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152-2021 供配电及信息系统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系统要求
DB4403/T 152-2021 Power suppl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sol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technology system requir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陆军工程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信息管道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 起草人:
- 张庭炎、林雨人、胡小峰、段绍辉、吴序一、赖世能、林涛、刘超洋、陈晓宁、马龙彪、尹劼、陈维崧、郭方、戴文涛、范佐堂、陶志强、曾晶、朱向东、袁晓兵、尚东方、杜兵、李炎斌、王林、朱珠、肖宾杰、宋海波、余定洋、汤凯为、全宇辰、张莎、冯卫华、吴永乐、王卫民、方雁晗、刘鑫、杨广胜、徐涛、甘倩、徐春明、晏文秀、傅东生、张峻、董国文、王宇、夏玫、谭胜淋、曹生杨、戴宏学、段珂、何佳鸿。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40
CCSK30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152—2021
供配电及信息系统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
系统要求
Requirementsforisolatedlightningprotectionandgroundingtechnology
systemsfor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andinformationsystems
2021-03-23发布2021-04-09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152—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3
5隔离式防雷接地系统架构............................................................3
5.1隔离式防雷保护原理............................................................3
5.2雷电防护区界面................................................................3
5.3接地分流比....................................................................4
5.4系统组成......................................................................5
5.5变压器的防护..................................................................6
6技术要求..........................................................................7
6.1总体要求......................................................................7
6.2产品组成......................................................................7
6.3环境条件......................................................................7
6.4外观..........................................................................8
6.5保护模式......................................................................8
6.6接线端子连接导线的能力........................................................8
6.7电压保护水平..................................................................9
6.8告警功能.....................................................................10
6.9分离装置.....................................................................10
6.10数据监测....................................................................10
6.11电压降......................................................................10
6.12插入衰耗....................................................................11
6.13雷电抑制比要求..............................................................11
6.14反击分流比要求..............................................................11
6.15动作被保护系统试验..........................................................11
6.16被保护系统侧电涌耐受能力....................................................11
6.17隔离单元性能要求............................................................11
6.18过载能力.....................................................................11
6.19限制短路电流................................................................11
6.20隔离单元导线截面积要求......................................................11
6.2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12
6.22接地要求....................................................................13
6.23外壳防护等级................................................................13
6.24着火危险性..................................................................13
6.25暂时过电压失效安全性........................................................13
6.26遥信端子和热稳定性..........................................................13
6.27环境适应性..................................................................13
附录A(规范性)隔离式装置测试方法.................................................15
参考文献............................................................................19
I
DB4403/T15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深圳市气象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远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陆军工程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
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
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信息管道有限公司、深圳
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南
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
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深圳
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
