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115.6-2006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铕中镧、铈、镨、钕、钐、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
GB/T 18115.6-2006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Europium—Determination of lanthanum,cerium,praseodymium,neodymium,samarium,gadolinium,terbium,dysprosium,holmium,erbium,thulium,ytterbium,lutetium and yttrium cont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
2006年04月
-
202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 起草人:
- 谈世群、封望亭、吴克平、李继东、胡小蒙、伍星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120.99
H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115.6—2006
代替GB/T8762.7—1988,GB/T8762.8—200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铸中镣飾错敘彩牡弑铺钦
餌铉镐错和今乙量的测定
Chemicalanalysismethodsofrareearthimpurities
inrareearthmetalsandtheiroxides
Europium—Determinationoflanthanum,cerium,praseodymium,
neodymium,samarium,gadolinium,terbium,dysprosium,holmium,
erbium,thulium,ytterbium,lutetiumandyttriumcontents
2006-04T3发布2006-10-01实施
发布
GB/T18115.6—2006
■1/■■1
刖a
本部分代替GB/T8762.7—1988《荧光级氧化铸中氧化钵氧化错氧化彫氧化轧和氧化犒量的
测定化学光谱和直接光谱法》GB/T8762.8—2000《氧化镐化学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
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镐中氧化銅氧化钵氧化错氧化钱氧化侈氧化轧氧化轼氧化犒氧化钦氧
化餌氧化铉氧化镣氧化镭和氧化兌量》,本部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增加了四条参考谱线,分别为:Ce414.660nmDy340.780nm
Ho339.898nmY36O.073nm;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Tb参考谱线由367.635nm修改为350.917nm;
——增加了精密度(重复性)条款;
——废除了原化学光谱法和直接光谱法(摄谱法);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两个方法的分析范围岀现重叠时,以方法2作为仲裁方法。
本部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室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方法1由上海跃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部分方法1由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江西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谈世群封望亭吴克平。
本部分方法1主要验证人:李小军王寿虹姚南红李建明。
本部分方法2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
本部分方法2由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李继东胡小蒙伍星。
本部分方法2主要验证人:张文祥张翼明郝冬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762.7—1988,GB/T8762.8—20000
T
GB/T18115.6—2006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铸中舖肺错敘彩牡弑鏑钦
餌铉镜镭和铠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方法1)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氧化铸中氧化镰I氧化钵氧化错氧化钱氧化侈氧化轧氧化铺氧化镐氧化钦
氧化弭氧化铉氧化镣氧化错和氧化铉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钩中氧化镰I氧化钵氧化错氧化敘氧化彫氧化轧氧化铺氧化镐氧化钦
氧化弭氧化铉氧化镣氧化错和氧化铉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本标准也适用于金属馆中铜钵错钱侈轧轼镐钦餌錶镣镭和铝含量的测定。
表1
氧化物质量分数/%氧化物质量分数/%
氧化钢0.0005〜0.050氧化爾0.0005〜0.050
氧化肺0.0005〜0.050氧化钦0.0005〜0.050
氧化错0.000〜0.050氧化饵0.000£〜0.050
氧化钱0.0005〜0.050氧化弦0.0003〜0.050
氧化侈0.0005〜0.050氧化镜0.0003〜0.050
氧化轧0.0005〜0.050氧化谱0.0003〜0.050
氧化弑0.0010〜0.050氧化铠0.0003〜0.050
2方法原理
试样以盐酸溶解,在稀盐酸介质中,直接以氮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进行光谱测定,以基体匹配法校正
基体对测定的影响。
3试剂与材料
3.1过氧化氢(30%)。
3.2盐酸(1+1)。
3.3盐酸(1+19)。
3.4硝酸(1+1)。
3.5氨气(>99.99%)。
3.6氧化镐基体溶液:称取25.0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铸(>99.999%),置于250m烧杯中,
加7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25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00mg氧化铸。
3.7氧化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镰|(>99.99%),置于100m烧杯
1
GB/T18115.6—2006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熊J。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輪的标准溶液。
3.8氧化饰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饰(>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ni硝酸(3.4),低温加热,并滴加过氧化氢(3.1)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lm含lmg氧化钵。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in含
100卩g和1m含10氧化钵的标准溶液。
3.9氧化错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错(>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ni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错。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错的标准溶液。
