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32.13-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3部分:给水与排水工程
DB11/T 1832.13-2022 Code for Construction Workmanship Part 13: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编号:DB11/T1832.13-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3部分:给水与排水工程
Technologicalspecificationsforconstructionengineering
Part13:Watersupplyanddrainageengineering
2022-08-18发布2022-10-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
北京市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3部分:给水与排水工程
Technologicalspecificationsforconstructionengineering
Part13:Watersupplyanddrainageengineering
编号:DB11/T1832.18-2022
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北京
2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
[2018]20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室内给水管道安装;4室内热水管道安
装;5室内排水管道安装;6卫生器具安装;7室外给水系统管道安装;8室外排水系统管道安
装;9中水及游泳池管道安装;10室内消防系统安装;11气体灭火系统安装;12给排水附属设
备安装;13管道及设备防腐;14管道及设备保温与标识。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
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9层,
邮编:100055;电话:010-63989087电子邮箱:cjhbzb@163.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联建投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郭笑冰唐昕迎张富海张森栋陈锐周子超刘智勇
3
李涛高建华常静群梁嗣青张静秦红卫孟庆礼
张项宁花京春黄倩陈晓红张宇王雪申张志凯
孙建兴谢会雪高山陈捷达彭泽铎程昊臧建军
吴余陈里轩杨博荀滕煊满旭煌吴江叶健
陈宇杨红兴卢磊李健曹美光赵亚朋徐尚琨
李长勇张丽平陈世会吕俊玲
4
目次
1总则............................................................................1
2基本规定..........................................................................2
3室内给水管道安装..................................................................3
4室内热水管道安装.................................................................22
5室内排水管道安装.................................................................30
6卫生器具安装.....................................................................49
7室外给水系统管道安装.............................................................59
8室外排水系统管道安装.............................................................65
9中水及游泳池管道安装.............................................................70
10室内消防系统安装................................................................75
11气体灭火系统安装................................................................89
12给排水附属设备安装..............................................................97
13管道及设备防腐.................................................................104
14管道及设备保温与标识...........................................................109
本规程用词说明....................................................................118
引用标准名录......................................................................119
条文说明..........................................................................120
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BasicRequirements................................................................2
3Indoorwatersupplypipeinstallation.............................................3
4Installationofindoorhotwaterpipe............................................22
5Indoordrainagepipeinstallation................................................30
6Installationofsanitaryappliances..............................................49
7Installationofoutdoorwatersupplysystempipeline.............................59
8Installationofoutdoordrainagesystempipe.....................................65
