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447.1-2022 云岭牛 第1部分: 品种
DB53/T 447.1-2022 Cloud Ridge Cow Part 1: Bree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
2022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3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447.1—2022
代替DB53/T447.1—2012
云岭牛第1部分:品种
2022-05-20发布2022-08-20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447.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DB53/T447—2022《云岭牛》的第1部分。DB53/T447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品种;
——第2部分:养殖场建设规范;
——第3部分:人工授精;
——第4部分:胚胎移植;
——第5部分:体外胚胎生产;
——第6部分:饲养管理;
——第7部分:饲草加工与调制技术;
——第8部分:育肥技术;
——第9部分:疫病防治;
——第10部分:档案管理;
——第11部分:胴体生产、评定及分割技术。
本文件代替DB53/T447.1-2012《BMY牛第1部分:品种》,与DB53/T447.1-2012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以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标准名称为“云岭牛;
b)“术语”中增加了英文名称,云岭牛定义增加了“原名BMY牛”,补充登记时间(见第3章);
c)对数据进行更新(见第4章);
d)对数据进行更新(见5.1);
e)删除良种登记办法中(3×5)(见2012版6.2.2);
f)更改了附录A.5.2的公式(见附录A.5.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必志、亐开兴、王安奎、刘建勇、金显栋、杨世平、和占星、王喆、张继才、
李乔仙、杨凯、赵刚、杨国荣、廖祥龙、曹兵海、昝林森、李俊雅、雷初朝、王雅春、王根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53/T447.1—2022
引言
DB53/T447-2022《云岭牛》是以2014年12月国家审定新品种“云岭牛”为载体制定的综合养殖标
准,旨在从品种、养殖场建设、繁殖、管理、饲草加工调制、育肥、疫病、档案和胴体评定分割等方面
指导和规范云岭牛的养殖,带动云岭牛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可提高养殖场(户)养殖
水平和养殖效益,促进云南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DB53/T447-2022由十一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品种。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特征和特性、生产性能、种牛等级和良种登记,适用
于云岭牛品种鉴定和种牛等级评定。
——第2部分:养殖场建设规范。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选址、规划与布局、牛舍建设和辅助设施
建设等技术要求。
——第3部分:人工授精。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种公牛选择、母牛的初配年龄与发情鉴定、输精
方法、母牛妊娠诊断等技术要求。
——第4部分:胚胎移植。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快速扩繁受体牛同期发情、供体牛超数排卵与输
精、胚胎回收、胚胎质量鉴定、胚胎冷冻保存与解冻、胚胎移植、受体牛妊娠诊断等技术要
求。
——第5部分:体外胚胎生产。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供体牛的选择与饲养管理、卵母细胞的获取、
卵母细胞的检出与分级、卵母细胞的IVM、卵母细胞的IVF、受精卵的IVC等技术要求。
——第6部分:饲养管理。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牛场卫生、各类牛的饲
养管理等技术要求。
——第7部分:饲草加工与调制技术。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养殖过程中青贮饲料、秸秆氨(碱)
化饲料、青干草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要求。
——第8部分:育肥技术。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优质牛肉生产和雪花牛肉生产技术要求。
——第9部分:疫病防治。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的生物安全、牛场消毒、疫病防治及无害化处理
等技术要求。
——第10部分:档案管理。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养殖过程中建档范围、内容及档案管理的技术要
求。
——第11部分:胴体生产、评定及分割技术。目的在于确立云岭牛胴体生产、评定、分割以及分
