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344-2013 橄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DB35/T 1344-2013 The specific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oliv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州市橄榄行业协会、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
- 起草人:
- 许长同、肖振林、艾洪木、郑其铣、曾洪挺、陈思聪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344—2013
代替DB35/T500.2~500.7-2003
橄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Chinaoliveyieldcultiva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s
2013-08-01发布2013-11-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福建省地方标准
橄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DB35/T1344—2013
*
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10月第一次印刷
DB35/T1344—2013
前言
本标准与DB35/T500.2-2003,DB35/T500.3-2003,DB35/T500.4-2003,DB35/T500.5-2003,
DB35/T500.6-2003,DB35/T500.7-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更改原标准的构架,由综合体改为单一的技术规范而重新制定。
——修改DB35/T500.2-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品种》、DB35/T500.3-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育
苗》、DB35/T500.4-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建园》、DB35/T500.7-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采收与保
鲜》的大部分内容。
——重新编写DB35/T500.5-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果园管理》中的3.1施肥,3.8定型,3.9修
剪,3.10高接换种;修改了其余部分内容。
——重新编写DB35/T500.6-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病虫害综合防治》内容。
——增加“丰产指标”和“优质指标”的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500.2-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品种》,DB35/T500.3-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育
苗》,DB35/T500.4-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建园》,DB35/T500.5-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果园管理》,
DB35/T500.6-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病虫害综合防治》,DB35/T500.7-2003《橄榄标准综合体采收
与保鲜》。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州市橄榄行业协会、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长同、肖振林、艾洪木、郑其铣、曾洪挺、陈思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500.2-2003,DB35/T500.3-2003,DB35/T500.4-2003,DB35/T500.5-2003,
DB35/T500.6-2003,DB35/T500.7-2003。
I
DB35/T1344—2013
橄榄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橄榄(CanariumalbumReausch)丰产与优质指标、主栽良种与特性、育苗、果园
建立、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保鲜与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橄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3丰产与优质指标
3.1丰产指标
正常投产果园产量≥1200kg/667m2。
3.2优质指标