3.10氧化钱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TC灼烧1h的氧化钱(>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ni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钱。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敘的标准溶液。
3.11氧化彫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彫(>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侈。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侈的标准溶液。
3.12氧化轧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轧(>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轧。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轧的标准溶液。
3.13氧化轼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钛(>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硝酸(3.4),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轼。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弑的标准溶液。
3.14氧化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鏑(>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镐。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鏑的标准溶液。
3.15氧化钦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钦(>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钦。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钦的标准溶液。
3.16氧化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钮(>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饵。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餌的标准溶液。
3.17氧化铉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錶(>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錶。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g氧化
铉的标准溶液。
3.18氧化镣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穗(>99.99%),置于100m烧杯
2
GB/T18115.6—2006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镣。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卩g氧化
德的标准溶液。
3.19氧化镭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镭(>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镭。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Mg和1m含10,ug氧化
镭的标准溶液。
3.20氧化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经900°C灼烧1h的氧化铝(>99.99%),置于100m烧杯
中,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此溶液1m含1mg氧化铝。再将此溶液用盐酸(3.3)稀释成1m含100卩g和1m含10卩g氧化
兌的标准溶液。
4仪器与设备
4.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辨率<0.006nm(200nm处)。
4.2氮等离子体光源。
5试样
5.1氧化物试样于90CTC灼烧1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量。
5.2金属试样应去掉表面氧化层,取样后立即称量。
6分析步骤
6.1试料
6.1.1氧化物试料
称取0.500g试样(5.1),精确至0.0001g0
6.1.2金属试料
称取0.432g试样(5.2),精确至0.0001g0
6.2测定次数
称取二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6.3分析试液的制备
将试料(6.1)置于100m烧杯中,加入10m水,加10m盐酸(3.2),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冷却至
室温,溶液移入50m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待用。
6.4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将氧化镐基体溶液(3.6)和各稀土氧化物标准溶液(3.7-3.20)按表2分别移入5个100m容量
瓶中,并加入10m盐酸(3.2),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制得标准系列溶液,待用。
表2
标液各稀土(以氧化物计)质量浓度/(^g/mL)
标号氧化箱氧化钢氧化肺氧化错氧化钱氧化侈氧化轧氧化钺
1100000000000
2100001.001.001.001.001.001.001.00
3100002.002.002.002.002.002.002.00
4100005.005.005.005.005.005.005.00
510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3
GB/T18115.6—2006
表2(续)
标液各稀土(以氧化物计)质量浓度/(^g/m)
标号氧化爾氧化钦氧化饵氧化弦氧化総氧化谱氧化兌
10000000
21.001.001.001.001.001.001.00
32.002.002.002.002.002.002.00
45.005.005.005.005.005.005.00
5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6.5测定
6.5.1推荐分析线见表3。
表3
元素分析线/nm元索分析线/nm
La40&671Dy340.780,338.502
Ce4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JF 2205-2025 单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校准规范 2025-02-08
- GB/T 20261-2020 信息安全技术 系统安全工程 能力成熟度模型 2020-11-19
- JJF 2176-2024 便携式湿度发生器校准规范 2024-10-19
- JJF 2186-2025 激光多普勒流速仪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191-2025 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校准规范 2025-02-08
- JJF 2145-2024 场所监测用固定式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校准规范 2024-09-18
- GA/T 2156.5-2024 公安交通管理软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第5部分:移动应用软件 2024-09-05
- GA/T 2156.2-2024 公安交通管理软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第2部分:嵌入式软件 2024-09-05
- GB/T 43956-2024 中尺度全球地表覆盖制图数据产品规范 2024-04-25
- GA/T 2147-2024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