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265-2016 教育机器人安全要求

GB/T 33265-2016 Education robot safety requirement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3265-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12-13
实施日期
2017-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教育机器人的基本安全要求、保护措施以及使用信息的要求和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教育机器人。如果一个机器人由未成年人来组装,本标准适用于可接触的每个零件和组装的机器人;如果一个机器人由成人(年满18周岁)组装或者在出厂时已经组装好,本标准适用于组装的机器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起草人:
罗阳、陆鑫、刘晶、杨书评、倪雷、张萍、魏洪兴、乔潇楠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5.040.30k__、

J28

口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3265—2016

教育机器人安全要求

Educationrobotsafetyrequirements

2016-12-13发布2017-07-01实施

GB/T33265—2016

目次

刖B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2

4.1总则2

4.2电源安全2

4.3运动限制3

4.4机械强度3

4.5电气部件和气动部件、液压部件3

4.6控制软件规范3

4.7电气绝缘及静电防护4

4.8抗干扰性4

4.9外露部件保护4

4.10过热、耐热及耐火保护5

4.11误操作和意外情况保护6

5使用资料6

5.1标记6

5.2图形符号7

5.3使用说明7

5.4保留包装8

5.5操作规范8

5.6安全防护9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危险列表10

参考文献11

GB/T33265—2016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博创尚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械T业自动化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

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阳、陆鑫、刘晶、杨书评、倪雷、张萍、魏洪兴、乔潇楠。

T

GB/T33265—2016

教育机器人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教育机器人的基本安全要求、保护措施以及使用信息的要求和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教育机器人。如果一个机器人由未成年人来组装,本标准适用于可接触的每个零件

和组装的机器人;如果一个机器人由成人(年满18周岁)组装或者在出厂时已经组装好,本标准适用于

组装的机器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2423.5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h:锤击试验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总则

GB6675.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GB7247.1激光产品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

GB/T16273设备用图形符号(所有部分)

GB17465家用及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所有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器人robot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编程的轴,以及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的任务

的执行机构。

[GB/T12643—2013,定义2.6]

3.2

教育机器人educationalrobot

为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服务机器人,具有与物理坏境或使用者交互的能力,具有

一定程度的教学环境适应性、技术开放性、功能可扩展性的特点。

3.3

移动型教育机器人mobileeducationalrobot

基于自身控制、可移动的教育机器人。

3.4

关节型教育机器人articulatededucationalrobot

由多个移动或旋转关节所组成的教育机器人。

1

GB/T33265—2016

3.5

混合型教育机器人hybrideducationalrobot

同时符合移动型教育机器人与关节型教育机器人定义的机器人。

4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

4.1总则

当机器人以可预见方式使用时,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应减少对人和周围环境的危害。

当机器人以不可预见方式使用时(例如,未经训练和不了解该机器人的人员对机器人进行操作时),

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应避免不可预见的使用;如果被使用,则应减少对人和周围环境的危害。

混合型教育机器人相关安全要求应满足移动型教育机器人和关节型教育机器人的相关要求。

以卜条款的相关危险描述及示例见附录A。

4.2电源安全

4.2.1执行器安全

教育机器人的主要执行器功率超过10W,或输出扭矩超过0.2•m的,应具备紧急停机按钮或

具有紧急停机功能的操作手柄。

4.2.2电池安全功率

采用电池组供电的机器人,其功率输出不应该超过2倍电池容量,即最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电池

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0.5h;并且其电池组需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在电流超过额定电流2倍时应切断电

源输出。

4.2.3电源适配器安全功率

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的机器人,功率输入不应该超过其额定功率输入的120%,且需具备短路保护

功能,在电流超过额定电流200%或更高时应切断电源输出。

4.2.4电路安全

当功率输入稳定、机器人达到正常运行温度时,需通过测量检查其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所有电路同时运转正常;

——机器人的电压为额定电压;

——机器人整体运转正常。

注:本条中额定电压指电源适配器的额定电压或电池(电池组)的额定电压。

4.2.5使用安全

除非有特殊明确许可,机器人、电池组、电源适配器不得用于水中,并需在其表面明显位置标注。

对于供7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机器人电池组,必须借助工具才能拆卸和安装。除非电池箱或专用

电池组的盖子无法被7周岁以下儿童打开。

对于12岁年龄以下用户,要求在教师或者家长陪同指导下使用,并在产品说明书上标注明显警示。

且12岁以下儿童用户所使用机器人的电压不得超过24V。

4.2.6短路安全

为防止短路,应在电路中合理位置放置热熔断路器(保险丝),可采用自恢复式断路器。如果采用自

2

GB/T33265—2016

恢复式断路器,则机器人需具备短路警告蜂鸣器或短路警告指示灯以防止重复多次短路。

4.2.7充电电池安全

当机器人放在任何位置时,充电电池中的化学物质不能泄漏到机器人外。即使电池失效、破裂,电

解液也不能被使用者直接接触到。电池(电池组)充电器需要有自动检测充电状态功能,在电池(电池

组)充满电时自动停止充电。

4.2.8插头、插座安全

机器人的插头和插座不得与GB1002列出的插头插座互换,也不得与GB17465列出的连接器和

器具入口相互换。设计供12周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机器人不得使用没有连接器的电线(裸露线头的电

线)。

4.3运动限制

各种教育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不同,所需的T作空间也不同。为防范机器人各关节或机

体的运动对附近的人员或财物造成损伤,制造商必须采用各种限制机器人运动范围的方式,如机械方

式、电气控制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