9Installationofreclaimedwaterandswimmingpoolpipes..........................70
10Indoorfireprotectionsysteminstallation......................................75
11Installationofthegasfireextinguishingsystem...............................89
12Installationofwatersupplyanddrainageauxiliaryequipment...................97
13Pipelineandequipmentanticorrosion...........................................104
14insulationandidentificationofpipesandequipment...........................109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118
ListofQuotedStandards..........................................................119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20
6
1总则
1.0.1为加强北京市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规范工艺做法,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
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
1.0.3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工艺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1
2基本规定
2.0.1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应具有中文质量
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进
行进场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2.0.2安装前需要进行试验检验的材料,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2.0.3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T513的规定。
2.0.4建筑给水与排水系统工程在雨季、冬季进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
2.0.5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施工作业时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T
852的规定。
2.0.6建筑给水与排水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应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
2
3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3.1材料要求
3.1.1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且应具有质量合格证
明文件和性能检验报告。
3.1.2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
准》GB/T17219的规定。
3.1.3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材质应一致,塑料管件应采用与管材同品牌的产品。
3.1.4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塑复合管材及管件内外表面应光滑,外壁应有产品标志及执行标准号等;
2塑料管壁厚应均匀,管材及管件的颜色均匀一致,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管材端口应
平整;
3薄壁不锈钢管材及管件壁厚应均匀,内外表面应光滑,切口无毛刺;
4铜管壁厚应均匀,内外表面应光滑、整洁;
5沟槽式管件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加工缺陷及磕碰损伤;涂层均匀牢固,无气泡或漆块堆积;密
封圈密封面上无气泡、杂质、裂口和凹凸不平等;
6阀门的阀体应完好,开启机构应灵活,阀杆无歪斜、变形、卡涩现象,标牌应齐全;
7水表铅封应完好,显示数字醒目、整齐;文字符号和标志完整、清晰;防护玻璃透明度良好。
3.2主要机具
3.2.1主要机具宜选用套丝机、滚槽机、管材切割器、热熔机、卡压工具、环压工具、电熔工具、砂
轮锯、台钻、电锤、手电钻、角磨机、电焊机、气焊工具、试压泵等。
3.2.2辅助机具宜选用管钳、压力钳、链钳、扳手、手锯、管剪刀、水平尺、钢卷尺、卡尺、线坠、
激光准直仪、压力表等。
3.3作业条件
3.3.1施工图纸、技术文件齐全。
3.3.2预留孔洞、预留管槽、预埋套管坐标、标高复核无误。
3.3.3墙面抹灰已完成,室内位置线及地面基准线标注已完成,作业面杂物清理干净。
3.3.4埋地管道铺设面已清理干净,且不应有突出的坚硬物体。
3.3.5临时用水、用电、防护措施满足施工要求。
3
3.4施工工艺
3.4.1室内给水管道安装宜采用下列施工工艺流程(图3.4.1):
预留
安装准备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预制加工
套管制作安装
系统通水冲洗、消毒防腐及保温试压管道及配件安装
图3.4.1施工工艺流程图
3.4.2安装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批准;
3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进行管道综合排布;
4进行技术交底;
5安装所需材料、施工机具准备到位。
3.4.3预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留孔洞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盒、套管应固定牢固,并进行临时封堵;
2)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预留孔洞坐标、标高进行复核,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进行巡查,发现模盒、
套管移位或损坏应及时处理;
3)管道安装完毕后,派专人配合土建及时封堵孔洞。
2预留管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嵌墙、直埋敷设时,宜在砌墙时预留凹槽,凹槽深度应大于管径20mm,宽度应大于管径
40mm~60mm;
