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04-2019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
DB11/T 1704-2019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xercise load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lass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7.220
Y5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704—2019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
监测与评价
Monitoringandevaluationof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classsports
loadofprimaryandmiddleschoolstudents
2019-12-25发布2020-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704—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监测................................................................................1
4评价................................................................................2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训练冲量........................................................4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计算示例........................................................5
I
DB11/T170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北
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迈动健康体医融合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峻、宋玉珍、张志华、王艳春、段佳丽、安江红、张松、杨琳、田中、张一
民。
II
DB11/T1704—2019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以下简称为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监测、计算与评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评价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运动负荷sportsload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中小学生身体施加的运动刺激。
2.2
体育课有效运动负荷effectivephysicalloadofphysicaleducationclass
整堂体育课中心率为120次/分钟~200次/分钟时段的运动负荷,以训练冲量反映其运动负荷大小。
2.3
安静心率restheartrate
安静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2.4
最大心率maximalheartrate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心率也增加,在达到最大负荷强度时的心率为最大心率,
以学生的理论最大心率表示。
3监测
3.1抽样方式
应以班级为单位,选取班级全部学生为监测对象,见习生除外。
3.2监测设备
3.2.1应使用能够实时上传数据的心率监测设备。
3.2.2应把学生相应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录入监测设备,确保实时监测设备联络通
畅。
1
DB11/T1704—2019
3.3监测方法
3.3.1安静心率
应连续记录学生安静、坐姿状态时5分钟的心率,取最后1分钟的心跳次数为安静心率。
3.3.2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按照式(1)计算:
HRmax=208-0.7×age........................................(1)
式中:
HRmax——中小学生运动能够达到的理论最大心率数值,单位为次/分钟;
Age——中小学生的年龄,单位为年;
208——计算产生的常数;
0.7——计算产生的系数。
3.3.3有效运动负荷平均心率
应以心率监测设备实时连续记录整堂体育课的心率,计算心率在120次/分钟~200次/分钟范围内的
总心跳次数和累积时间(时间单位为分钟),以总心跳次数除以累积时间,为有效运动负荷平均心率。
3.3.4体育课有效运动负荷
应计算个体有效运动负荷和班级平均有效运动负荷,计算公式和计算举例见附录A、B。
3.3.5体育课运动负荷结构
应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体育课开始时至体育课结束后及课后10分钟的心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
4评价
4.1体育课有效运动负荷评价
4.1.1体育课有效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SH/T 6072-2023 在用润滑油中颗粒污染物过滤法 2023-02-06
- QB/T 1717-2023 自行车 鞍座 2023-12-20
- QB/T 1218-2023 自行车表面涂层技术条件 2023-12-20
- NB/SH/T 6077-2023 在用润滑油中乙二醇基冷却液测定法 2023-02-06
- QB/T 1217-2023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2023-12-20
- QB/T 1880-2023 自行车 车架 2023-12-20
- QB/T 2180-2023 自行车 鞍管 2023-12-20
- QB/T 1881-2023 自行车 前叉 2023-12-20
- QB/T 1888-2023 自行车 辐条和条母 2023-12-20
- QB/T 5913-2023 自行车 制动与变速操纵线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