动物产品1.提供员工健康档案,员工应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接触的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无人畜共患传染病2.提供员工体检报告

4.1.1.8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卫生清洁用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和卫生清洁用品发放记录

4.1.1.9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1.提供员工名册。

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2.备有职工工资支付凭证、五险一金缴纳凭证、各种税费

房公积金,及时足额缴纳各种税费,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工缴纳凭证

4.1.1.10提供满足饲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所需的基备有财务决算报表和银行对账单。账面资金能满足野生动

础设施、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物饲养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需3~5个

月的资金支持

6

LY/T2999—2018

表1(续)

LY/T2279-2014条款操作指南

4.1.2覆盖范围

4.1.2.1饲养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应包括:备有饲养管理手册,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应包

a)动物福利;括饲养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b)环境保护;

c)职业健康安全

4.1.2.2任何影响饲养管理体系以及产品或服务符合本备有采购合同,外包方资质复印件及检测报告

标准要求的外包过程,经营单位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

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饲养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4.1.3文件要求与控制

4.1.3.1饲养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提供饲养管理方针和目标,准备饲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a)饲养管理方针和目标;规范性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和凭证、国家或地方

b)饲养管理手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文本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d)饲养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e)国家或地方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文本

4.1.3.2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文件的提出、形备有文件管理程序,内容应包括:文件的提出、形成、批

成、批准、分发、评审、更改、标识、作废以及文件管理准、分发、评审、更改、标识、作废以及文件管理所需的

所需的控制要求。文件应统一编号

4.1.3.3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备有记录管理程序文件,内容应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

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记录应保持清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要求。记录应保持清晰、

晰、易于识别和检索易于识别和追溯

管理责任

管理责任(LY/T2279-2014第4.2条)的操作指南见表2。

表2管理责任操作指南

LY/T2279-2014条款操作指南

4.2.1方针与目标

4.2.1.1制定与经营单位宗旨相适应,且包括遵守法律法a)备有饲养管理手册,应有最高管理者签署饲养管理方

规和持续改进饲养管理体系有效性承诺的饲养管理方针,针。

并在单位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b)饲养管理方针应包含经营单位宗旨、遵守法律法规和持

续改进饲养管理体系有效性承诺。

c)准备员工名册,员工应知道并理解饲养管理方针

7

LY/T2999—2018

表2(续)

LY/T2279-2014条款操作指南

4.2.1.2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饲养管理目标,形成文a)提供饲养管理手册,手册中应规定经营单位的总目标和

件并及时更新。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饲养管理方针保持年度目标,目标应量化成指标,并分解到各个部门作为

一致。目标应实施动态管理和定期评审年度考核指标。

b)备有年度总结会议记录,应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2.2动物福利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4.2.2.1识别饲养管理活动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备有动物管理程序文件,应包括动物福利因素的识别、评价

的动物福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对动物福利具有或的频次和重大动物福利因素的控制措施

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形成文件并及时

更新

4.2.2.2动物福利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应记录并保存备有动物福利因素识别和评价过程及结果的记录

4.2.3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4.2.3.1识别饲养管理活动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备有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应包括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和饲养

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的卫生清洁,病死动物或其附属物生物安全处理,养殖

重大影响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污染物、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其他污染物处理

等活动规定的作业要求和管理要求;同时应包括评价的频

次和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4.2.3.2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应记录并保存备有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过程及结果的记录并归档保存

4.2.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4.2.4.1辨识和评价饲养管理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备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应包括辨识和评价饲养

源和风险,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形成文件并管理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确定风险等级,评

及时更新价频次,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4.2.4.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应记录并保存备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及结果的记录并归档保存

4.2.5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评价

4.2.5.1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用于识别现行适用的法律a)备有外来文件管理程序,应对现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

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定期进行内部沟通,定期评价对适准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将相关适用条款摘录,作为程

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序文件的附录。

b)备有定期向员工传达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会议

记录并归档保存

4.2.5.2获得饲养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现行适用的法律备有饲养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现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

