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675-1989 银耳卫生标准

GB 11675-1989 Hygienic standard of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5009.189-2023 | 页数: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1675-198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89-09-05
实施日期
1990-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河南省南阳地区卫生防疫站
起草人:
任中善、马军、赵国庆、张丁、韦喜亭
出版信息:
页数:5页 | 字数: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银耳卫生标准GB11675—1989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市售银耳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合成料栽培银耳、人工段木栽培银耳和野生银耳。银耳制品和鲜银耳亦可参照此标准。

2引用标准

GB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3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见表1。

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2。

5检验方法

5.1米酵酸菌〔bongkrekicacid(BA),即酵米面黄杆菌毒素A(flavotoxin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anascocovenenans)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系统命名为:3-羧甲基-17-甲氧基-6,18,21-三甲基-廿二碳-2,4,8,12,14,18,20-七烯二酸。结构式为:

5.1.1薄层色谱测定法

5.1.1.1原理

样品中的米酵菌酸经提取、净化及浓缩后,根据其在短波紫外光GF254硅胶薄层色谱上显示黑色点的最低检出量测定含量。

5.1.1.2仪器

a.层析槽(内径长×宽×高,cm:25×6×4);

b.GF254硅胶薄层(50mm×200mm×0.3mm),自制,经110~115活化2~3h,置干燥器中可保存一周;

c.紫外线灯(波长254nm);

d.紫外分光光度计。

5.1.1.3试剂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溶液为水溶液。

a.硅胶GF254层析用;

b.薄层色谱展开剂:石油醚-无水乙醚-冰乙酸〔60+40+1.5(V+V)〕;

c.米酵菌酸标准溶液:称取米酵菌酸标准品,用甲醇配制成每毫升含有米酵菌酸20μg作测定用。置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d.甲醇;

e.冰乙酸;

f.石油醚,沸程30~60;

g.无水乙醚;

h.三氯甲烷;

i.85g/100mL磷酸;

j.4%(V/V)碳酸氢钠水溶液;

k.6mol/L盐酸。

5.1.1.4操作方法

5.1.1.4.1米酵菌酸的提取

干银耳样品经粉碎过40目筛后,称取2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20mL,于室温中避光浸泡1h,然后再加入三氯甲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