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445-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房山磨盘柿

GB/T 22445-2008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Fangshan Mopan persimm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445-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10-22
实施日期
2009-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房山磨盘柿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房山磨盘柿。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房山区农业委员会、房山区林业局、房山区林果科技服务中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人:
赵永祥、钱希杰、顾金锁、孔庆远、焦迎燕、焦惠英、王良合、张喜利、顾志亮、隗海燕、穆希凤、薛新华、郑仲明、冯华富、杨娟、刘永波、王乔、陈言楷、吴惠敏、谢翔燕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B31

囝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地理标志产品房山磨盘柿

Productof

geographicalpersimmon

indication--FangshanMopan

2009-03—0

2008—10—22发布1实施

丰瞀粥鬻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

22445--2008

GB/T

刖罱

17924《地理标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

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房山区农业委员会、房山区林业局、房山区林果科

技服务中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永祥、钱希杰、顾金锁、孔庆远、焦迎燕、焦惠英、王良合、张喜利、顾志亮、

隗海燕、穆希凤、薛新华、郑仲明、冯华富、杨娟、刘永波、王乔、陈言楷、吴惠敏、谢翔燕。

地理标志产品房山磨盘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房山磨盘柿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晶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

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房山磨盘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GB/T20453柿子产品质量等级

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211号

3术语和定义

GB/T2045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房山磨盘柿FangshanMopanpersimmon

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质量达到本标准要求的果形端正,扁方

或扁圆形,中部缢痕明显,形似磨盘,果实橙黄至橙红色、无核、耐贮运、品质极佳的柿子。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房山磨盘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211号批准的

范围,即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大石窝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周口店镇、城关街道、阎村镇、青龙

湖镇、河北镇、佛子庄乡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要求

5.1自然环境

房山磨盘柿产区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产区环境质量符合GB/T18407.2的规定。

5.1.1气候条件

h

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无霜期208d、大于0℃的积温是4839.2℃、全年日照时数2621.3

1

22445--2008

GB/T

左右,极端最低气温高于一19.1℃。

5.1.2地形条件

应选择海拔300m以下的浅山丘陵、山麓地带及与之相邻的山前平原暖区。特别应选择这一区域

的背风向阳的小流域、岗台地、缓坡地,且应避开低洼地及风口、冰雹区域。

5.1.3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不小于807.0~8.5,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小于1.o%,地下水位

cm的壤土或粘壤土,pH

1.2m以下。

5.1.4水分条件

mm~800

年降水量400mm。

5.2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见附录B。

5.3果品质量

5.3.1等级规格

等级规格见表I。

表1等级规格

项目特级~级

单果重/g≥300≥250

果形端正,扁方或扁圆,缢痕明显端正,扁方或扁圆,缢痕明显

柿蒂柿蒂完整柿蒂基本完整

色泽橙黄色至橙红色橙黄色至橙红色

刺伤无无

无cm2

碰压伤允许轻微碰压伤,总面积不超过0.5

磨伤无允许轻微磨伤,总面积不超过果面的]/50

水锈、药斑无允许轻微薄层,总面积不超过果面的1/20

面日灼无允许轻微日灼,总面积不超过1cm2

缺雹伤无无

虫伤无允许轻微虫伤,不超过3处

软化无允许轻微软化,总面积不超过lcm2

病斑无无

允许度无不得超过2项

5.3.2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见表2。

表2理化要求

项目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16

果实硬度‘/(kg/cm2)≥10

8果实硬度为果实采后24h之内测定值。

5.3.3卫生要求

果实的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及其他有关国家法

2

GB/T

律法规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等级规格

6.1.1单果重

用分度值为0.1g的计量器具进行称量。

6.1.2果形、柿蒂、色泽

采用目测法测量。

6.1.3果面缺陷

采用目测法和游标卡尺测量。

6.2理化要求

6.2.1可溶性固形物

6.2.1.1仪器:手持折光仪。

6.2.1.2测定方法:每个果实中部环形均匀选2点~3点,分别用不锈钢刀削去皮后取一定量的果肉,

用取汁器挤出果汁,滴于折光仪载样板上,读数并记录。将每个果实2点~3点测定数值平均,得出单

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6.2.2果实硬度

6.2.2.1仪器:果实硬度计。

6.2.2.2测定方法:逐个在试样果实相对两面的胴部,用不锈钢刀削去果皮,削去面积略大于硬度计测

头面积,尽可能少损及果肉,持硬度计垂直地对准果面的测试部位,施加压力,使测头压入果肉至规定标

线为止。从硬度计指示盘上直接读数或进行数据转换,即为果实的硬度。以kg/cm2表示,将每个果实

2个点测定数值平均,得出单果硬度值。

6.3卫生要求

果实的污染物限量按GB2762规定的方法检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GB2763规定的方法检验。

