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689-2020 川西北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技术规程
DB51/T 2689-2020 The Monitor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ixed Monitoring Point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Grasslan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 起草人:
- 唐川江、鲁岩、李杰、侯众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4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689—2020
川西北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技术规程
2020-07-14发布2020-08-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2689—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1
5固定监测点监测....................................................................5
6数据管理..........................................................................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固定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8
I
DB51/T2689—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川江、鲁岩、李杰、侯众。
II
DB51/T2689—2020
川西北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西北草原固定监测建设、定位监测的方法和各项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川西北天然草原资源与生态的固定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889-2004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1121.2-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1121.2-2006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2-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2998-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原固定监测点rangelandfixedmonitoringpoint
指按照监测要求设定的一定范围的草原固定场地。固定监测场地一般设置在连片面积300亩以上的
平坦、开阔草原上。由主监测场地和辅助监测场地两部分组成。
3.2
主监测场地mainmonitoringsite
指获取草原监测地面数据的主要固定区域,一般需要安装围栏进行保护。
3.3
辅助监测场地auxiliarymonitoringsite
指获取草原监测地面对照数据的固定区域。辅助监测场地设置在主监测场地附近1公里的辐射半径
范围内,一般不需要安装围栏。
4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
4.1选址要求
1
DB51/T2689—2020
监测点选址要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的监测、研究目的,综合考虑当地的草原植被、地理环境等条
件,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草原固定监测点,便于开展草原监测工作和后期围栏设施的管理维护。
4.1.1监测点内植被具有代表性。监测点应设置在主要的草原类型范围内,能代表当地草原生态环境
的平均水平。其草原植被、生态状况、退化状况及牲畜利用状况等具有典型性。
4.1.2监测点内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植被分布相对均一、连片集中的草原。
4.1.3监测点内避免有河流、道路、村庄等存在,监测场地边缘离公路、河流、居民点500m以外。
4.1.4监测点数量可根据监测工作需要自行设置。
4.2主监测场地
主监测场地面积50亩。可根据草原面积、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因需而设。根据不同的
监测和研究目的,主监测场围栏内划分4个监测小区,分别为永久观测区、常规监测区、刈割监测区、
科研试验区。主监测场地小区功能见表1所示。监测场地一旦按照预定的小区设置建设完毕,运行过程
中不得对小区设置进行随意调整。永久观测区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需用围栏与其他小区分隔。
其他小区间可采用围栏分隔,为节省投资也可采用隔离桩分隔。主监测场地和各监测小区需要设置标识、
隔离桩和标牌,用于标识有关重要信息,便于对各小区进行区分和识别。主监测场地固定监测点监测小
区示意图见图3。
表1主监测场地小区类型及功能
小区类型功能
定期轮流进行植被、土壤采样、观测、拍照和记录。包括定期测定群落地上生物量、盖度
常规监测区和高度、土壤含水量;每2年测定一次土壤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容重等),拍照记录
地表状况。
永久性围封,不进行任何采样和人为扰动,用于观察草原群落自然演替,生长季每月只作
永久观测区
观测、拍照、记录。
刈割监测区秋季打草一次,割草前后监测高度、盖度、生产力和植物种类等,探究植被补偿生长能力。
科研试验区可开展各类型草原生态演替试验,为草原科研提供接口,充分发挥监测点作用。
4.3辅助监测场地
辅助监测场地设置在主监测场地附近1km的辐射半径范围内。辅助监测场地数量一般1个~4个,每
个50亩。位于主监测场地的不同方位,要与主监测场地草原类型、地形基本一致。主要用于监测自然利
用状态下的草原生长、生态情况,获取草原放牧强度、鼠虫害、毒杂草、雪灾、旱灾等数据,用于与主
监测场进行对照分析。辅助监测场地不需围栏,为查找定位方便,可设置一圈桩柱大致圈定一片草场,
以后连续在该片草场开展监测。
4.4监测场设施技术要求
4.4.1围栏
50亩的主监测场地,需要安装高标准围栏1000m左右。围栏采用浸塑护栏网,样式如图1所示。浸
塑护栏网材料及安装要求如下:
材料:采用优质低碳钢丝(3mm~6mm)焊接而成,材料表面采用PVC浸塑处理或选择静电粉末喷
涂、镀锌等方式。
2
DB51/T2689—2020
安装方式:网片采用卡接连接方式,附有防雨帽、连接卡、防盗螺栓等。立柱采用混凝土预埋式。
颜色:网片为绿色,立柱为红白色相间。围栏安装示意图参见图1。
具体规格见围栏平面示意图1所示(浸塑护栏网)。
a
图1固定监测点围栏安装示意图(浸塑护栏网)
4.4.2门
4.4.2.1监测点大门
监测点大门采用粗框网门形式,宽度为3m~4m(双开,单扇宽度1.5m~2m),高度与围栏高度
一致(1.6m~1.8m)。
单扇门样式:内网片孔距参照围栏网片,丝径为围栏网片丝径的2倍。门边框为围栏网片边框的2
倍。为安装门锁作好预留件。
门立柱:高度为1.9m~2.1m(高出围栏立柱0.3m),焊管直径为围栏立柱的2倍。若为水泥柱围
栏,门柱的规格为90mm×90mm×8mm,长度为2200mm。
4.4.2.2永久观测区小门
永久观测区小门采用与大门相同材质、相同样式的粗框网门,宽度为1.5m,高度与围栏高度一致。
4.4.3标牌
4.4.3.1监测点大门标牌
监测点大门标牌名称为“草原固定监测点”,上面标有草原类型、经纬度、海拔、建设单位、建设时
间等文字。监测点大门标牌样式参见图2。
3
DB51/T2689—2020
图2监测点大门标牌样式
监测点大门标牌采用不锈钢。底色银色,字体为华文中宋、字体颜色为黑色。标牌尺寸:长×宽:
2.0m×1.36m;标牌下沿距地面高度0.8m;标志牌上沿距地面高度约2.16m。
安装方式:标牌与两侧立柱焊接,立柱采用混凝土预埋式。立柱直径参考大门立柱,保证标牌坚固,
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标牌立于围栏外靠近大门的一侧。
4.4.3.2小区标牌
在常规监测区、永久观测区、刈割监测区、科研试验区,以及辅助观测区分别设置小标牌。监测小
区及标牌设置参见图3。
常规监测区
科研试验区
小门
永久观测区
四个小区标牌
刈割监测区
(火烧管理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44520-2024 锻模 X型导轨导向快换模架 2024-09-29
- GB/T 44609-2024 沙漠蝗监测技术规程 2024-09-29
- GB/T 44592-2024 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 2024-09-29
- GB/T 44613-2024 牛羊副流感病毒3型诊断技术 2024-09-29
- GB/T 44612-2024 杰克贝尔氏粉蚧检疫处理技术要求 2024-09-29
- GB/T 44608-2024 凹额精灵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2024-09-29
- GB/T 44605-2024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学元件吸收分布测量 光热成像法 2024-09-29
- GB/T 44611-2024 栽培介质有害生物检测规程 2024-09-29
- GB/T 44649-2024 电动道路车辆用镍氢电池和模块 安全要求 2024-09-29
- GB/T 44606-2024 跨境物种资源获取通用要求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