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662-2006 白绒乌骨鸡 孵化技术规范

DB35/T 662-2006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662-2006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3-10
实施日期
2006-04-01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绒乌骨鸡 孵化场(厅)建筑及卫生要求、种蛋的管理、孵化技术要求、初生雏的处理、孵化统计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白绒乌骨鸡的机器孵化机孵化。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莆田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站、荔城区畜牧兽医站、涵江区畜牧兽医站。
起草人:
占飞豹、陈俊芳、龚以任、方静、刘凤辉、陈爱珠。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662—2006

白绒乌骨鸡孵化技术规范

2006-03-10发布2006-04-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662-2006

前言

白绒乌骨鸡在福建省境内分布颇广,北起沿海的罗源,西至内陆的龙岩均有饲养。主产

于福建省的莆田、泉州、厦门一带,在国际上被承认为标准品种。为了保持白绒乌骨鸡优良

品种特性,制定白绒乌鸡孵化技术规范,以获得较好的孵化成绩和雏鸡品质。

本综合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00进行。

本综合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

本综合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综合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莆田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站、荔城区畜牧兽医站、涵江区畜牧兽医

站。

本综合标准主要起草人:占飞豹、陈俊芳、龚以任、方静、刘凤辉、陈爱珠。

DB35/T662-2006

白绒乌骨鸡孵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绒乌骨鸡孵化场(厅)建筑及卫生要求、种蛋的管理、孵化技术要求、

初生雏的处理、孵化统计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白绒乌骨鸡的机器孵化机孵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孵化场(厅)的建筑及卫生要求

3.1孵化场(厅)的设计要求

孵化场必须与种禽场、居民区及其它孵化场所要有1km以上的距离,孵化场(厅)的建

筑必须是全封闭单向流程作业的,作业的顺序为:人员消毒→种蛋接收→储蛋→孵化→出雏

→免疫接种、分级→储雏→装箱外运。孵化间与出雏间、储雏室必须相对独立,避免交叉污

染。

3.2孵化场(厅)的建筑要求

3.2.1建筑基本要求

孵化场的地面、屋顶、四周墙体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地面最好用油毡和沥青防潮,然

后填20cm保温防潮性能好的煤渣,最后用水泥地面,水泥地面的承载力应大于750kg,地

面要有0.5%~1.0%的坡度,便于积水流入门前暗沟。孵化厅的地面排水由孵化机门前排水

沟来完成,该沟贯穿整个孵化大厅,沟距机门0.3m~0.5m,宽及沟深为15cm,沟上盖有栅

栏状水泥板,并使之与水泥地面相平。墙体要求:外墙厚度应为37cm左右,坚固耐用,外

墙内壁光滑、防水密实,内墙可用两面均附有特种塑料层的泡沫板来隔墙。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