2)管槽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塞;直线管段管槽的填塞宜分两层进行,第一层填塞至3/4管高,第二
层填满管槽后与地(墙)面抹平,砂浆应密实饱满。
3开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隔墙上开管槽,槽宽应大于管道外径40mm~50mm,槽深应大于管道外径20mm~25mm;有管件和
管卡的地方,管槽尺寸应适当加大,管槽应随管道折角转弯,管槽弯曲半径应满足管道最小弯曲半
径;
2)管道试压合格后管槽应及时封堵。
4
3.4.4套管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管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2)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设置刚性防水套管;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应设
置柔性防水套管;
3)管道穿越防空地下室防护墙时应设置刚性密闭套管;
4)出地面的塑料立管宜设置保护套管。
2套管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套管的规格和长度应根据穿越结构的厚度及穿越管道管径大小确定,套管管径宜比穿越管大两
号;保温管道穿越楼板和墙面时,套管规格应考虑保温层厚度;
2)套管两端面应垂直于轴线、切割面光洁无毛刺;金属套管内部应进行防腐。
3套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涉水部位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
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装饰面相平;
2)套管安装时,套管应与穿越管同心,且应固定牢固;
3)后期安装的保护性套管,应先将套管套在管道上,放在相应安装部位,管道安装完毕后将套管
找正、找平,并固定牢固;
4)柔性防水套管安装前,应先把法兰压盖、螺丝及密封胶圈拆除,在浇筑前对法兰螺孔进行保
护;
5)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不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应光滑;
6)刚性防水套管应分别从两边捻入填料,塞紧捣实,在用水灰比为1:9的水泥打实;
7)柔性防水套管安装前应确认法兰压盖上的固定螺栓内丝丝扣正常,并涂润滑脂;将管道穿入套
管内,套上橡胶圈及法兰压盖;将钢管两头支平,缓慢套进橡胶圈,对称、均匀紧固螺丝,将法兰压
盖压紧;将套管迎水面填实;
8)套管安装示意图(图3.4.4-1,图3.4.4-2):
5
图3.4.4-1穿楼板套管安装示意图
1-不燃密实材料;2-套管;3-装饰面层;4-管道;5-楼板
图3.4.4-2穿墙套管安装示意图
1-墙体;2-装饰层;3-不燃密实材料;4-管道;5-套管
9)防水套管安装示意图(图3.4.4-3,图3.4.4-4,图3.4.4-5):
图3.4.4-3刚性防水套管Ⅰ型安装示意图
1-钢制套管;2-翼环;3-挡圈;4-油麻;5-管道;6-膨胀水泥
6
图3.4.4-4刚性防水套管Ⅱ型安装示意图
1-钢制套管;2-翼环;3-挡圈;4-油麻;5-管道;6-膨胀水泥;7-无毒密封膏;8-迎水面
图3.4.4-5柔性防水套管安装示意图
1-螺柱;2-螺母;3-法兰压盖4-密封圈;5-柔性填缝材料;
6-密封膏嵌缝;7-钢管;8-法兰套管;9-外墙或池壁;10-室内或水池外侧
4刚性密闭套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管道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应预埋带有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的密闭穿墙短管,当管道穿越密
闭隔墙时,应预埋带有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
2)给水管的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壁厚大于3mm的钢管;
3)密闭翼环应采用厚度大于3mm的钢板制作;钢板应平整,其翼高宜为30mm~50mm;密闭翼环与
密闭穿墙短管的结合部位应满焊;
4)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应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密闭穿墙短管的轴线应与所在墙
面垂直,管端面应平整;
5)给水密闭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应大于100mm;
6)密闭穿墙短管作套管时,套管与管道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实,并应在管口两端进行密闭处
理;填料长度应为管径的3倍~5倍,且不应小于100mm;管道在套管内不应有接口;套管内径应比管道
7
外径大30mm~40mm;
7)密闭穿墙短管应在朝向核爆冲击波端加装防护抗力片;抗力片宜采用厚度大于6mm的钢板制
作;抗力片上槽口宽度应与所穿越的管线外径相同;两块抗力片的槽口应对插;
8)当同一处有多根管线需进行墙密闭处理时,可在密闭穿墙短管两端各焊上一块密闭翼环;两块
密闭翼环均应与所在墙体的钢筋焊牢,且不应露出墙面;
9)刚性密闭套管安装示意图(图3.4.4-6、图3.4.4-7):
图3.4.4-6刚性密闭套管Ⅰ型安装示意图(用于人防工程)
1-膨胀水泥;2-钢制套管;3-翼环;4-挡圈;5-挡板;6-油麻;7-管道;8-冲击波;
图3.4.4-7刚性密闭套管Ⅱ型安装示意图(用于人防工程)
1-膨胀水泥;2-钢制套管;3-翼环;4-挡圈;5-挡板;6-油麻;
7-管道;8-冲击波;9-防护墙;9-墙外侧;10-墙内侧
3.4.5支、吊架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吊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型钢架制作前应对型钢进行矫正、除锈;型钢应采用机械切割下料,台钻开孔,孔径宜大于螺
栓直径2mm,型钢切割面应打磨光滑,端部倒圆弧角;
8
2)支架拐角处宜采用45º拼接,拼接缝焊缝饱满、平滑;
3)防腐应先涂刷防锈漆两道,再涂刷面漆两道。
2支、吊架安装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法、预埋焊接件法和抱柱法:
1)膨胀螺栓固定法适用于C20级以上的混凝土构件;用膨胀螺栓安装支架时,先在支架位置处钻
孔,深度为膨胀螺栓有效安装长度加15mm;装入金属套和膨胀螺栓;拧紧螺母,直至胀开金属套,使
螺栓和金属套一起紧固于孔内,卸下螺母,放上支架,确定无误后拧紧螺母;
2)当采用预埋焊接件法时,预埋钢板应配合土建主体施工,坐标、标高应正确,钢板面与模板面
应平行;在预埋钢板上焊接支架时应先清除钢板上的污物,然后弹出固定件十字位置线,点焊固定
件,校对无误后满焊;焊接应牢固;
