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42-2005 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 稳定性试验
GB/T 5142-2005 Reach and straddle folk-lift trucks—Stability tes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5年05月
-
2005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 起草人:
- 赵春晖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3.060
J81荡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42-2005/ISO3184:1998
代替GB/T5142-1985
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稳定性试验
Reachandstraddlefolk-lifttrucks-Stabilitytests
(ISO3184:1998,IDT)
2005-07-11发布200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142-2005/ISO3184:1998
月吵青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3184:1998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稳定性试验》(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3184:1998,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c)去掉了所有英制单位对应的数值、公式和注。
本标准代替GB/T5142-1985《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稳定性试验》。
本标准与GB/T5142-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
—稳定性试验一章中增加了“固定斜坡”法和“计算”法;
—表2中去掉了第5项、第8项稳定性试验的平台倾斜度的图表,将第5项试验的平台倾斜度值
由“(15+1.lv)%、最大40%”改为“(154-1.Iv)、最大50%11;并将第8项试验的平台倾斜度
值由原来的3档数值改为“(15+0.5i+1.55v)%、最大((40+0.50写”;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春晖。
本标准于1985年3月首次发布。
GB/T5142-2005/ISO3184:1998
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稳定性试验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验证前移式(门架或货叉可伸缩)叉车和插腿式叉车稳定性的基本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带有可倾斜或不可倾斜门架或货叉,额定起重量最大为5000kg,乘驾式或步行式操
纵的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也适用于在相同工作条件下装有载荷搬运属具的叉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搬运可以自由摆动的悬吊载荷的叉车。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591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标定点(GB/T8591-2000,egvISO5353;1995)
ISO5767工业车辆在门架前倾的特定条件下堆垛作业附加稳定性试验
试验目的
3.1正常工作条件
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试验,可确保前移式和插腿式叉车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正确使用时具有足够的稳
定性。
a)门架基本垂直,货叉相对水平,在坚实、平整、水平和铺好的路面上进行堆垛作业;
b)门架或货叉后倾,载荷处于较低(运行)位置,在坚实、平整和铺好的路面上运行;
c)载荷重心约在叉车纵向中心平面内时进行作业。
3.2非正常工作条件
当工作条件与3.1中规定的不相同时,应采用:
a)符合其他现行的国际标准(例如ISO5767)所规定的不同特定条件的叉车;或
b)叉车的稳定性由有关双方商定,但不得低于正常工作条件(见3.1)下试验规定的稳定性要求。
4叉车的稳定性试验
4.1试验要求
叉车的稳定性应采用下述试验方法之一来验证。在有争议时,倾斜平台法应作为仲裁方法。
4.2验证步骤
4.2.1倾斜平台
应使用一侧能倾斜的试验平台。
将被试叉车按4.3规定的条件,放置在初始呈水平状态的试验平台上,按表2中给出的各个位置依
次进行试验。
进行每项试验时,试验平台应逐渐地倾斜到表2中规定的倾斜度。若叉车通过全部试验而不倾翻,
则认为是稳定的。
对这些试验来说,倾翻定义为试验平台的倾斜度,即倾斜度再增加,就会导致叉车倾翻。
在横向稳定性试验中,允许一个承载车轮离开试验平台,并且允许叉车结构部件或其他专门设计的
结构与试验平台接触。
GB/T5142-2005/ISO3184:1998
4.2.2固定斜坡
应使用与规定的试验坡度的倾斜度相当的固定斜坡。该斜坡表面应平整并能支承叉车的重量而不
产生影响试验结果的变形。
将门架处于低位的被试叉车开上固定斜坡,并按表2的要求停放。满载被试叉车处于每一个试验
位置时,应缓慢而平稳地将试验载荷起升到表2中所规定的高度。
4.2.3计算
可以采用由经验数据验证过的计算方法来确定符合规定稳定性的数值。
该计算值应考虑制造误差和门架与轮胎可能的变形等。
4.3试验条件
4.3.1叉车状况
试验应在一台可供使用的叉车上进行。
如果某项试验因驾驶员不在其位置上而稳定性降低时,则乘驾式叉车的驾驶员应由一块质量为
90kg的物体来代替。对于站驾式叉车,应将一块质量为90kg的物体固定在驾驶员正常工作位置中心
上,其重心在驾驶员平台地板上方1000mm处。对于坐驾式叉车,物体的重心应固定在驾驶员座椅标
定点上方150mm处,座椅标定点按GB/T8591确定,并将座椅置于可调范围的中点。
如果稳定性因为燃油的原因而降低,则内燃叉车的燃油箱应加满。其他各油箱应按其用途充到正
确工作油位。轮胎应按叉车制造商规定的压力值充气。
4.3.2叉车在试验平台上的位置(见表2)
对于第1,2项试验,叉车在试验平台上,其外伸支腿轮轴应平行于试验平台的倾斜轴线XY(见图7
和图8)e
对于第3,4和第5项试验,叉车在试验平台上,应使MN线平行于试验平台的倾斜轴线XY(见图
11至16)。
对于第6,7和8项试验,叉车在试验平台上,应使其纵向轴线与平台倾斜轴线XY垂直(见图19和
20),
在图13中,靠近倾斜轴线的转向轮应平行于该轴线,其他型式叉车的转向轮位置分别如图11,12,
14,15和16,
横向稳定性试验应在叉车稳定性较小的一侧进行。
N点是试验平台表面与最靠近倾斜轴线XY的外伸支腿轮接触面的中心点(见图11至16),
M点的定义如下:
a)对于具有单个非铰接驱动(转向)轮(见图n)的叉车,M点是驱动(转向)轮轴线与驱动轮轮宽
中心线的交点在试验平台上的垂直投影.
b)对于具有一对非弹性脚轮(见图12)的叉车,M点是脚轮轴中心线与两脚轮之间中点的交点在
试验平台上的垂直投影,非弹性脚轮轴的中心线应靠近叉车中心平面。
c)对于驱动—转向桥体铰接在车架上,且铰接点位于叉车中心平面内的叉车(见图13),M点
是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TIC 050-2024 柔和酱香酒 2024-08-30
- T/CBJ 2213-2024 白酒智能酿造 基酒分级入库 红外光谱法应用指南 2024-04-08
- T/CBJ 3305-2024 铝塑拉环瓶盖质量通则 2024-08-01
- T/NAIA 0338-2024 葡萄酒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4-11-25
- T/CNFIA 216-2024 粮食花果香型酒 2024-10-19
- T/NAIA 086-2021 葡萄蒸馏烈酒加工技术规范 2021-11-03
- T/LIST 0032-2024 桦树汁精酿啤酒 2024-12-06
- T/XJWA 013-2024 新疆干红葡萄酒风味质量表征方法 2024-12-20
- T/TSSP 054-2024 金典酒庄年份大曲酱香型白酒 2024-10-01
- T/CNLIC 0149-2024 生态酿酒评价规范 白酒企业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