果实符合品种特征,畸形、病伤果率≤5%,可溶性固形物≥9%,可食率≥70%,鲜食类果实单果重
5g~10g,加工类果实单果重≥10g。
4主栽良种与特性
4.1加工类
4.1.1惠圆1号
嫁接繁殖,成熟期10月份,优质丰产。果实椭圆形,果面呈淡黄绿色或青绿色,果肉黄色或淡黄色。
单果重15g~25g,兼鲜食。
4.1.2惠圆
1
DB35/T1344—2013
嫁接繁殖,群体种,成熟期10月份。果近圆形或广椭圆形,果面呈青绿色、淡青绿色或淡黄绿色,
果肉浅白色、淡黄色或黄色,果基偶有褐色条纹。单果重15g~30g。
4.1.3长营
实生繁殖,实生群体种,成熟10月~12月份,丰产性好。果实梭形,果面呈淡黄色、淡黄绿色或青
绿色,果肉呈黄色、淡黄色或浅白色。单果重7g~20g。
4.1.4自来圆
实生繁殖,实生群体种,成熟期11月份,较丰产。果实椭圆形,果面呈淡黄绿色或青绿色,果肉黄
色、淡黄色。单果重13g~18g。
4.1.5厝后本
嫁接繁殖,成熟期12月下旬,丰产性中等。果实多呈卵形,似鸭蛋,有时为广椭圆形。果面黄绿色,
果肉白色,质地较细,汁多,初食带酸味,后转清爽,品质中等。果重10g左右,兼鲜食。
4.2鲜食类
4.2.1檀香
嫁接繁殖,成熟期12月份,丰产性中等。果卵圆形,果实基部有莲花状褐色放射条纹,果面青绿色,
果肉淡黄色。单果重5g~8g,品质上等。
4.2.2福榄1号
嫁接繁殖,较丰产,果实长椭圆形,果色黄绿,果肉黄白色,肉质较脆、较化渣,汁液中等,风味
微涩,有回甘,单果重9.5g~12.6g,果实可鲜食,兼加工。
4.2.3甜榄
长营类实生变异群体种,嫁接繁殖,成熟期11月~12月份。果实梭形,果面呈淡黄色、淡黄绿色或
青绿色,果肉呈黄色、淡黄色或浅白色。单果重7g~10g,果实肉质清脆、化渣、回甘强、味浓,品质
上等。主要优良单株有闽清的梅埔小个子和梅埔二号种。
4.2.4下溪本
嫁接繁殖,成熟期11月上旬,丰产。果实长纺锤体,果基部有褐色呈血丝状的短条纹。果面淡黄色,
果肉黄色,有香味和回甜。单果重8g左右。
4.2.5糯米橄榄
实生或嫁接繁殖,成熟期10月下旬,产量较低。果椭圆形,果面呈淡黄白色,果肉白色。单果重6g
左右,果肉纤维少,微有香甜味,品质上等。
5育苗
5.1苗圃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地下水位在0.5m以下、土层较深厚的砂壤土或壤土田地。
2
DB35/T1344—2013
5.2种果采集
从优良母株上采集充分成熟、生长正常的果实。
5.3种果处理
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种果充分碰伤并堆沤,至果肉沤烂取出种核,用清水冲洗凉干。二是将种果投
入100℃沸水中烫果0.5min~1.0min,并不断搅动至果面呈浅土黄色,捞起种果立即倒入冷水中,搅动
使其迅速降温,15min~30min后,即可捞起种果以硬木锤敲打取种核,用清水洗净凉干。
5.4种核保存
一层干净湿润细沙一层种核相间,堆放于阴凉通风处,高约30cm~50cm,沙堆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细沙湿度以手捏成团、摊开即散为宜;沙藏过程中每隔15d检查1次,沙子过干时宜适量喷水,以堆底不
漏水为宜。
5.5播前种核预处理
用75℃~80℃热水浸种5min,再用冷水浸3h后捞起。
5.6播种期
2月~3月。
5.7苗床育苗
5.7.1播种
育苗畦整细耙平,施30%腐熟液肥3000kg/667m2做底肥,待畦面吸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以木板将
种核压入畦面,覆盖细肥土厚约1.5cm,清水喷洒浇透,然后再覆盖小拱棚遮阳网或直接覆盖稻草或芦
苇。幼苗出土前保持畦面土壤湿润,雨后或高温天气应适当揭膜通风。
5.7.2揭膜
播种后约30d后开始陆续出苗时,应逐步揭除遮阳网或芦苇。至1/3~1/2出苗时应全部揭除覆盖物,
以防阻碍小苗生长。若遇大雨仍要覆盖保苗。
5.7.3排水、除草
出苗期应注意排水,及时拔除畦面杂草。
5.8小苗移植
5.8.1营养土配制
按稻田表层细土﹕腐熟细粪土﹕钙镁磷=89﹕10﹕1,或细田土﹕火烧土﹕钙镁磷=78﹕20﹕2配制,
充分拌和混合为营养土。
5.8.2营养袋规格
用无纺布袋或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制成规格为14cm×18cm(培育当年5月~6月移植的半年生小苗);
22cm×40cm(培育翌年3月~4月移植的一年生小苗)。营养袋底角剪口或袋壁开梅花形小口。
5.8.3营养土装袋时间
3
DB35/T1344—2013
小苗移植前1d~5d。
5.8.4装袋与排畦
要求营养土松散不湿沾,装袋时宜逐层稍用力压实至装满袋口。按畦宽100cm~120cm、行距30cm,
袋间不留空隙进行排袋。行间空隙及畦四周以细田土将营养袋全部覆盖,每667m2大田排放填土营养袋
约1.5万只。
5.8.5小苗移植
种子出苗后,从真叶半展开到展开1叶前,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移植到营养袋中,每袋1株。移苗前,
用水浇透苗床;移苗时,留主根3cm左右截断,带土移植;移植后,浇足定根水,遮阴防晒,晴天早晚
浇水至移植小苗成活。
5.8.6补植
在幼苗子叶展开到长出一两片心叶时,缺苗的要进行小苗补苗。
5.8.7追肥
每次新梢生长前用腐熟液肥500kg/667m2稀释6~10倍后加30kg~50kg钙镁磷或再加45%氮磷钾三元
复合肥30kg~50kg施肥1次,生长期可喷施叶面肥2~3次。
5.8.8防寒防冻
冬季搭棚覆盖薄膜、遮阳网、稻草或芦苇,防止低温冻害。
5.9苗木出圃
5.9.1规格
5.9.1.1半年生苗
高15cm左右,真叶5~10片,生长发育正常,营养袋完整。
