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6/T 68.4-2024 “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第4部分:人居

DB3716/T 68.4-2024 "Index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Peaceful City" Part 4: Human Settlement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16/T 68.4-2024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4-03-20
实施日期
2024-04-20
发布单位/组织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

CCSA00

3716

滨州市地方标准

DB3716/T68.4—2024

“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4部分:

人居

IndicatorsystemforXin'anCityconstructionPart4:Humansettlement

2024-03-20发布2024-04-20实施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6/T68.4—2024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建设目标和要求.......................................................................1

4.1建设目标.........................................................................1

4.2建设要求.........................................................................2

5生态环境建设.........................................................................2

5.1环境质量.........................................................................2

5.2污染防治.........................................................................2

6生活环境建设.........................................................................2

6.1公共服务.........................................................................2

6.2环境卫生.........................................................................3

6.3公园绿地.........................................................................3

7人文环境建设.........................................................................3

7.1精神文明.........................................................................3

7.2文体活动.........................................................................3

7.3文化保护与传承...................................................................4

7.4公共教育.........................................................................4

8社会保障建设.........................................................................4

8.1基本保障.........................................................................4

8.2社会救助.........................................................................4

8.3社会福利.........................................................................5

9评价指标.............................................................................5

9.1指标体系.........................................................................5

9.2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6

参考文献........................................................................15

I

DB3716/T68.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3716/T68.4《“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4部分:人居》与DB3716/T68.1《“心安城市”

建设指标体系第1部分:总则》、DB3716/T68.2《“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2部分:平安》、

DB3716/T68.3《“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3部分:就业》、DB3716/T68.5《“心安城市”建设

指标体系第5部分:健康》、DB3716/T68.6《“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6部分:安心》共同构

成支撑心安城市建设的系列指南标准。

本文件是DB3716/T68《“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第4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滨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州市教育局、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滨州市住房和城乡

建设局、滨州市农业农村局、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滨州市民政局、滨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滨州市检验

检测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永庆、刘晓、魏俊文、李军帅、宋洪光、付林、温明明、王学强、易婷婷。

II

DB3716/T68.4—2024

引言

编制本文件旨在指导“心安城市”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自尊自信、理

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本文件围绕“心安城市”建设中关于“安居”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建设要素和评价指标体

系,旨在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社会保障等维度为“心安城市”建设提供指引和借鉴。

III

DB3716/T68.4—2024

“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第4部分:人居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人居建设的目标、要求、内容和指标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心安城市”建设中人居部分的建设与打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0647.3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

GB/T2931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GB/T5132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建标109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心安城市xin'ancity

3.1

品质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和谐和睦、就业创业互促共进、环境优美宜居、人民幸福安康、

精神自信自强的现代化品质城市。市民拥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共享城市建设

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主要包括“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要素。

人居humansettlement

3.2

反映城市在生态修复、空间重构、文化锻造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水平。

4建设目标和要求

建设目标

4.1

1

DB3716/T68.4—2024

优化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

建设要求

4.2人居建设宜参照“心安城市”建设规划文件,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生活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和

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

5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质量

5.11.1大气、土壤环境质量需要分别达到GB3095,GB15618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

5.1.2辖域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水质,沿海区域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需要分别达到GB

3838、GB3097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6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

面积比例≥75%。

5.1.3宜对辖区山体、森林、湿地、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保育,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

污染防治

5.22.1农业污染防治

5.2.1.1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宜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按照GB/T8321

的要求合理用药。

5.2.1.2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物排放需要符合GB18596的要求,畜禽粪污染综合利用率≥90%;病

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90%%;水产养殖废水应达标排放。

5.2.1.3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宜按相关要求进行;农药废弃塑料薄膜、育秧盘等农

业生产废弃物及时处理;农膜回收率≥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

5.2.2工业污染防治

宜降低企业污染物排放负荷,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辖域内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

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实

现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3%。

6生活环境建设

公共服务

6.11.1便民服务

6.1.1.1宜建有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便民服务机构,提供代办、计划生育、信访接待等服务,每一事

项应编制服务指南,推行标准化服务。

6.1.1.2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宜遵循安全便捷、尺度适宜、公交优先、步行友好的基本原则,宜符

合GB/T51328的要求,扩大定制公交服务范围,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95%。开通就医、助学、通商

等特色定制公交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出行品质。

6.1.1.3宜按照生产生活需求,建设商贸服务网点,鼓励推行电子商务。

2

DB3716/T68.4—2024

6.1.2医疗卫生

6.1.2.1宜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医疗机构。辖区内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宜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推荐标准占比≥50%。

6.1.2.2宜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提供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

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6.1.3物业服务

6.1.3.1宜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业主创造良好、舒适、安全生活空间。

6.1.3.2宜建立规范、统一的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环境卫生

6.22.1生活垃圾处理

6.2.1.1宜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6.2.1.2宜合理配置垃圾收集点、建筑垃圾堆放点、垃圾箱、垃圾清运工具等,并保持干净整洁、不

破损、不外溢。

6.2.1.3宜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垃圾应及时清运,防止二次污染,社区城市居民小

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95%。

6.2.2生活污水处理

宜建设完善的城市供水、排水管网和防洪排涝设施,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

合格率达到100%,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90%,污水处理率≥90%,城市污水处理污泥达标处置率达100%。

公园绿地

6.33.1宜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要求加强各类绿地建设,推广林荫路,推广屋顶、墙体、桥体、廊

架、边坡等立体绿化,在保护原有蓝绿空间基础上,横向、纵向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城区绿化覆盖率≥

40%,城区绿地率≥35%,道路完好率≥95%,林荫路推广率≥85%。

6.3.2宜建设公园化社区,鼓励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家庭阳台绿化美化,适应一老一小的日常生活

需求,加强社区共享绿地建设,提高绿地综合使用效率,为居民休闲游憩、互动交流等创造共享空间。

7人文环境建设

精神文明

7.11.1宜组织开展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治、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1.2宜以村居、社区文明创建为载体,遏制不良习俗,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7.1.3宜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公平正义、崇善向上、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诚信友善

等文明风尚。

文体活动

7.22.1宜定期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电影放映、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3

DB3716/T68.4—2024

社区文化和体育服务宜遵循GB/T20647.3的相关要求,推进“书香滨州”建设,倡导全民阅读。

7.2.2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

施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时间,不少于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

最低时限。

7.2.3遵循《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等有关规定,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群众

健身活动和比赛、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免费提供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社区体育器材

覆盖率≥95%。

文化保护与传承

7.33.1宜系统梳理和评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