3)当采用抱柱法时,先把柱子上的安装坡度线用水平尺引至柱子侧面,弹出水平线,作为抱柱支
架端面的安装标高线;用两条双头螺栓把托架紧固于柱子上,支架安装应保持水平,螺母应紧固。
3管道与设备连接处,其进出口管道下均应设置单独支、托、吊架,且应有减震措施;
4成排支、托、吊架标高、形式、朝向应一致,支撑面应为平面;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5立管底端根部及主要承重部位应支撑牢固;
6U型卡环应选择与管径匹配的卡环,安装固定卡环的螺栓孔应保证管道顺直且居支架中间,卡环
与管道应接触紧密,圆钢卡环与不锈钢管道、塑料管道、铜管连接固定时,卡环应套塑料保护软管;
7扁钢卡环应与木托同宽,与螺杆应满焊连接,与支架连接处应垂直;扁钢端部与支架宜留有
5mm~8mm的收缩余量;
8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应安装1个;
2)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应少于2个;
3)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m~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
一高度上。
9管道支、吊架安装间距应符合表3.4.5-1~表3.4.5-6的规定:
1)钢塑复合管水平安装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3.4.5-1的规定;
表3.4.5-1钢塑复合管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
支架最大保温管2.02.52.52.53.03.04.04.04.56.07.07.08.08.5
间距(m)不保温管2.53.03.54.04.55.06.06.06.57.08.09.511.012.0
2)塑料管垂直或水平安装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4.5-2表的规定;
表3.4.5-2塑料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9
管径(mm)2025324050637590110
最大间距立管0.91.01.11.31.61.82.02.22.4
(m)水平管0.60.70.80.91.01.11.21.351.55
3)PVC-C管道支承点最大间距应符合表3.4.5-3表的规定;
表3.4.5-3PVC-C管道支承点最大间距
管径(mm)2025324050637590110125140160
立管
1.01.11.21.41.61.82.12.42.73.03.43.8
(m)
水平管
0.800.800.851.001.201.401.501.601.701.802.002.00
(m)
4)铜管垂直或水平安装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4.5-4的规定;
表3.4.5-4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
支架最大间距立管1.82.42.43.03.03.03.53.53.53.54.04.0
(m)水平管1.21.81.82.42.42.43.03.03.03.03.53.5
5)薄壁不锈钢管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装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属卡或吊卡时,金属管
卡与管道之间应设软性隔垫;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5m,宜设置在变径、分支管箍、接口及穿越承重
墙、楼板的两侧等处;在给水栓和配水点100mm以内,应采用金属管卡固定牢固;支架间距应符合表
3.4.5-5的规定;
表3.4.5-5薄壁不锈钢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25150~200
最大间距立管1.52.02.53.03.54.0
(m)水平管1.01.52.02.53.03.5
6)沟槽式连接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3.4.5-6的规定;
表3.4.5-6沟槽式连接管道水平管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300350
支架最刚性
2.102.102.102.103.003.653.654.254.255.155.755.756.006.00
大间距接头
10
(m)柔性
2.43.03.03.03.63.63.64.24.24.24.84.84.85.4
接头
3.4.6管道预制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施工草图进行管段的加工预制,预制完成的管道应进行编号并分类码放整齐;
2塑料管道切割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的切割宜使用专用管剪;
2)切割时,剪刀片卡口应与所切割管径相符;
3)切割后,断口应用专用整圆器整圆。
3钢塑复合管切断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管工具宜采用专用切管器;
2)切管后的端面应平整,并应垂直于管轴线;
3)切管后,毛刺宜采用专用工具清除。
4铜管宜采用滚轮式切管器切断,管口断面与管子中心线应垂直,管口整圆应用专用工具,管口
应无毛刺、破裂等;
5薄壁不锈钢切断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割工具宜采用专用电动切管机或手动切管器、手动管割刀等;当采用砂轮锯时,砂轮锯材质
应不含铁,且应专用于切割不锈钢管,不应再切割其他金属管材;
2)切割后,管口的断面应平整,并垂直于轴线;切口应无明显毛刺,变形处用专用工具整圆。
3.4.7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直埋金属给水管道应做防腐处理,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安装间距、排列方向、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
2)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
距不应小于0.15m;
3)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如给水管在排水管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应小于排
水管管径的3倍。
3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4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应安装可拆卸管件;
5冷热水管道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垂直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
