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054-2008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GB/T 8054-2008 Single sampling procedures and tables for inspection having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by variabl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06月
-
2008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北京工业大学
- 起草人:
- 于振凡、邓穗兴、丁文兴、党华、陈立坚、黄艳、吴建国、陈华英、于善奇
- 出版信息:
- 页数:42页 | 字数:8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120.30
A41GB
=H工
中华人民
和国国家标准
GB/T8054-2008
代替GB/T8053-2001
GB/T8054-1995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Single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having
desiredoperatingcharacteristicsbyvariables
2009-01-01实施
2008-07-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8054-2008
,
目次
前言………….......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符号……………·
3.1术语与定义…………
3.2符号…
4以均值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4
4.1抽样检验的程序…………..………4
4.2抽样检验的实施……………..4
4.3确定抽样方案的实例…..
4.4抽样表…………9
5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19
5.1抽样检验的程序………….19
5.2抽样检验的实施……19
5.3应用示例………………….21
5.4抽样表……………..………………n
表l单侧规格限句"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9
表2双侧规格限"tr"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10
表3单侧规格限勺"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川….υ..…...….…..….川..…...…..14
4
表4双侧规格限"勺s"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川..…….…..….川..……….川...……...…..臼15
表5单侧规格限
表6双侧规格限"旷,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不含格品率为质量指标)...…..25
表7"s"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32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产品质量稳定与否的检验方法…………..3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批标准差的估算方法……………………3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抽检特性函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3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拍检特性函数(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38
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不合格品率的分位数值表………...39
GB/T8054-2008
目Uï=i
本标准由GB/T8051-1995<<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和GB/T8053-2001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整含而戚。
本标准代替GB/T8054-1995<<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和GB/T8053
2001((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本标准与GB/T8053-2001、GB/T8054-1995相比较,其变化主要包括z
D改正了原标准中的错误=
将U-L_~~^_,-"U-L
(1一>2.89UIPoo.89UI凡改为(1一>2.89ul一九一0.89u_,
1
P
2)将"希望特性值低(给定上规格限)时",改为"给定上规格限(希望特性值低)时"
将"希望特性值高(给定下规格限)时",改为"给定下规格限(希望特性值高)日俨
将"希望特性值在一定范围内(给定双侧规格限)时",改为"给定双侧规格限(希望特性值在一
定范围内)时"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和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元
