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619-2016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9部分:广电传媒
DB12/ 619-2016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Part 9: Radio, television and medi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天津市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天津市公安局特警总队
- 起草人:
- 王家声、张宝琮、徐颖军、乔焱、胡海亮、刘东海、于兴元、王卫、刘纯祥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0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619—2016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9部分:广电传媒
Anti-terroristprecautionmanagementregulations
Part9:Radioandtelevisionmedia
2016-02-06发布2016-04-01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619—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反恐怖防范原则....................................................................1
5反恐怖防范目标分类划分............................................................1
6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2
7常态反恐怖防范....................................................................2
8非常态反恐怖防范..................................................................5
9应急预案要求和监督、检查..........................................................6
I
DB12/619—2016
前言
本部分所有条款为强制性条款。
DB12/522-2014《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3部分:党政机关;
—第4部分:民爆物品;
—第5部分:公共供水;
—第6部分:电信;
—第7部分:水利工程;
—第8部分:燃气供储;
—第9部分:广电传媒;
本部分为DB12/522-2014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天津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部分由天津市社会公共安全产品与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公安局反恐总队。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家声、张宝琮、徐颖军、乔焱、胡海亮、刘东海、于兴元、王卫、刘纯祥。
本部分2016年2月首次发布。
II
DB12/619—2016
第9部分:广电传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广电传媒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术语和定义、防范原则、分类划分、重要部位、常态
反恐怖防范、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应急预案要求和监督、检查。
本部分适用于我市广电传媒反恐怖防范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使用、维护。现有
的广电传媒应按照本规范改造、完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2/522-2014天津市反恐怖防范管理标准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DB12/522-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广电传媒RadioandTelevisionMedia
通过无线电信号、卫星信号、有线网络或互联网络播放电视、广播节目的媒体机构。
4反恐怖防范原则
4.1反恐怖防范应遵循“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
4.2广电传媒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组织实施反恐怖防范工作,广电传媒的行业主管(监管)职
能部门应实施反恐怖防范管理、检查、监督,公安部门应进行反恐怖防范的指导、协调和检查。
4.3广电传媒单位应建立并实施反恐怖防范系统。
5反恐怖防范目标分类划分
5.1根据广电传媒单位的行政级别、规模及其遭受恐怖袭击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
影响等要素,对广电传媒单位进行反恐怖防范分类划分。
5.2广电传媒单位划分为两类,具体为:
a)Ⅰ类目标:市级广电传媒单位;
b)Ⅱ类目标:区、县级广电传媒单位。
1
DB12/619—2016
6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
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主要包括:直播区域、主控机房、播出机房、发射机房、监测机房、节传机房、
运行维护中心、网管调度中心、发射台站(塔)、微波站、卫星地球站、室外天线场区、演播厅(室)、
节目制作区、编辑区、集中存放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 337-2001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2001-09-26
- DB51/T 339-200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 2001-09-26
- DB44/ 27-200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2001-08-20
- DB51/ 335-200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001-09-26
- DB51/ 336-2001 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条件 2001-09-26
- DB51/T 343-200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油菜 2001-09-26
- DB51/T 341-200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柑桔 2001-09-26
- DB51/ 338-2001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2001-09-26
- DB32/T 483-2001 盐粳系列水稻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1-09-25
- DB51/T 340-200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 200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