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JD 14.11-2024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11部分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
T/WSJD 14.11-2024 Ergonomic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n Work Related to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Part 11: Black Metal Smelting and Pressed Metal Processing Industr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南京医科大学、鞍山钢铁劳研所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欧萨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山医院
- 起草人:
- 张恒东、王忠旭、贾宁、张翠翠、虞少博、刘宇、顾斌、张荣、梅良英、聂云峰、陈振龙、沈欢喜、王致、荀厚勤、孙晓东、谢丽庄、高玥、刘啸文、张海、蒋桂林、刘静、郭静静、 张海、马岩、迟江朋、蔡练功、刘江辉、张海、宋仙平、彭哲、梁娇君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80
CCSA25
Q/LB.□XXXXX-XXXX
WSJD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团体标准
T/WSJD14.11—2024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11部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
Ergonomic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ofwork-related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Part11:Ferrousmetalsmeltingandcalenderingprocessingwork
2024-07-31发布2024-08-01实施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发布
T/WSJD14.11—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生产工艺或作业活动、工效学危险因素与潜在的WMSDs部位................................1
5干预措施............................................................................2
6效果评估............................................................................3
附录A(资料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其来源和可参照的干预措施.4
附录B(资料性)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工效学干预措施示例导引目次...................8
参考文献.............................................................................29
I
T/WSJD14.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南京医科大学、鞍山钢铁劳研所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
业病防治院、江苏省欧萨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恒东、王忠旭、贾宁、张翠翠、虞少博、刘宇、顾斌、张荣、梅良英、聂云
峰、陈振龙、沈欢喜、王致、荀厚勤、孙晓东、谢丽庄、高玥、刘啸文、张海、蒋桂林、刘静、郭静静、
张海、马岩、迟江朋、蔡练功、刘江辉、张海、宋仙平、彭哲、梁娇君。
II
T/WSJD14.11—2024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第11部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预防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肌肉骨骼疾患相关工效学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估、预防和控
制。其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T2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
T/WSJD14.1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上述引用文件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ferrousmetalsmeltingandcalenderingprocessingwork
对钢铁、铸铁、铬、锰等黑色金属进行冶炼和加工的行业。
本文件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主要包括:原(燃)料储运、烧结(球团)、焦化、炼
铁、炼钢和钢压延加工生产单元。
3.1.2
轧钢steelrolling
指将钢坯经轧钢机轧制成所需要的各类有用材料钢的过程,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热轧与
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可分为纵轧,横轧和斜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还可
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WMSDs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musculoskeletaldisorders
4生产工艺或作业活动、工效学危险因素与潜在的WMSDs部位
4.1生产工艺或作业活动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生产主要包括原燃料储运、煤焦化、铁矿石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