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北京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于振凡、邓穗兴、丁文兴、党华、陈立坚、黄艳、吴建国、陈华英、于善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
一-GB/T8053-1987.GB/T8053-2001;
GB/T8054-1987.GB/T8054-19950
I
GB/T8054-2008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均值和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的程序与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质量特性以汁量值表示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检验。
本标准规定生产方风险α=0.町,使用方风险卢=0.1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091常规控制图(GB/T4091-2001,idt,I508258:1991)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1509000:2000)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
1503534-1:2005统计学术语第1部分t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
1503534-2:2005统计学术语第2部分:应用统计
3术语与定义、符号
1503534-1:2005、1503534-2:2006和GB/T19000-2000确定的术语、定义和符号以及下列术
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与定义
3.1.1
单位产品unitofproduct
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对产品划分的基本单位。
3.1.2
句
检验批insp配tionlot
为实施抽样检验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回(筒称2批)
飞
Jt
严
3.1.3
计置质量特性variablesqualitycharacteristic
被检的单位产品特性能用连续尺度进行度量的质量特性。
3.1.4
计量抽样检验sampIinginspectionhyvariables
按规定的抽样方案从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用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取得它们的质
量特性值,与质量耍求进行对比,并判断该批产品能否接收的过程。
3.1.5
一次抽样检验singlesamplinginsp配tion
根据从批中一次抽取的样本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该批。
[I503534-2:2006,4.4J
1
句
乌
GB/T8054-2008
3.1.6
[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ofasamplinginspectionplan]
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批接收概率与批质量水平的函数关系曲线B
3.1.7
合格conformity
满足规定的要求。
3.1.8
合格质量ωnformityquality
满足规定的要求的质量水平。抽样检验中,对应于一个确定的、较高接收概率的、被认为满意的批
质量水平。
3.1.9
极限质量Iimitingquality
对于孤立批,为进行抽样检验,限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
3.1.10
生产方凤险producer'srisk;PR
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水平(例如:不合格品率)为某一指定的合格值时的拒收概率。
3.1.11
使用方凤险consumer'srisk;CR
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水平(例如:不合格品率)为某一指定的不满意值时的接收概率。
3.1.12
标准型抽样检验samplinginspectionhavingdesiredoperatingcharacteristics
为保护生产、使用双方的利益,把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固定为某特定数值的抽样检验。
3.1.13
抽样方案samplingpl皿
规定样本量和有关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
3.1.14
抽样检验类型samplinginspectiontyp四
确定抽样方案时,按批标准差已知和未知而划分的抽样检验类别。
本标准分为两种抽样检验类型。
3.1.15
"a"法"a"method
批标准差已知时,利用样本均值与批标准差来判断批能否接收的方法。
3.1.16
"s"法"s"method
批标准差未知时,利用样本均值与样本标准差来判断批能否接收的方法。
3.1.17
接收常擞acceptabilityωnstant;acceptanceconstant
计量验收抽样的接收准则中,由舍格质量水平和样本量所确定的用于决定批是否可接收的一个
常数目
[ISO3534-2:2006,4.26]
3.1.18