7检验规则

7.1组批与抽样

7.1.1组批

以同等级、同一批采收、同一包装!El期的果实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7.1.2抽样

按GB/T8855规定执行。

7.2检验分类

7.2.1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项目包括包装、标志、标签、等级规格。检验

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交收。

7.2.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每年采摘初期;

b)两次抽检结果差异较大时;

c)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

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时。

7.3判定规则

等级规格不合格果及邻级果数合计不超过5%且理化要求、卫生要求、净含量均合格,则判定该批

3

GB/T22445--2008

产品合格。

等级规格不合格果及邻级果数合计超过5%,或理化要求、卫生要求、净含量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

该批产品不合格。

理化要求、卫生要求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复检,复检结果仍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签、标志

标签按GB7718规定执行。包装箱上应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或净含

量、等级、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执行标准号等。

8.2包装

8.2.1选用符合GB/T6543规定的瓦楞纸箱或其他适宜的包装容器。包装容器内不得有枝、叶、砂、

石、尘土及其他异物。内包装材料新丽洁净、无异味,不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和污染。同一包装件中果实

应属同一等级且大小均匀。

8.2.2果品冷藏专用箱应排列整齐,内衬垫箱纸,垫箱纸质量与包果纸纸质相同,干燥,无霉变、虫蛀、

污染。

8.3运输

8.3.1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应有防雨防晒设施。

8.3.2鲜柿易碰伤、腐烂,运输应做到及时快捷,尽量缩短运输时问,不得日晒雨淋,装卸搬运时应轻拿

轻放,垛码整齐,不得与有毒、有腐蚀、有异味物品混运。

8.3.3待运时,批次分明、垛码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防雨防潮湿。

8.4贮存

果实采收后,分级包装,去除病虫果和伤果,采后不直接上市的应采用低温或低温气调贮存,亦可进

行冷冻贮存。采用低温或低温气调贮存的磨盘柿,贮存期不大于120d;采用冷冻贮存的磨盘柿,贮存期

不超过一年。库房贮存使用专用箱,应距墙壁、地面20cm以上,垛层不超过2m,总码放量不大于库容

量的80%。

8.4.1短期贮存

d。

将果实用专用包果纸和瓦楞纸箱包装后,置于0℃~1.0℃冷库内,贮存期30

8.4.2中期贮存

d。

将果实用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后,置于0℃~1.0℃冷库内,贮存期60

8.4.3长期贮存

d~120d:

采用气调贮存,按以下设定条件贮存期可达到90

a)气体及浓度为:氮气90%,二氧化碳8%,氧气2%;

b)温度一1.0℃~0℃;

c)相对湿度90%以上。

4

22445--2008

GB/T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房山磨盘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房山磨盘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

图A.1房山磨盘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22445--2008

GB/T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栽培技术

B.1苗木生产

B.1.1苗圈的建立

苗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pH7.o~8.5,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在丘陵山地育苗,坡

cm,背风向阳,避开低洼地、风雹易发区。

度需在25。以下,土层厚度不低于40

B.1.2砧木苗的繁育

B.1.2.1品种

应选择保护区范围内的磨盘柿。

B.1.2.2种子采集

房山磨盘柿均用君迁子即黑枣作砧木。选择生长健壮、无根蘖或少根蘖、种子含量高、无病虫害的

植株,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堆积软化后,搓去果肉、杂质,洗净种子并阴干。

B.1.2.3种子处理

种子选用标准:纯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

B.1.2.3.1层积

春播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层积处理,即将充分阴干的种子与湿沙混合,沙子最大持水量55%~