6塑料给水管与其他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留有一定的保护距离;若设计无规定时,净距不宜
小于100mm,塑料管宜在金属管内侧;
11
7给水管道不应穿越烟道、风道、变配电间、排水沟;不宜穿过橱窗、壁柜、木装修部位;塑料
给水管道应远离明火,距炉灶外缘不应小于400mm;
8给水管道穿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9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
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10塑料给水管道各配水点、受力点,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11管道安装后应与套管同心;
12垫层内管道应带压隐蔽。
3.4.8干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埋地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设计图纸上的管道布置,确定标高并放线,经复核无误后,开挖管沟至安装要求深度;
2)管道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腐,预制完的管道运到安装部位按编号依次排开,从进水方向
依次安装,总进水口端头应封堵严密;
3)挖好的管沟或房心土回填到管底标高并夯实;
4)将预制管段缓慢放入管沟内,找好位置和坡度,然后进行管道连接,管道找平找直后,将管道
固定,并对各分支甩口做好临时封堵。
2管道明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坐标、标高进行复核;
2)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照编号运至相应位置,排列整齐;依次、逐段吊装到位,按顺序连接,
甩口应准确、到位、朝向正确;
3)安装后应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清除多余辅料,所有管口应做好临时
封堵;
4)管道水平安装时,管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4.9立管、支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依照预制时的标记顺序安装;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
支管甩口应做好临时封堵;
2)立管阀门手柄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
3)安装完毕找正、固定牢固,配合土建封堵楼板洞;
4)暗装管道在隐蔽前应完成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隐蔽。
12
2支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管明装,根据支管甩口位置及器具的甩口高度,将管道临时固定,调整后栽支管卡件固定牢
固,临时封堵;
2)支管暗装,确定支管高度后画线定位,剔出管槽;将管道临时固定,调整后固定牢固,临时封
堵;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应设置在明处。
3.4.10钢塑复合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螺纹加工宜采用电动套丝机;
2)螺纹加工前,管端应采用专用绞刀进行清理加工,将衬塑层按其厚度的1/2进行倒角,倒角坡
度宜为10°~15°;
3)螺纹加工长度应符合表3.4.10-1的规定。
表3.4.10-1螺纹加工长度
公称直径普通螺纹长螺纹(连接设备用)短螺纹(连接阀类用)
项次
(mm)长(mm)螺纹数长度(mm)螺纹数长度(mm)螺纹数
115148502812.06.5
220169553013.57.5
325188602615.06.5
432209--17.07.5
5402210--19.08.0
6502411--21.09.0
7702712----
8803013----
91003314----
注:螺纹长度均包括螺尾在内。
4)螺纹连接前应将管端的毛边修光,并应清除管道内和连接处的污物;
5)螺纹连接应一次上紧,不应倒转;拧紧后外露螺纹应为2扣~3扣;多余的生料带或麻丝应清理
干净,并对接口处进行防腐处理。
2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法兰盘衬垫宜选用成品;
2)垫片应放正,不应凸入管内,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不应使用斜面垫、偏垫或两个及以上
的衬垫;
3)法兰盘的连接螺栓规格应相同且直径、长度应与法兰匹配;
4)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应对称、均匀拧紧,紧固后螺杆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
13
1/2。
3沟槽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滚槽前,将切割合格的管道架设在滚槽机和滚槽机尾架上,管道应处于水平位置,管道端面应
与滚槽机止面贴紧,管轴线应与滚槽机止面垂直;沟槽模具应与管道规格相适应,不应混用;
2)启动滚槽机,滚压环形沟槽;钢管每转动一圈应加压一次,应均匀施加下压力,转动圈数与加
压要求应符合表3.4.10-2规定,不应一次压至槽深位置;
表3.4.10-2转动圈数与加压要求
转动圈数加压要求(mm/累计压下量适用规格
圈)(mm)
10.250.25—
20.250.50—
30.250.75—
40.251.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1269-2011 巷道堆垛起重机 安全规范 2011-12-20
- QB/T 4096.21-2011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 第21部分:对流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2011-12-20
- SN/T 0451-2011 进出口麻棉色织布检验规程 2011-09-09
- JB/T 9426.6-2011 电影摄影物镜 第6部分:电影摄影物镜性能测定方法 2011-12-20
- JB/T 8982-2011 三相交流稳频稳压电源机组及系统技术条件 2011-12-20
- QB/T 4266-2011 扎线钳 2011-12-20
- SY/T 5084-2012 打捞篮 2012-01-04
- JB/T 11240-2011 手持式液压剪 2011-12-20
- JB/T 11106-2011 支腿式液压凿岩机 2011-05-18
- JB/T 11239-2011 手持式气动搅拌机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