检验方式inspection阻ses
检验方式由所要求质量规格界限的情况确定。本标准有上规格限、下规格限和双侧规格限兰种方式
2
GB/T8054-2008
3.1.19
规格限sp四ificationIimit
判定单位产品是否合格的界限值。
3.1.20
上规格限npperspecificationIimit
合格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质量特性最大界限值o
3.1.21
下规格限lowersp配ificationIimit
合格单位产品所允许的质量特性最小界限值。
3.1.22
双侧规格限donblespecificationIimit
同时规定上规格限与下规格限的情形。
3.1.23
质量统计量qnalitystatistics
由规格限、样本均值和批标准差(或样本标准差)构成的函数,用来判断批能否被接收。分上规格限
和下规格限两种质量统计量。
3.2符号
U:上规格限。
L:下规格限。
p:批不合格品率。
Po: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时的合格质量。
P:以批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时的极限质量。
1
严:批质量特性值的均值,简称批均值回
σz批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简称批标准差。
":批标准差的统计估计值或经验估计值。
的L:合格质量的下规格限。
严lL:极限质量的下规格限B
的u:合格质量的上规格限。
严1U: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
μl-þ: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概率为p时的分位数。
x:样本中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值,Xj表示第z个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值。
二样本质量特性值的平均值,简称样本均值王=士土Xi0
s.样本标准差s=/_1丁77(za一王)20
代/n-l;:::ï
R:样本极差。
Qu:上规格限的质量统计量。其中
U-xU二z
σ法:Q,,=巳二至;S法:QrI=~_-(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UσS
σ法:Qu二旦旦二三;S法:Ou=旦旦二王(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s
QL:下规格限的质量统计量。其中
r-Lx-L
σ法:Q,=王二fzH法:QI.=一一一(以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s
3
Gß/T8054-2008
立一~l1nl'X一→/10<
σ法:Q,"-0主μ法:Q,二二一一二旦(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a,
k:接收常数。
P,:检验批的接收概率E
a:生产方风险。
ß:使用方风险。
n:样本量。
ni:第i次试抽样本量。
φ(x):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pb〕--Lexp[-f-l,一∞<x<∞
..12π飞"I
Tn-1(8,x):自由度为η1,非中心参数为占的非中心t分布函数的分位数。
4以均值为质量指标的抽样检验
4.1抽样检验的程序
实施本标准的程序如下z
a)选择抽样检验类型5
b)确定抽样检验方式;
c)规定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和(或)下规格限;
d)确定抽样方案;
e)构成批与抽取样本;
f)检测样本与计算结果;
g)判断批能否接收;
h)处理检验批。
4.2抽样检验的实施
4.2.1抽样检验类型的选择
产品质量稳定,并有近期质量管理或抽样检验的数据能预先确定批标准差时,可选用"σ"法。如无
近期数据或即使有近期数据,但质量不稳定时,应选用"s"法。产品质量稳定与否的检验方法,可按附录
A的规定执行。
当生产方与使用方有较长时间供货合同时,无论采用"s"法或"♂法,都要以控制图方式记录样本均
值与样本标准差。若在应用飞"法过程中,控制图显示样本标准差己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允许由飞"法转
换为"σ"法。若在应用
换为‘"45"法。如果控制图虽未显示失去统计控制状态,但表明批标准差变小或变大时,应随时更新所采
用的批标准差值B控制图的使用按GB/T4091执行。
4.2.2抽样检验方式的确定
本标准有上规格限、下规格限及双侧规格限三种抽样检验方式。供采用本标准者根据产品标准对
质量要求不同的规格限而选用。
采用双侧规格限时,必须满足条件μIU一μDU的L一问L'才能应用本标准的图表。
4.2.3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上规格限和(或)下规格限的规定
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的上、下规格限应根据产品标准中对质量的要求,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协商确定团
4
GB/T8054-2008
4.2.4抽样方案的确定
4.2.4.1"a"法
按下表所列步骤确定抽样方案。
检验方式
工作步骤工作内容
上规格限
下规格限双侧规格限
μ。U'μ1U
(1)规定质量要求μ町,μ1U1-'-01二,μ1L
的L'μ1L
由生产厂近期的20~25组;=-s(或R)控制图数据,近期20~25批的拍
(2)确定σ值
样检验数据,按照附录B的方法进行估计
μ1Uμouμ01μ1L
(3)计算μ1U的U或I.lOL→μ1L
σσ
σ。
由计算值在表2中