钢压延及其加工等工艺,主要作业活动有原料准备、配煤、炼焦、推焦、熄焦、筛焦整粒、煤气净化、
化工产品精制、烧结配料、烧结(球团)、高炉熔炼、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整修、粗轧、精轧、
矫直、冷轧、精整、酸洗、连退、涂镀等,部分企业还存在黑色金属冶炼相关的水处理、热发电等辅助
工艺。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作业较为复杂,存在手工、自动或半自动化作业。进行手工和半自动化操
作时,大量使用相关操作设备和手动工具,通常包括翻车机、斗轮堆取料机、推煤机、粉碎机、皮带式
输送机、推焦车、装煤车、拦焦车、熄焦车、包装机、粉煤机、离心机、泥炮机、出钢车、钢包、钢渣
车、拆罐机、翻包机、卷运机、剪切机、锌锅、喷印机、抛丸机、抛光机、各类焊机、喷枪、气(电)动
1
T/WSJD14.11—2024
扳手、铆钉机、各类风(电)动工具、空气锤、悬链、吊具、起重设备、夹钳、行车、叉车等。
4.2工效学危险因素
4.2.1作业过程中广泛存在重负荷、节奏快、重复性高、强迫体位、静力作业、局部振动和长时间立
姿、坐姿、蹲姿伴弯腰等工效学危险因素,易导致颈、肩、下背、腕/手、膝、足踝等部位发生WMSDs。
主要作业岗位及工效学危险因素有:
a)高强度用力:完成任务(如提重物、推、拉)所需体力的量,如原燃料储运生产单元的卸煤机工、
堆取料机工,煤焦化生产单元的炉门工,炼铁生产单元的供煤工、炉前工,炼钢生产单元的炉前工、浇
钢工、修包工、喷补工。
b)长时间持续负荷:控制设备或工具等操作时的长时间用力负荷,如原燃料储运生产单元的中控
工,烧结生产单元的看火工、中控工,煤焦化生产单元的煤焦车司机、装煤工、调温工、干熄焦工、运
焦工、中控工,以及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生产单元的主要作业岗位。
c)过度重复用力:长时间以相同的动作或系列动作的作业,如原燃料储运生产单元的皮带巡检工、
烧结生产单元的系统巡检工,煤焦化生产单元的鼓冷工、油库工,炼铁生产单元的制喷工,炼钢生产单
元的脱硫工、喷补工,钢压延及其加工生产单元的酸洗工、酸再生工、连退工、涂镀工。
d)被动姿势要求:强迫(如狭小空间)和长期静态姿势对身体造成的压力,如重复或长时间以超过肩
的高度、向前弯腰或侧弯、扭曲、跪或蹲、频繁攀爬楼梯、高空作业等,如原燃料储运生产单元的卸煤
机工、堆取料机工,烧结生产单元的看火工,煤焦化生产单元的煤焦车司机、装煤工、干熄焦工、运焦
工,炼铁生产单元的供煤工、制喷工、TRT工、槽下工、热风工,炼钢生产单元的OG工、浇钢工、
连铸工、修包工、喷补工,以及钢压延及其加工生产单元的主要作业岗位。
e)强烈或长时间肌肉紧张:如身体或身体局部(如手)按压坚硬或尖锐边缘、以手为锤、局部振动等,
如原燃料储运生产单元的卸煤机工、堆取料机工,烧结生产单元的看火工,煤焦化生产单元的炉门工,
炼铁生产单元的供煤工。
f)不良作业环境和心理负荷:如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工作压力、单调工作等,如原燃料储运
生产单元的中控工,烧结生产单元的看火工,煤焦化生产单元的装煤工、炉门工,炼铁生产单元的炉前
工、看水工、热风炉工,炼钢生产单元的吹氩工、炉前工,钢压延及其加工生产单元的粗轧工、精轧工、
卷运工、点检工、精整工。
g)不良的工作(劳动)组织:如无工间休息、倒班作业、加班作业等。
实际作业活动往往是这些危险因素的组合,多重接触可能增加发生WMSDs的危险,同时还取决于
接触危险因素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程度。实施工效学干预措施将会减少WMSDs的发生,并能够提供更
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4.2.2工艺中可能同时存在或者产生的化学、物理及生物等因素可能加重不良工效学因素的健康危害,
危害因素种类及存在环节见GBZ/T231附录A。个体的遗传、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和工作负荷、
工作自主性低、加班作业、轮班作业、管理制度、个体防护措施等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影响WMSDs发生
的危险因素。
4.2.3主要生产单元、工艺涵盖的岗位或工种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其来源参见附录A中的表A.1。
4.3潜在的WMSDs部位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效学危险因素可能导致颈、肩、上背、下背、腕/手、
膝、足踝等部位发生WMSDs。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麻木、酸痛、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软组织肿胀和
振动性白指,严重者可致肌肉骨骼系统的不可逆损伤,导致关节僵硬、强直等伤残。
5干预措施
5.1 用人单位可结合本单位自身情况,识别确定需要采取控制的危险因素及其优先等级,基于工效学
原则和危险控制原则(见T/WSJD14.1第6部分和第8部分),制定并实施符合工效学原则的干预措施,
措施应包括工作场所、材料/设备处理、工具使用、作业姿势、个体防护、工作组织等六个方面内容。
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将工程控制作为解决工效学问题的首选措施。
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可参照的干预措施导引编号参见附录A中的
表A.2。
2
T/WSJD14.11—2024
5.3本文件附录B提供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活动)WMSDs预防控制的工效学干预措施
示例。示例主要基于常见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活动),并非涵盖该行业所有的作业活动和
所有的工效学问题。用人单位可将本文件中的干预措施示例作为样例,设计并开发出适用于本企业的切
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6效果评估
用人单位应依据T/WSJD14.1第7部分的要求,对本单位的工效学程序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确
定工效学实施程序是否达到工效学目标。
3
T/WSJD14.11—2024
附录A
(资料性)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其来源和可参照的干预措施
为便于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工效学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估与控制,本附录将黑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工作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工序和涵盖的岗位或工种、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归纳如下表A.1;