5.9.2.2一年生苗
高40cm~60cm,主干离土面10cm处径粗达到0.8cm以上,生长发育正常,营养袋完整。
5.9.2起苗
用刀口锋利的平铲或锄头按顺序起苗,起苗时注意保护营养袋不破损,土袋不松散,穿出袋子外的
根要用利刀切平。
5.9.3检验规则
符合本标准5.9.1的各类苗均为合格苗,未达到本标准5.9.1规格的为等外苗。
5.9.4检查方法
随机抽检总株数的10%~20%(或另行约定),以每百株为一基本单位,按本标准5.9.1和本标准5.9.3
的要求检查合格苗比例,并据此计算合格苗数量。检查采取直观评判和器具测量相结合办法。
5.9.5包装与运输
4
DB35/T1344—2013
5.9.5.1包装
用一端扎紧的稻草束,将营养袋苗木垂直放在中央,将四周稻草收拢扎紧即可。
5.9.5.2运输
苗木装车时要从里到外、从下往上按顺序紧密竖立堆放,要防止运输途中营养袋土松散。较长途运
输者,盖敞蓬布防风防晒和防高温闷热。
6果园建立
6.1立地条件
6.1.1气温
年平均气温≥19.0℃,年极端低温≥-3℃,冬季无严重霜冻地区。
6.1.2土壤
土层厚度≥1.0m,含有机质≥1.0%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H值5.0~6.5。
6.1.3水分
年降水量≥1200mm,排、灌水方便;果园地下水位在≤1.5m,灌溉水质按GB5084-2005执行。
6.1.4地貌
平原忌低洼地,山地宜选南向或东南向缓坡地,坡度≤250°;忌西向强日照山地、风口和霜易形
成的闭合山窝。
6.1.5环境
建园环境应按GB/T18407.2-2001的要求执行,远离排放“废水、废气、废渣”较严重的工厂、矿
山、医院、垃圾场等3km以外的无污染源区。
6.2园地准备
6.2.1平地果园
定植前2个月(下同)挖1.0m3大穴或宽1.0m、深0.8m~1.0m壕沟,分2~3层回填稻草、河泥或农家
杂肥、石灰等,株用量分别为50kg、50kg、1.5kg,堆土起墩高约0.5m,待穴土沉实后再定植。河泥
应符合GB4284-1984的要求。
6.2.2山地果园
开等高梯台并挖穴或壕沟,台宽3.0m以上,穴、沟同本标准6.2.1要求。也可采用鱼鳞坑种植,即
挖品字形穴。果园开发应按GB/T16453.2-2008的要求执行。
6.2.3水利设施
每公顷建1个25m3的生产水池用于田间喷药、施肥用水,每5公顷建1个100m3的灌溉池用于贮备用水,
每10公顷建1个500m3的蓄水库用于设施喷灌、滴灌、微灌等现代化果园建设用水。蓄水库建在最高处,
连接灌溉池,再连接生产水池,形成梯级网络果园水利设施。
5
DB35/T1344—2013
6.3苗木定植
6.3.1定植时间
6.3.1.1半年生幼苗在当年5月~6月种植。
6.3.1.2一年生小苗在次年3月~4月种植。
6.3.2苗木
符合本标准5.9.1要求的合格苗。
6.3.3种植密度
嫁接栽培的山地果园种植实生营养袋苗25株/667m2~30株/667m2;平地果园20株/667m2~25株
/667m2。
6.3.4定植
穴肥加施0.5kg钙镁磷做基肥,再堆培肥土或山皮土25kg;将营养袋苗竖直放入穴中,剥去塑料薄
膜袋,保持营养袋土不松散,由下往上逐层堆土填实,苗木入土深度以营养袋土表面露出种植土堆地面
为准,浇足定根水,覆盖地膜、稻草。
6.3.5定植后管理
6.3.5.1浇水
保持树盘种植土堆湿润至苗木成活。
6.3.5.2补植
幼苗死亡缺株时,要及时进行补植。
6.3.5.2遮盖防冻
冬季要遮盖稻草预防冻害。
7果园管理
7.1土壤管理
7.1.1土壤改造
7.1.1.1扩穴改土
苗木定植后2年~3年内,每年秋、冬季时,对种植穴两侧及内、外台面进行有计划的全园扩穴改土。
要与原种植穴不留隔墙挖宽1.0m、深0.8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B/T 5954-2023 有机硅人造革 2023-12-20
- SH/T 1837-2023 塑料 聚丙烯树脂粉料中氯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 2023-04-21
- SH/T 1628.1-2023 工业用乙酸乙烯酯 第1部分:规格 2023-04-21
- SH/T 1628.7-2023 工业用乙酸乙烯酯 第7部分:痕量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23-04-21
- SH/T 1674-2023 工业用环己烷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3-04-21
- SH/T 1838-2023 塑料 乙烯-α-烯烃共聚物短链支化分布的测定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023-04-21
- SH/T 1542-2023 塑料 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在空气中热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热老化箱法 2023-04-21
- SH/T 1628.2-2023 工业用乙酸乙烯酯纯度及有机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23-04-21
- SH/T 1836-2023 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2023-04-21
- SH/T 1673-2023 工业用环己烷 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