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73018-2002 毛针织品

FZ/T 73018-2002 Wool knitting goods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FZ/T 73018-2021 |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73018-200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2-09-28
实施日期
200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CSBTS/TC 209/SC3)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陈继红、孙寿椿、李立荣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

w63

「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73018-2002

代替FZ/T7300373004-1991,FZ/T24006-1995

毛针织品

Woolknittinggoods

2002一09一28发布2003一01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FZ/T73018--2002

oil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羊毛局标准TWCK1:2000((针织服饰类产品》。与TWCK1:2000的主要差异

如下:

-一按照我国产品标准的编写程序进行编写;

-一产品分类由7类改为5类;

-一根据我国国情和相关法规增加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

—洗涤分类分为于洗类、小心手洗类、可机洗类3类;

—纯毛产品允许含有非毛纤维的相关规定,与我国的毛纺产品标准协调一致,并增加一些具体

规定;

一一外观质量评等的内容比较细化;

—试验方法采用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试验方法标准;

-一检验规则、包装标志等内容符合我国国情和相关法规。

本标准代替FZ/T73003-1991}精梳毛针织品))),FZ/T73004-1991《粗梳毛针织品》和

FZ/T240061995K精梳轻薄型毛针织品》。本标准的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相当于国际

一般水平

本标准与FZ/T73003-1991,FZ/T73004-1991,FZ/T24006-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精《梳毛针织品》、粗《梳毛针织品》和精《梳轻薄型毛针织品》三个标准文本,合并为一个标

准文本;

—适用范围为:适用于精、粗梳纯毛针织品和含毛30%及以上的毛混纺针织品;

一一增加了毛针织品的品种分类和洗涤方式分类;

—技术要求中增加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

-一产品等级分为优、一、二等品3个品等;

-一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为产品定等依据。内在质量评等中对纯毛产品的纤维含量有更为详细

的补充规定,取消腋下接缝强力考核指标,单件重量偏差率改为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并按产

品不同洗涤方式分别考核水洗尺寸变化率,调高部分染色牢度指标;外观质量评等中增加实物

质量及扭斜角的评等规定,并简化了有关条文;

-一检验规则中简化相关内容,增加对批量检验的判定规定;

一包装标志中增加对毛针织品规格尺寸的标注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CSBTS/TC209/SC3)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毛纺织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继红、孙寿椿、李立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FJ198-1979,ZBW63001-1986,FZ/T73003-1991;

ZBW63002--1986,FZ/T73004-1991;

-一FZ/T24006-1995

FZ/'r73018一2002

毛针织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针织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等全部技术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精、粗梳纯毛针织品和含毛30%及以上的毛棍纺针织品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1995,idtISO105/A02:1993)

GB/T2910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0-1997,egvISO1833:

1977)

GB/T2911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GB/T2911-1997,egvISO5088

1976)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1997,egvISO105-X12:1993)

GB/T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T3922-1995,egvISO105/E04:1994)

GB/T4802.3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起球箱法

GB/T4856针棉织品包装

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T5713-1997,egvISO105-E01:1994)

GB/T7742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GB/T7742-1987,neqISO

2960:1974)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8427-199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色牢度:氮弧(eqvISO105-3102:1994)

GB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9995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12490-1990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neqISO105/C06:1987)

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FZ/T01026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20011测量毛针织成衣扭斜角的试验方法

FZ/T20018毛纺织品中二抓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测定(FZ/T20018-2000,egvISO3074:1998)

FZ/T70008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试验方法

FZ/T70009毛纺织产品经机洗后的松弛及毡化收缩试验方法

3毛针织品的分类

3.1按品种分为:

rz/T73018--2002

刁于衫、套衫、背心类;

一裤子、裙子类;

一内衣类‘

袜子类;

-一小件服饰类(包括帽子、围巾、手套等)。

3.2按洗涤方式分为:

干洗类;

一小心手洗类;

一。丁机洗类。

4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包括安全性要求、分等规定、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评等。

4.1安全性要求

毛针织品的安全性应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

42分等规定

毛针织品的品等以件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

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低于二等品者为等外品。

4.3内在质f的评等

4.3门内在质量的评等以批为单位(同一产品的每一交货单元为一批)。

4.3.2内在质量的评等由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

车13所有产品必须考核的物理指标按表1规定评等。

表1

项目限度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备注

纯毛产品含毛量100详见附录A

}成品中某一纤维含量低于10%时,其含

混纺产品中毛纤维一

含量的减少(绝对百不高于335量偏差绝对值应不高于标注含量的

1分比)30%

<31.2tex(>32Nm)为245(2.5)

精梳323(3.3)

不低于<20.8tex(>48Nm)为196(2.0)

粗梳225(2.3)<71.4tex(>14Nm)为196(2.0)

编织密度系数//(mm·tex)不低于1.0只考核粗梳平针产品

起球/级不低于3-432-3

二敏甲烷可溶性物质/(%)不高于1.51.72.5只考核粗梳产品

单件重量偏差率/(%)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

注:顶破强度只考核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GB/T 2910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