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可参照的干预措施归纳如下表A.2。
表A.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其来源
生产单元主要工艺岗位或工种工效学危险因素(因素编号#)
运输皮带巡检1.1、1.6、1.9、2.4、3.4、3.5、3.6、5.2、5.4
1.1、1.2、1.3、1.5、1.9、2.2、2.4、2.5、2.7、3.1、3.2、3.3、3.4、
卸煤机
3.5、3.6、4.1、4.5、5.4、6.1、6.2、6.4
燃料储运1.1、1.2、1.3、1.4、1.9、2.4、2.5、2.8、2.10、3.1、3.3、3.6、4.3、
储存中控
5.3、5.4、6.4
1.1、1.2、1.3、1.5、1.9、2.2、2.4、2.5、2.7、3.1、3.2、3.3、3.4、
堆取料机
3.5、3.6、4.1、4.5、5.4、6.1、6.2、6.4
系统巡检1.1、1.6、1.9、2.4、3.4、3.5、3.6、5.2、5.4
1.1、1.2、1.3、1.5、1.9、2.4、2.5、2.7、2.8、2.10、3.1、3.3、3.6、
看火
4.1、4.3、4.5、4.8、5.4、6.3、6.4
烧结生产烧结
1.1、1.2、1.3、1.4、1.9、2.4、2.5、2.8、2.10、3.1、3.3、3.6、4.3、
中控
5.3、5.4、6.4
值班室1.1、1.6、1.9、2.4、3.4、3.5、3.6、4.8、5.2、5.4、6.4
1.1、1.2、1.3、1.5、1.9、2.4、2.5、2.7、2.8、2.10、3.1、3.3、3.6、
煤焦车司机
4.1、4.3、4.5、4.8、5.4、6.3、6.4
混合
1.1、1.2、1.3、1.5、1.9、2.4、2.5、2.7、2.8、2.10、3.1、3.3、3.6、
装煤工
4.1、4.3、4.5、4.8、5.4、6.3、6.4
1.1、1.2、1.3、1.4、1.6、1.9、2.2、2.3、2.4、2.5、2.6、3.1、3.2、
炉门工
3.3、3.4、3.5、3.6、4.2、4.6、4.8、6.2、6.3
1.1、1.2、1.3、1.9、2.4、2.5、2.8、2.10、3.1、3.3、3.6、4.3、5.1、
破碎调温工
5.3、6.4
1.1、1.2、1.3、1.5、1.9、2.4、2.5、2.7、2.8、2.10、3.1、3.3、3.6、
干熄焦工
煤焦化4.1、4.3、4.5、4.8、5.4、6.3、6.4
生产1.1、1.2、1.3、1.5、1.9、2.4、2.5、2.7、2.8、2.10、3.1、3.3、3.6、
运焦工
4.1、4.3、4.5、4.8、5.4、6.3、6.4
焦化
鼓冷工1.1、1.6、1.9、2.4、3.4、3.5、3.6、5.2、5.4
煤气净化工1.1、1.6、1.9、2.4、3.4、3.5、3.6、5.2、5.4
1.1、1.2、1.3、1.4、1.9、2.4、2.5、2.8、2.10、3.1、3.3、3.6、4.3、
中控
5.3、5.4、6.4
其他油库工1.1、1.6、1.9、2.4、3.4、3.5、3.6、5.2、5.4
巡检工1.1、1.6、1.9、2.4、3.4、3.5、3.6、5.2、5.4
点检工1.1、1.6、1.9、2.4、3.4、3.5、3.6、5.2、5.4
1.1、1.2、1.3、1.5、1.9、2.2、2.4、2.5、2.7、3.1、3.2、3.3、3.4、
供煤工
3.5、3.6、4.1、4.5、5.4、6.1、6.2、6.4
1.1、1.2、1.3、1.4、1.9、2.2、2.3、2.4、2.5、3.1、3.2、3.3、3.4、
炉前工
3.5、3.6、4.2、4.6、4.8、5.3、6.3
炼铁生产炼铁
1.1、1.2、1.3、1.9、2.4、2.5、2.8、2.10、3.1、3.3、3.6、4.3、4.8、
看水工
5.3、6.3、6.4
1.1、1.2、1.3、1.5、1.9、2.4、2.5、2.7、2.8、3.1、3.3、3.6、4.1、
制喷工
4.3、4.5、4.8、5.4
4
T/WSJD14.11—2024
表A.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作业潜在工效学危险因素及其来源(续)
工效学危险因素
生产单元主要工艺岗位或工种
(因素编号#)
1.1、1.2、1.3、1.5、1.9、2.4、2.5、2.7、2.8、3.1、3.3、3.6、4.1、
TRT工
4.3、4.5、5.4
1.1、1.2、1.3、1.5、1.9、2.4、2.5、2.7、2.8、3.1、3.3、3.6、4.1、
炼铁生产炼铁槽下工
4.3、4.5、5.4、6.4
1.1、1.2、1.3、1.5、1.9、2.4、2.5、2.7、2.8、3.1、3.3、3.6、4.1、
热风炉工
4.3、4.5、4.8、5.4、6.3
1.1、1.3、1.4、1.9、2.4、2.5、3.1、3.4、3.6、4.8、5.3、5.4、6.3、
吹氩工
6.4
脱硫工1.1、1.9、2.4、3.4、3.6、5.4、6.4
1.1、1.2、1.3、1.4、1.9、2.4、2.5、2.8、2.10、3.1、3.3、3.6、4.3、
中控工
炼钢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1298-2007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大豆 2007-04-17
- NY/T 1295-2007 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007-04-17
- NY/T 1294-2007 禾谷类杂粮作物分类与术语 2007-04-17
- NY/T 1296-2007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油菜 2007-04-17
- NY/T 1301-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小麦 2007-04-17
- NY/T 1302-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棉花 2007-04-17
- NY/T 1303-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马铃薯 2007-04-17
- NY/T 1300-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 2007-04-17
- NY/T 1293-2007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2007-04-17
- NY/T 1299-2007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大豆 20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