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397-2023 乡镇(街道)信用监测规范
DB3301/T 0397-2023 Provincial Credit Monitoring Regulations for Townships (Street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3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杭州市军民融合和对口支援服务中心)、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标准化国标交流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数智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贾悦、毛通、麻宇蓉、楼裕胜、王超、楼涛、顾洲一、孔杏、赵霞、杜威。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99
CCSA20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397—2023
乡镇(街道)信用监测规范
2023-02-28发布2023-03-28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1/T039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1
5监测体系...........................................................................2
6监测方法...........................................................................3
附录A(规范性)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指标构成和要素说明...............................5
附录B(资料性)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报告示例.........................................8
DB3301/T039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杭州市军民融合和对口支援服务中心)、
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标准化国标交流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数智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贾悦、毛通、麻宇蓉、楼裕胜、王超、楼涛、顾洲一、孔杏、赵霞、杜威。
DB3301/T0397—2023
乡镇(街道)信用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乡镇(街道)信用监测的基本原则、监测体系和监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乡镇(街道)的信用监测及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117—2018信用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信用监测creditmonitoring
通过设置监测指标,建立信用监测模型,运用统计方法,来反映设定区域内信用监测对象信用活动
的水平。
信用保障creditguarantee
为实现信用监测工作目标,组织开展的信用活动。
信用水平creditlevel
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主体在诚信品质、社会信誉以及经济交易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遵约守信的程度。
信用环境creditenvironment
信用主体开展信用活动时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
4基本原则
统一规范
监测体系、指标、方法、数据、格式等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
客观科学
监测方法应科学合理,多维度采集数据,采用合理的算法模型,使结果客观真实反映监测对象的实
际。
1
DB3301/T0397—2023
动态持续
应建立可持续的监测体系,对乡镇(街道)的信用状况进行长期跟踪,掌握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
施策提供依据。
实用可行
监测内容应面向地方治理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监测指标具有较好的灵
敏度和可测度,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协同共享
应结合当地监测体系,共享监测结果,提高监测效率。
5监测体系
总体架构
乡镇(街道)信用监测由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存储分析和结果应用组成。总体架构见图1。
图1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架构图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分为人工采集和系统采集两种,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2
DB3301/T0397—2023
a)公共信用信息:各级政府建立的公共信用平台上归集的,可用于识别、分析、判断乡镇(街
道)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
b)行业监管信息:行业监管平台上针对乡镇(街道)信用主体开展的各类监管执法信息;
c)政府服务信息: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基层治理平台上形成的乡镇(街道)信用主体政务服务、
社会治理等信息;
d)政府统计数据:政府部门公布的,与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开统计信息;
e)第三方大数据:第三方机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各类乡镇(街道)信用主体的数据、
报告等,包括对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活动开展的实地调查、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数据,
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等渠道抓取的反映乡镇(街道)信用状况的信息;
f)专项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对乡镇(街道)某一特定信用工作而专门组织开展的社会经济调查
活动所获取的信息。
数据加工
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包括:
a)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审查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b)数据编码:将不同信息统一转换成数码,以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
c)数据分类:按照数据属性或特征进行归类,使之结构化。
存储分析
对加工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与分析,包括:
a)数据存储:对时限范围内的各类信用信息予以记录并保存;
b)数据分析:对乡镇(街道)信用主体、信用环境和信用保障进行分析。
结果应用