(4)检索抽样方案由计算值在表1中撞出n,k
检出n,k
"s"法
按下表所列步骤确定抽样方案g
检验方式
工作步骤工作内容
双侧规格限
下规格限
上规格限
μOU'μ1U
(1)规定质量要求μ'QU'μ1UμOL'μ1L
μOL'μ1L
由生产方与使用方根据以往经验协商出双方可接受的品值,或直接协商
(2)估计σ出合适的试抽样本量,从检验批中抽取样本,将样本标准差s作为批标准
差的估计值b
的L一μ1L
μ1Uμ町或JlOL严lL
(3)计算μ1U一的u
σσ
。
σ
由计算值在表4中
由计算值在表3中检出n止
(4)检索抽样方案
检出n,k
4.2.5批的构成与样本的抽取
单位产品必须以批的形式提交,提交的批可与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或不同,但应由同一规
格型号、同一质量等级以及由同一原料成分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单位产品构成。批量大小按销售
情况和实际生产条件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商定。
所需祥本应从整批中随机抽取,例如,按GB/T10111规定的方法随机抽取样本。
V法中若采取试抽样本估计σ时,试抽样本量no应不小于11,在以旦旦旦(或且严均值确定
样本量nCi=1.2.3)后,应按下列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i
a)当ni+l>町,再从批中随机抽取其差额数ni+1-n,ci=0•1•2……〉予以补足后进行判断。当
ni?20时,可以不再补抽。
b)当ni+l-'<ni时,不需再抽样本,即以样本量ni进行判断s但接I&常数k应取试抽样本量ni的对
应值。
5
GB/T8054-2008
4.2.6样本的检测与统计量的计算
抽取的样本按产品标准或订货合同等有关文件规定的试验、测量或其他方法,对抽取的样本中每一
单位产品逐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完整准确地记录,并计算出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检测中若发现有明显偏离所属样本其他检测结果的个别异常数据时,首先应设法找出产生异常数
据的技术原因或物理原因。无法查找原因时,经使用方同意,可按GB/T4883予以判断,然后根据异常
数据的性质,由生产方与使用方协商确定是否剔除。
异常数据剔除后,应重新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单位产品,补充至抽样方案要求的样本
量,再行判断检验批的接收与否。
4.2.7批能否接收的判断
4.2.7.1"(T"法判断规则
a)给定上规格限时,计算
Q"=f'ou二王
一
U一
σ
着Qu二三是,接收该批;若Qu<k,不接收该批。
b)给定下规格限时,计算
Q,-王二些E
uσ
着QI.二挫,接收该批;若QL<k,不接收该批。
c)给定双侧规格限时,计算
Q"=但二三和Q,王二生主
】σμσ
着Qu二三h并且QL二卦,接收该批g若Qu<k或QL<k,不接收该批。
对不被接收的批,以95%的概率确认该批不合格。
"s"法判断规则
a)给定上规格限时,计算
Quμou-x
一二
s
若Qu二址,接收该批5若Qu<k,不接收该批。
b)给定下规格限时,计算
X一的L
…一
回L一一一一一
s
若QL二劲,接收该批F若QL<k,不接收该批B
c)给定双侧规格限时,计算
μ川r←XX-I-<o'
Qus和QL=二f
若Qu二到并且QL二劲,接收该批z若Qu<k或QL<k,不接收该批q
对不被接收的批,以95%的概率确认该批不合格。
4.2.8处理检验批
凡判为接收的批,使用方应整批接收;判为不接收的批,未经处理不得再次提交检验,应按照合同规
定予以处理B
4.3确定抽样方案的实例
4.3.1"(T"法
4.3.1.1给定上规格限时
例2要求固体苛性锅中的氧化铁Fe203含量要低,批均值在0.0040%以下该批合格,在0.0050%
以上以低概率接收。已知σ=0.0006%,试确定抽样方案。
Gß/T8054-2008
确定步骤g
a)已知μ。u二0.0040%,μlU=0.0050%,σ=0.0006%
μlUμoU0.0050-0.0040
b)计算一一一一一_.--:,-^^:',--'-1.667
0.0006
0从表1中找出1.667所在位置,在表的第3行数字范围O.463~1.689)内,由此得到z
n=4,k=-0.822
d)求得抽样方案为凹,队822J,从批中抽取4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王叫-WJF
判断规则为2
若Qu;?<-0.822,接收该批z若QU<-0.822,不接收该批。
4.3.1.2给定下规格限时
7
7
例:某种钢材的抗拉强度以大为好,批均值在46X10Pa以上该批合格,在43X10Pa以下则以低
7
概率接收。已知批标准差为4X10Pa,试确定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
777
a)已知μOL=46X10Pa,μlL=43X10Pa,<1ι4X10Pa
μ01.-f11I.46-43
b)计算上7土4←=0.750
c)从表l中找出O.750所在位置,在表的第15行数字范围(0.731~0.755)内,由此得到:
n=16,走=-o.411
x-46
d)求得抽样方案为[16,-0.411J。从批中抽取16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z和曲4一。
判断规则为2
若QL;?<-O.411,接收该批;若QL<-0.411,不接收该批。
4.3.1.3给定双侧规格限时
例:设某种产品的标准尺寸为100mm,如果批平均尺寸在100士0.2mm之内,该批合格。在100士
。.5mm之外,以低概率接收。已知σ=0.3mm,求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g