割肉包装等技术要求。
DB53/T447-2022包含的十一部分内容均是符合生产实际需要,涵盖了生产环节中的品种、养殖场
建设、繁殖、饲养管理、饲草加工调制、育肥、疫病防治、档案管理和胴体生产、评定及分割多方面技
术。该标准可规范云岭牛从养殖场到牛肉产品的全系列生产技术,充分发挥云岭牛生产性能,提高养殖
水平,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构建和肉牛产业的发展。
III
DB53/T447.1—2022
云岭牛第1部分:品种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岭牛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种牛等级鉴定、良种登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云岭牛的品种和种牛的等级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云岭牛Yunlingcattle
原名BMY牛,是由婆罗门牛(Brahman)、莫累灰牛(MurrayGrey)和云南黄牛(YunnanYellow
cattle)三个品种杂交选育形成的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的肉牛新品种,曾用三个品种的第一个英文
字母命名为BMY牛,2014年12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登记为云岭牛,具有耐热、抗寄生虫、产肉性能
高、繁殖性能好等优良特性。
3.2
宰前重slaughterweight
屠宰前禁食24h、禁水12h后的活重。
3.3
胴体重carcassweight
屠宰后去除头、皮、尾、内脏(不包括肾脏和肾脂肪)、腕、跗关节以下四肢及生殖器后的重量。
3.4
屠宰率dressingpercentage
胴体重占宰前重的百分比。
3.5
净肉率netmeatpercentage
胴体剔骨后净肉(包括肾脏和胴体脂肪)占宰前重的百分比。
3.6
眼肌面积lion-eyearea
第12肋~13肋骨间背最长肌的横切面面积(cm2)。
3.7
大理石纹marbling
肉牛发育到一定的生理成熟阶段在小肌束之间形成的脂肪沉积,这种沉积沿小束肌肉走向分布成树
枝状图案,酷似大理石的图案条纹,反映出肌肉肌间脂肪含量的多少和分布均匀情况,与肌肉的多汁性、
风味及嫩度等密切相关。
1
DB53/T447.1—2022
3.8
相对育种值relativebreedingvalue
以群体公牛子女的生产性能平均值为100,将所测公牛子女的生产性能平均值与群体公牛的生产性
能平均值进行比较所得的相对比值。
3.9
体高bodyheight
亦称鬐甲高,即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高度。
3.10
体斜长bodylength
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外缘的直线距离。
3.11
胸围chestcircumference
沿肩胛后角量取的胸部垂直周径。
3.12
腹围abdominalcircumference
沿腰角前缘量取的腹部垂直周径。
3.13
臀围hipcircumference
从一侧膝关节前缘绕臀到另一侧膝关节前缘的水平围长。
3.14
肉用指数beefpurposeindex
肉牛成年时个体活重(kg)与体高(cm)的比值。
3.15
坐骨端宽hucklebonewidth
两侧坐骨端外突的水平宽度。
3.16
良种登记breedregister
将符合本品种标准的优良种畜的系谱、体型外貌、照片和生产性能等资料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登记保
存。
4体型外貌
体型中等,各部结合细致紧凑,毛色以红、黑为主,四肢较长,蹄质坚实,颈尾细长,头稍小,多
数无角,耳大。公牛胸垂发达、脐垂尤为发达,肩峰高耸,背腰平直,胸宽深,胸肋开张,廓大而圆。
母牛胸垂明显,乳房匀称,乳头大小适中,被毛细致,乳静脉明显,体高、体斜长126.4cm±6.5cm
和162.7cm±10.4cm。成年公牛体高、体斜长139.2cm±7.4cm和167.9cm±13.2cm体重700kg~
990kg、母牛450kg~740kg。
5生产性能
5.1肉用性能
初生重公犊31.0kg±4.2kg,母犊29.2kg±5.7kg,36月龄公牛体重620kg以上,母牛体重
400kg以上。在维持饲养标准1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01/T 32-2019 用水定额 教育机构 2019-12-01
- DB5301/T 33-2019 用水定额 医疗机构 2019-12-01
- DB3301/T 0277-2018 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2018-12-30
- DB3301/T 0306-2020 疫情期间城市公共自行车卫生防控规范 2020-04-09
- DB5301/T 30-2019 用水定额 烟草制品业 2019-12-01
- DB5301/T 29-2019 用水定额 饮料制造企业 2019-12-01
- DB5301/T 25-2019 高原马铃薯种薯质量 2019-12-01
- DB5301/T 31-2019 用水定额 住宿业 2019-12-01
- DB5301/T 27-2019 建设项目公交首末站配建指南 2019-12-01
- DB5301/T 26-2019 马铃薯品种真实性和种薯纯度鉴定 DNA分子标记 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