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27-2021 常见作物寄生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
DB36/T 1527-2021 DB36/T 1527-2021 Common crop parasitic nematod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吉安市永丰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吉安市泰和县塘洲镇人民政府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40
B1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527—2021
常见作物寄生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
Morphologicalidentificationmethodsofparasiticnematodesincommoncrops
2021-12-14发布2022-06-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527—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主要设备..........................................................................1
5样品采集与分离....................................................................1
6鉴定方法..........................................................................2
7结果判定..........................................................................2
附录A(资料性)20属常见作物寄生线虫的主要寄主、常见种及为害症状.....................3
附录B(规范性)20属常见作物寄生线虫形态学特征.......................................7
附录C(资料性)19属常见作物寄生线虫形态特征图......................................11
I
DB36/T15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吉安市永丰
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吉安市泰和县塘洲镇人民政府。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琳娟、徐雪亮、刘子荣、喻吉生、涂年生、康宏波、胡平华、姚英娟。
II
DB36/T1527—2021
常见作物寄生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常见作物上包括垫刃目、滑刃目、矛线目、三矛目等4个目20属寄生线虫有关的样
品采集与分离、形态学鉴定方法和结果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常见作物的4个目20属寄生线虫形态学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主要设备
生物显微镜、离心机、解剖镜。
5样品采集与分离
5.1采集
主要检查植物材料地上部分叶片颜色、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是否异常,根部是否有根结、褐化或
发黑等症状,收集上述可疑材料及根际土壤带回实验室检验。具体采样特征见附录A。
5.2分离
5.2.1要求
将植物材料轻轻冲洗干净后,于吸水纸上吸掉表面水后,然后用刀片切成约0.5mm厚的薄片用贝
尔曼漏斗法或浅盘法分离线虫。将分离获得的线虫液通过沉淀或离心浓缩后,制成临时玻片,于10×40
倍下进行镜检,观察线虫的形态学特征。
5.2.2贝尔曼漏斗法
在口径为20cm的漏斗末端接一段橡皮管,在橡皮管末端用弹簧夹夹紧,在漏斗上方放置一层纱布
和一层线虫滤纸,将土样或者切碎的植物材料均匀铺在滤纸上,缓慢加水至浸没样品,室温下放置48h
后,打开夹子,收集橡皮管里的水样,于解剖镜下观察是否有线虫。若有线虫,将水样摇匀后,吸取
100μL或200μL线虫液,制成临时玻片,进行镜检鉴定。
5.2.3浅盘法
1
DB36/T1527—2021
把网眼筐套放在塑料盆中,在网眼筐里放入一层纱布和一张等大的清风牌双层面巾纸。将土样或者
切碎的植物材料轻轻倒在面巾纸上平摊开,用量杯轻轻地沿塑料盆壁往盆里加水直至水没过土面2mm。
静置48h后,轻轻取出带土的网眼盆,把塑料盆中的水样(即线虫悬浮液)倒入500mL量杯中,再用少
量(约20mL)清水冲洗塑料盆,重复清洗2次,冲洗液继续倒入500mL量杯中。量杯中的线虫液静置3
h后,用橡皮管吸去上清液,留下约100mL,摇匀后倒入平底管中,并用5mL清水冲洗,重复清洗2
次量杯,将附着在杯壁、杯底的线虫冲洗入平底管中。静置3h,用橡皮管轻轻吸取上层水留下约20mL,
摇匀后倒入有刻度的试管中,再用少量清水沖洗平底管2次,冲洗液继续倒入有刻度试管中。静置3h
或离心去上清后摇匀后制成临时玻片,进行镜检鉴定。
6鉴定方法
6.1鉴定依据
根据不同目、科、属线虫体形、唇区、口针、口针基部球、食道类型、背食道腺开口位置、中食道
球大小及形状、侧尾腺口形状、生殖器官位置及特征、尾部形状及特征等主要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6.2鉴定特征
垫刃目包括15个属,分别为垫刃线虫属(Tylenchus)、茎线虫属(Ditylenchus)、粒线虫属(Anguina)、
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短体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潜根线虫属(Hirschmanniella)、穿孔线
虫属(Radopholus)、盾线虫属(Scutellonema)、盘旋线虫属(Rotylenchus)、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
肾形线虫属(Rotylenchulus)、孢囊线虫属(异皮属Heterodera)、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环线虫属
(Criconema)、针线虫属(Paratylenchus);
滑刃目包括2个属,分别为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和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
矛线目包括2个属,分别为剑线虫属(Xiphinema)和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
三矛目包括1个属,为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
以上20属线虫具体形态学特征和形态特征图分别详见附录B和附录C。
7结果判定
依据附录B和附录C将测试线虫判定到属。
2
DB36/T1527—2021
AA
附录A
(资料性)
20属常见作物寄生线虫的主要寄主、常见种及为害症状
A.1垫刃线虫属(Tylenchus)
这类线虫通常分布于许多植物的根系周围,有些也存在于苔藓根际,其寄生性尚不清楚。
常见种:戴维恩垫刃线虫(T.davainei)、优美垫刃线虫(T.elegansde)、弓形垫刃线虫(T.arcuatus)
和丽塔垫刃线虫(T.rotae)。
A.2茎线虫属(Ditylenchus)
茎线虫既可寄生植物地上部分,也可寄生地下部分,主要寄主有甘薯、马铃薯、起绒草、水稻等。
常见种:腐烂茎线虫(甘薯茎线虫D.destructor)。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块根、茎蔓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晕斑,秧苗发育不良、
矮小发黄;茎部症状多在髓部,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干腐状;块根症状有糠心型、糠皮型和混合型,
糠心型,由染病茎蔓中的线虫向下侵入薯块,病薯外表与健康甘薯无异,但薯块内部全变成褐白相间的
干腐;糠皮型,线虫自土中直接侵人薯块,使内部组织变褐发软,呈块状褐斑或小型龟裂;严重发病时,
两种症状可以混合发生,呈混合型。
A.3粒线虫属(Anguina)
本属线虫为植物种子和茎部的代表寄生物,主要侵染禾本科单子叶植物。
常见种:小麦粒线虫(A.tritici)。
为害症状:病株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 5027-2008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2008-05-16
- NY 1500.8.9-2007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啶虫脒 烟叶(干) 2007-12-18
- NY 1621-2008 兽医通奶针 2008-05-16
- NY/T 1154.10-2008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第10部分:人工饲料混药法 2008-05-16
- NY 1500.9.1-2007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多菌灵 柑橘(全果) 2007-12-18
- NY/T 1121.19-2008 土壤检测第19部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008-05-16
- NY/T 1121.21-2008 土壤检测第21部分: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 2008-05-16
- NY 1614-2008 农田灌溉水中4-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最大限量 2008-05-16
- NY/T 1121.20-2008 土壤检测第20部分: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2008-05-16
- NY 5028-2008 无公害食品 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