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包括适用的国际公约)文本并及时及其他要求(包括适用的国际公约)文本

更新,参见附录A

4.2.5.3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内部沟通、备有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内部沟通、合规性

合规性评价结果应记录并保存评价记录并归档保存

8

LY/T2999—2018

表2(续)

LY/T2279-2014条款操作指南

4.2.6资源管理

4.2.6.1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用于规定:a)备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文件应规定部门负责人、

a)部门负责人、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以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以及培训措施和

及培训措施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

b)设施、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护和保管,以及b)备有设施设备管理程序文件,文件应规定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购置、安装、使用、维护和保管,以及设施设备出

c)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采购、存储和使用控制;现故障时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d)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控制c)备有饲养投入品管理程序文件,应包括饲料、添加剂

和兽药的采购、存储和使用控制。

d)备有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包括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控

4.2.6.2下列记录或凭证应保存:提供如下记录或凭证:

a)人员聘用或任职资格证明,能力培训证明;a)人员聘用或任职资格证明,能力培训证明;

b)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采购、存储和使用记录,采购发b)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采购、存储和使用记录,采购

票或合同,产品标签或说明书;发票或合同,产品标签或说明书;

c)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管记录;c)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管记录;

d)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检查记录d)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检查记录

4.2.7动物种群管理

4.2.7.1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用于规定:编制动物管理程序文件,内容应包括引进、调出动物的管理

a)野生动物管理标识和野生动物饲养标记的控制;和技术措施,动物档案管理措施,动物标识、标记施加方法、

b)提高动物种群质量,保持种群健康和稳定增长的管理编码规则和管理措施,提高动物种群质量,保持种群稳定增

和技术措施;长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以及防止动物逃逸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c)防止动物逃逸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4.2.7.2野生动物管理标识应一个体一标识,加施方法和适用时,提供动物个体档案中管理标识的记录、加施方法及

部位应符合相关规定施加部位。

4.2.7.3野生动物饲养标记应一个体一标记或一批次一1.适用时,提供动物个体档案或批次档案,个体或批次标记

标记。个体或批次标记编码应具有唯一性。个体标记应加施编码应具有唯一性。

在动物个体的明显部位,且易于识别和不易磨损、破损、脱2.适用时,提供个体标记记录,其中应明确记载加施部位

落,字迹不易褪色

4.2.8卫生防疫管理

4.2.8.1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用于规定:编制动物防疫管理程序文件,内容应包括:设施设备、工作

a)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的卫生控制;环境和饲养环境卫生消毒作业要求,动物免疫接种作业要

b)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和饲养环境的消毒控制;求,动物疫情监测、报告与控制措施,引进动物的健康观察

c)动物免疫接种控制;和疫病控制措施,病害动物或其附属物控制,养殖污染物、

d)动物疫情监测、报告与控制;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控制

e)引进动物的疫病控制;

f)病害动物或其附属物控制;

g)养殖污染物、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控制

9

LY/T2999—2018

表2(续)

LY/T2279-2014条款操作指南

4.2.8.2下列记录或凭证应保存:备有卫生清洁记录;消毒记录;消毒剂产品标签或使用说

a)卫生清洁记录;明书等;动物免疫接种记录,疫苗产品标签或使用说明书

b)消毒记录,消毒剂产品标签、使用说明书等;等;疫情监测、报告与控制记录;引进动物的疫情调查、

c)动物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和接种过程,疫苗产品标签、健康观察和隔离记录;病害动物或其附属物的生物安全处

使用说明书等;理记录;养殖污染物、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理记录,达

d)疫情监测、报告与控制记录;标排放监测报告

e)引进动物的疫情调查、健康检查和隔离记录;

f)病害动物或其附属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记录;

g)养殖污染物、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理记录,达标排

放监测报告

4.2.9动物档案管理

4.2.9.1引进或饲养繁育的野生动物应建立个体档案或提供动物个体档案或批次档案。适用时,动物档案应记录三

批次档案,应一个体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