a)己知的L=99.8mm,μ1L-99.5IIIIn,Ftotl二100.2mm,μlU=100.5mm,<1=O.3mmo
μ…-f10rJf101.-f1唱L0.3
b)计算.lU•U旦.UL-'I主=一,,=1
O.3
μOU-f10L100.2-99.8
c)计算'VU'v主=一一一一一~=1.3330
O.3
μlU一μoU
d)从表2中先找出一<1一的计算值1所在范围O.980~1.039和样本量n斗,再由此范围所
μou-f1肉,
在的列找出计算值旦7」L=1.333所在范围为O.867以上,并由此得到k=-0.548
0
e)于是求得抽样方案为(9,-0.548)。从批中抽取9个单位产品,检测后得到样本均值z和
QEJloo-2-zIz99.8
=一一一一=::,Q,判断规则为z
L0.3
若QU;?<-0.548并且QL;?<-O.548,接收该批;若QU<-0.548或QL<-0.548,不接收
该批。
4.3.2"s"法
4.3.2.1给定上规格限时
例2规定某种原材料的化学成分S02低于1.50%者为该批合格,超过2.50%者以低概率接收。由
于元近期质量控制或抽样检测的数据,生产方与使用方根据以往经验商定;1=0.85%,采用未知标准差
的"5"法确定抽样方案。
7
GB/T8054-2008
确定步骤z
a)已知的U二1.50%.μw=2.50%.<1=0.85%。
山μou2.50-1.50
b)计算二二二=一一一一一一=1.1760
0.85
0从表3中找出1.176所在范围为O.160~1.259),由此得到2
n=8.k=-0.670
d)求得抽样方案为[8.←0.670J。从批中抽取自个单位产品,化验出样本的S02成分均值z及
1.50-x
标准差s及Qu=一s一。判断规则为:
若Qu~-O.670,接收该批;若Qu<-0.670.不接收此批囚
给定下规格限时
例:要求一批钢板的洛氏硬度均值超过75时为可接收,低于70时为不可接收,由于无法预知批标
准差,使用方和生产方商定,采用勺"法中规定的试抽样本方法来估计标准差B试抽样本量定为20求
0
所需的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
z
a)己知μOL=75.μ1L=700
b)从批中随机抽取20个样品,测定硬度后,计算得到样本标准差s=6.以此作为标准差的估计
值击。
川一ιL75一70
c)计算口之(j主6一一=0.8330
d)从表3中找出0.833所在位置,在表的第12行数字范围(0.800~0.839)内。由此得到2
m=15.k=-0.455
e)由于试抽样本量no=20.no>m。所以上述抽样方案不能用,应以试抽样本作为判断能否接
收的依据,其接收常数为试抽样本量no=20的对应值k=-O.387,求得抽样方案
一x-75
[20.一0.387J。计算其均值z、标准差5和QL=-s一。判断规则为z
若QL~-O.387.接收该批;若QL<-0.387.不接收该批。
给定双侧规格限时
例:设4.3.1.3例的标准差是未知的,而且无近期质量数据可供估计,经生产方与使用方商定采用
试抽样本的".s"法进行抽样检测,并商定no=11,求所需的抽样方案。
确定步骤z
a)已知的u=100.2mm.,uw=100.5mm.μOL二99.8mm'!'lL=99.5mmo
b)从批中试抽no=11个单位产品,测量尺寸并算得样本标准差。s=O.37,以此作标准差的估计
值击。
μouμOL100.2-99.8
c)计算一气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0810
O.37
μOL一μlL99.8-99.5
d)计算一一左一一=一-一一一一=0.811
0.37
μOL一μ凹,
e)从表4中先找出一(j一的计算值0.811所在范围为(0.800~0.839).样本量m=15.再由此
范围所在列,找出也严主的计算值1.081所在范围为。981以上,由此得k=-0.4比于
是,所需抽样方案为(15,一O.455)。
f)由于试抽样本量no=ll,m>町,所以从检验批中补抽4个单位产品,补足15个后,重新计算
自
GB/T8054-2008
100.2-x~__x-99.8
其均值z和标准差s,Qu=一一了一一和QL二一s一。判断规则为2
若'4;注0.455并且QL兰一0.455,接收该批;若Qu<-0.455或Q[,<-0.455,不接收
该批。
4.4抽样表
本标准给出了以均值为质量指标的
衰1单侧规格限"a"法的样本量与接收常数(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A或A'计算值范围"k
2.069以上2-1.163
1.690~2.06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0559.5-1993 管道仪表流程图物料代号和缩写词 1994-08-03
- JJG(民航) 0097-2006 RD-AX8340型航椅测试仪检定规程 2006-08-28
- DL/T 851-2004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验收试验 2004-03-09
- JT/T 906-2014 交通运输行业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 2014-04-15
- YD/T 1161-2001 IP网络呼叫中心技术要求-基于IP Enable技术部分 2001-10-19
- GY 5046-1993 省级广播中心建设标准 1993-10-15
- HG/T 20512-2014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 2014-05-06
- SJ 20137-1992 印制板组装件抗振动冲击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992-11-19
- JB/T 10079-1999 金属带材弹性性能 试验方法 1999-05-14
- YD/T 585-2010 通信用配电设备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