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福田管理局、深圳市防雷协会、
深圳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协会、深圳市5G产业协会、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
限公司、深圳中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鹏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新禾盛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庭炎、林雨人、胡小峰、段绍辉、吴序一、赖世能、林涛、刘超洋、陈晓宁、马龙彪、
尹劼、陈维崧、郭方、戴文涛、范佐堂、陶志强、曾晶、朱向东、袁晓兵、尚东方、杜兵、李炎斌、王林、朱珠、
肖宾杰、宋海波、余定洋、汤凯为、全宇辰、张莎、冯卫华、吴永乐、王卫民、方雁晗、刘鑫、杨广胜、徐涛、
甘倩、徐春明、晏文秀、傅东生、张峻、董国文、王宇、夏玫、谭胜淋、曹生杨、戴宏学、段珂、何佳鸿。
II
DB4403/T152—2021
供配电及信息系统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系统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供配电及信息系统隔离式防雷系统的隔离式防雷接地系统架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供配电及信息系统隔离式防雷系统及装置的研发、设计、测试检验和验收。
其它类似雷电防护系统及装置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10963.1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器
GB14048.1—20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8802.1—2011低压电涌保护器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20626.1—2017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4—2015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隔离式防雷系统isolated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在电源、信号端口串接雷电隔离装置确保进入被保护系统的雷电能量最小化,同时被保护系统的接地
根据功能分组后接入联合接地网,阻断雷电通过接地系统进入被保护系统。
注:该系统由“雷电通道隔离技术”和“隔离分组接地技术”组成。
3.2
雷电通道隔离技术lightningchannelisolationtechnology
在供电和信息输入端口与被保护系统间设置隔离单元,抑制和阻断雷电进入被保护系统,在供电和信
息输入端口与大地间设置泄放单元,为雷电提供进入大地的通道。
3.3
隔离分组接地技术isolatedgroupgroundingtechnology
被保护系统的接地馈线根据功能分组后接入联合接地网,将雷电隔离在被保护系统之外。
3.4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种非线性的元件。
1
DB4403/T152—2021
[来源:GB/T18802.1—2011,定义3.1]
3.5
泄放单元dischargeunit
一种并联在线路与大地中,提供雷电(电涌)发生时,雷电(电涌)能量与大地构成泄放暂态回路通
道的装置。
3.6
隔离单元isolationunit
串联在线路回路中,对供电和信息线路与被保护系统间传播的雷电(电涌)脉冲能量形成一个高阻抗,
从而抑制雷电(电涌)能量入侵被保护系统的一种装置。
3.7
电源隔离单元isolationunitforpower
串联在电源线路回路中的隔离单元。
3.8
接地隔离单元isolationunitforearthing
串联在被保护系统和大地间的隔离单元。
3.9
信号隔离单元isolationunitforsignal
串联在被保护系统信号支路间的隔离单元。
3.10
隔离式电源保护装置isolatedpowersupplyprotectiondevice
一种由电源隔离单元与两级(或多级)泄放单元组成的组合式雷电保护装置,利用电源隔离单元与在
其前后安装的泄放单元实现协同工作,确保进入被保护系统的雷电能量最小化的装置。
3.11
防雷配电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powerdistributiondevice
包含有防雷保护装置的供电分配和控制电力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装置。
3.12
隔离式分组接地装置isolatedgroupearthingdevice
一种由接地隔离单元与多种功能接地汇流排组成的组合式分组接地装置。
3.13
最大冲击残流maximumimpactresidualflow
雷电最大冲击电流Imax通过防护装置后,进入被保护系统端的电流峰值。
3.14
最大冲击残压maximumimpactresidualpressure
雷电最大冲击电流Imax通过防护装置时,(被保护系统端)的电压峰值。
3.15
反击分流比counter-splitratio
通过接地隔离单元进入设备地线中的雷电过电流与通过进入接地系统的总雷电流的百分比。
3.16
雷电抑制比lightningsuppressionratio
通过电源隔离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得的雷电流差值与总雷电流的百分比。
2
DB4403/T152—2021
3.17
冲击残压水平dischargeresidualvoltage
表征泄放单元输出端电压的性能参数,冲击残压水平在防护装置In下进行测试,测得的防护装置最
大残压值。
3.18
在线监测系统onlinemonitoringsystem
通过软硬件实现对防护系统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管理功能的智能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U:dischargeunit(泄放单元)
IGG:isolatedgroupgroundingtechnology(隔离分组接地技术)
IGED:isolatedgroupearthingdevice(隔离式分组接地装置)
IPPD:isolatedpowersupplyprotectiondevice(隔离式电源保护装置)
IU:isolationunit(隔离单元)
IUE:isolationunitforearthing(接地隔离单元)
IUP:isolationunitforpower(电源隔离单元)
IUS:isolationunitforsignal(信号隔离单元)
LCI:lightningchannelisolationtechnology(雷电通道隔离技术)
SPD:surgeprotectivedevice(电涌保护器)
5隔离式防雷接地系统架构
5.1隔离式防雷保护原理
5.1.1供配电及信息系统用隔离式防雷系统从系统整体的“疏、堵”结合,从“疏”得彻底且“堵”得
严密、不留死角的要求出发,通过电源、信号线路上串接隔离单元与雷电对地泄单元的结合,将从电源和
信号线路上入侵被保护系统的雷电脉冲大幅度削弱,同时通过被保护系统的保护和工作接地线串接的隔离
单元,将入地雷电流对设备反击电压大幅度削弱,形成一种对供配电及信息系统设备保护效果更好、性价
比更高防雷保护方案。
5.1.2隔离式防雷系统主要包含供电、信号线路防护和地电位反击防护两种保护方式。保护方式应符合
下列要求:
a)供电、信号线路防护。用隔离单元抑制从供电、信号线路入侵的雷电能量,并通过泄放单元泄放
入地,保护设备;
b)地电位反击防护。用隔离单元抑制由地网反击的雷电能量,保护设备。
5.2雷电防护区界面
5.2.1根据GB/T21714.4—2015,不同雷电防护区的划分代表了不同的雷电磁脉冲强度,一个完整的雷
电防护系统需要通过多级防护措施及界面实现对外部供电线路入侵雷电磁脉冲的大幅度抑制和阻隔。系统
的雷电防护区界面的划分见图1。
3
DB4403/T152—2021
图1用多级防雷接地措施实现的雷电防护区分界面
5.2.2供配电及信息系统用隔离式防雷接地系统采用了抑制与泄放相结合的技术原理,采取一级防护措
施即可实现对外部供电线路入侵雷电磁脉冲的大幅度抑制和阻隔,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9792.1-1999 分离式稻谷碾米机 技术条件 1999-08-06
- JB/T 9792.3-1999 分离式碾米机 试验方法 1999-08-06
- JB/T 9794.1-1999 农用液压榨油机 技术条件 1999-08-06
- JB/T 9783-1999 播种机 外槽轮排种器 1999-08-06
- JB/T 9782-1999 植保机械 通用试验方法 1999-08-06
- JB/T 9793.2-1999 农用螺旋榨油机 试验方法 1999-08-06
- JB/T 9793.1-1999 农用螺旋榨油机 技术条件 1999-08-06
- JB/T 9781-1999 机动喷雾机 喷射部件 1999-08-06
- JB/T 7876.3-1999 手动泵 试验方法 1999-08-06
- JB/T 9792.2-1999 分离式杂粮碾米机 技术条件 199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