监测结果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a)乡镇(街道)建设绩效管理:用于乡镇(街道)信用建设投入与成效的考核、评估;
b)乡镇(街道)风险预警:用于对信用主体的信用风险进行监测预警;
c)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用于信用主体以信用方式参与社会治理。
6监测方法
监测技术
6.1.1数字技术法
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业监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上提取乡镇(街道)的监测指标数据信息,开
展定,监测与分析,可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等,对乡镇(街道)信用舆情大数据进行抓取、清洗、整理、
分析,形成指标数据。
6.1.2文献检索法
根据监测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定期从政府统计部门获取相关统计信息,从公开的文献资料中收集
相关数据,包含政府部门统计年鉴、各类研究报告、第三方数据等。
6.1.3询问调查法
3
DB3301/T0397—2023
用电话、微信、邮件、信函、访谈、座谈等方式,以谈话或问卷调查获取所需数据信息,适用所有
指标的监测。
监测周期
6.2.1年度监测
以全年为周期,选取反映整体状况及长期演变趋势的信用监测指标,对乡镇(街道)信用进行年度
综合评估。
6.2.2半年度监测
以半年度为周期,选取部分变动较为频繁,分析时效要求较高的信用监测指标,对乡镇(街道)信
用状况进行预判与分析,给出预警信息。
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构成及要素说明见附录A。监测指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五类:
a)政务诚信监测:对乡镇(街道)政务诚信的信用水平进行监测;
b)企业信用监测:对乡镇(街道)企业在社会、经济等领域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监测;
c)个人信用监测:对乡镇(街道)个人在社会、经济等领域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监测;
d)信用环境监测:对乡镇(街道)信用活动开展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进行监测;
e)信用保障监测:对乡镇(街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的各项保障程度进行监测。
监测报告
6.4.1半年度监测报告
半年度监测报告示例见附录B。半年度监测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监测内容。说明某个乡镇(街道)半年度监测的主要对象、监测重点,监测指标、分析方法;
b)监测结果。对某个乡镇(街道)半年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建设优势与不足,找出原因;
c)对策建议。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或优化措施。
6.4.2年度监测报告
年度监测报告示例见附录B。年度监测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指导思想。党和国家政府对乡镇(街道)信用监测的基本方针、政策、基本思想等;
b)目的意义。乡镇(街道)信用监测的背景、目的、意义;
c)监测体系。乡镇(街道)年度监测的主要对象、监测重点,监测指标、监测模型、分析方法;
d)监测结果。根据年度监测结果,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分析,包括单一指标监测结果的年度
分析、各细分维度监测结果年度分析、监测总结果的年度分析;
e)对策建议。分析各乡镇(街道)全年信用建设的成绩与不足,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或优化的
措施。
4
DB3301/T0397—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指标构成和要素说明
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指标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指标构成及要素说明见表A.1。计分方式
按百分制形式。
表A.1乡镇(街道)信用监测指标构成和要素说明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周期要素说明数据来源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根据近3年的政务信息公开数量统计并计分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信息根据年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结数/当年的申请数×10
推荐标准
- T/HBSEA 014-2024 湖北省数商企业评估规范 2024-10-31
- T/ZMDS 20003-2024 医疗器械网络安全风险控制 医疗器械网络安全能力信息 2024-12-30
- T/CIET 577-2024 智能工厂 智能调度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2024-07-24
- T/ZSA 292.2-2024 跨媒体舆情分析 第2部分:互联网不良短视频分类及代码 2024-12-30
- T/WHCSA 007-2024 网络安全风险量化评估规范 2024-12-30
- T/CHIA 52.6-2024 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 第 6 部分 血管老化护理操作记录 2024-03-21
- T/GDGJ 003-2024 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终端和信息发布设备 2024-12-30
- T/CQIOTA 0001-2024 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通用技术规范 2024-07-01
- T/SAIAS 003-2024 宾旅馆人证核验自助入住管理设备技术规范 2024-12-28
- T/ZSA 292.6-2024 跨媒体舆情分析 第6部分:互联网开源威胁情报可信度评价方法 2024-12-30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 1DB3301/T 0384-2022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服务规范
- 2DB3301/T 0334-2021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规范
- 3DB43/T 2783-2023 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指南
- 4DB3302/T 1120-2021 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规范
- 5DB3212/T 1086-2021 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规范
- 6DB3301/T 0399-2023 家政服务机构信用评价规范
- 7DB3212/T 1136-2023 乡镇(街道)星级食安办评价规范
- 8DB3710/T 193-2023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
- 9DB13/T 5671-2023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三级体系建设管理规范
- 10DB3211/T 1066-2023 乡镇(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建设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