65%,直接埋藏在地下80cm深处,同时埋人秸秆捆等用来通风,沙藏至第二年春季播种前。

B.1.2.3.2直接处理

采收后直接将种子阴干,置于通风干燥处干藏至第二年春季播种。

B.1.2.4整地与施有机肥

000cm~30

每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kg以上,深耕20cm,耙碎整平,灌水沉实。宽窄行

cm~30

cm~120cm。

做畦,宽畦畦面宽100cm,窄畦畦面宽20

B.1.2.5播种

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对层积或干藏后的种子进行催芽,待1/3种子裂嘴露出白芽时播

cm~30cm~15

种。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于窄畦播种,行距20cm,株距10cm。播种量每公顷

75cm~3

kg~90kg,播种深度2cm,覆土后耙平畦面,镇压、覆膜。

B.1.2.6砧木苗的管理

cm~15

幼苗出土15%左右时,适时通风、除膜;当幼苗长到2片~3片真叶时按株距10cm的距离

定苗或移栽,每公顷12万株~16万株。土壤干旱,及时灌水;苗木较弱,于5月底6月上旬追施一次氮

肥,每公顷追尿素45kg,窄畦中间开沟施入后培土灌水。雨季以后控肥控水,及时除草。9月上旬,叶

面喷磷钾肥2次,中下旬对苗木嫩尖进行摘心。

cm,用土培严。

入冬前,将苗木顺其窄行卧倒,在宽行取土防寒,覆土厚度高于苗木15

B.1.2.7嫁接

B.1.2.7.1接穗采集

选择品种纯正、树势健壮、高产、优质、无畸形果及病虫害的成龄树作为采穗母株。休眠期枝接选生

长充实、芽饱满、一年生枝中段做接穗进行蜡封。夏季芽接采集当年生枝、生长充实的中段做接穗,采集

后立即剪除叶片保留叶柄,注意保湿降温。

B.1.2.7.2嫁接时期、部位和方法

春季嫁接在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进行,劈接和切腹接在萌芽前进行,带木质部芽接和插皮接在离

cm

皮后进行。夏季嫁接在8月中下旬进行,带木质部芽接或丁字形芽接。嫁接部位要求距地面30

GB/T

左右。

B.1.2.7.3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的管理参照砧木苗,方法见B.1.2.6。

B.1.2.8苗木出圃指标

以君迁子为砧木的成品苗,要求品种纯正、生长充实、芽饱满、无病虫害,地径1.2cm以上,苗高

1.5m以上,出圃苗木根系要求主根长20cm以上,侧根数量在5条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砧桩剪除、

无冻害、无机械伤;每公顷出苗11万株~14万株。

B.1.2.9包装运输

d~7

起苗前5d应灌水,出圃的苗木,每50株捆成一捆,用标签标明品种、起苗时间、数量、苗龄、产

地等,根部蘸泥浆,然后用湿蒲包等包好根系,远途运输的车厢外再加盖一层塑料膜包裹车厢全部苗木。

苗术到达目的地,应立即假植或进行栽植。

B.2生产基地的建立

B.2.1整地

丘陵山地高差较大,按等高线修筑石壁梯田,梯田阶面宽应不小于4Rq_;里低外高,内修背沟。坡度

陡,阶面过窄的,宜隔阶栽植。缓坡平地,宜全园平整。

cm。

上述土层较浅或砂石较多的局部地块需用客土改良土壤,土层厚度不小于80

B.2.2防护林

丘陵山地柿园宜在园地上方、山脊营造水土保持林;缓坡平地大中型柿园,防护林应规划主林带和

副林带;小型柿园可营造环园林带。

B.2.3道路设计

B.2.3.1主路

m~6

位于果园中部,贯穿全园,一般4m宽。山地果园的主路应顺山势呈环形或之字形,坡度不

超过5。~10。。

B.2.3.2支路

m~3

应垂直主路,宽2.5m。

B.2.4定植

B.2.4.1定植密度

m~4m~6m~5

丘陵山地柿园株距3m,行距5m;缓坡平地株距4m,行距6m,每公顷不大于

660株。

B.2.4.2定植时期

以春季萌芽前定植为宜,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B.2.4.3定植前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