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9-2015 栝楼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409-2015 DB34/T 409-2015 Gour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09-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12-30
实施日期
2016-01-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栝楼栽培的产地环境、大田准备、大田移栽、搭设蔓架、田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整枝打顶、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栝楼的人工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池州九华野葫芦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池州市农业委员会、池州市质量技术协会、池州新野生态农业合作社。
起草人:
王双喜、王金龙、李东红、林邦宜、李志成、伍先旺、姚卫平、方文武、邢艳、王呈祥。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X2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09—2015

代替DB34/T307-2003、DB34/T369-2003、DB34/T409-2004

栝楼栽培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2-30发布2016-01-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40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370—2003《栝楼中耕除草技术规范》、DB34/T369—2003《栝楼肥水管理技

术规范》、DB34/T409—2004《栝楼病虫害虫防治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被代替标准相比,主要内容以下变化:

——增加了“产地环境”一章,并修改了相关要求(见3);

——增加了“肥料、农药的使用原则和要求”一章(见4);

——修改了“大田准备”的技术要求(见5,DB34/T263-2002的4.2)

——修改了“大田移栽”中的种苗选择、定植方法及移栽密度等技术要求(见6,DB34/T263-2002

的4.2);

——修改了“蔓架设置”方法(见7.2,DB34/T264-2002的3.2);

——删除了“稳瓜措施”(见DB34/T264-2002的7.2);

——增加了“引蔓疏枝”技术条款(见10.2);

——将被代替的3项标准整合成1项标准,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并重新拟定了标准名称。

本标准由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池州九华野葫芦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池州市农业委员会、池州市质量技术协

会、池州新野生态农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双喜、王金龙、李东红、林邦宜、李志成、伍先旺、姚卫平、方文武、邢艳、

王呈祥。

本标准历次版本情况:

——DB34/T370—2003、DB34/T369-2002、DB34/T409—2004。

I

DB34/T409—2015

栝楼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栝楼栽培的产地环境、大田准备、大田移栽、搭设蔓架、田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

整枝打顶、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栝楼的人工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