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农林大学
- 起草人:
- 吴鹏飞、马祥庆、黄雍容、黄勇、邹显花、李明、刘爱琴、刘春华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740—2018
福建青冈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yclobalanopsischungiicultivation
2018-02-05发布2018-05-0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740—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栽培区域..........................................................................1
5采种..............................................................................1
6育苗..............................................................................2
7造林..............................................................................4
8抚育管理..........................................................................6
9有害生物防治......................................................................6
10造林作业设计.....................................................................6
11建立档案.........................................................................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福建青冈栽培区域区划............................................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福建青冈苗木分级标准............................................9
附录C(资料性附录)福建青冈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福建青冈育苗技术档案表.........................................11
I
DB35/T174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鹏飞、马祥庆、黄雍容、黄勇、邹显花、李明、刘爱琴、刘春华。
II
DB35/T1740—2018
福建青冈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chungii(metc.)Chun)用材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栽
培区域、采种、育苗、造林、抚育管理、有害生物防治、造林作业设计和建立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青冈的人工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
LY/T1000-2013容器育苗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子雨seedrain
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内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集合体。
3.2
芽苗seedling
先在沙床上催芽待长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移栽的幼苗。
4栽培区域
福建青冈栽培区域分为主要栽培区和一般栽培区。见附录A。
5采种
5.1母树选择
选择福建青冈天然林或种源清楚的人工林优良林分中25~35年生生长健壮、主干明显且无病虫害的
植株。
5.2采集时间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果皮由青转棕褐色,发生种子雨时进行采集。
1
DB35/T1740—2018
5.3采集方法
拣拾外表完好、无蛀孔及霉烂的自然脱落或用竹竿敲击脱落后的果实。
5.4果实处理
采收后的果实及时进行浸水、淘洗、净种和阴干,忌暴晒。
5.5种子贮藏
种子不耐贮藏,宜随采随播。短期贮藏宜选择阴凉通风处,采用干净的干细沙与种子按1:1体积比
层积常温贮藏,高度30cm~50cm。及时移除霉烂或变质种子。
6育苗
6.1容器育苗
6.1.1基质配制
6.1.1.1轻型基质配制
按65%泥炭土、35%腐熟60d~90d的阔叶树或杉木树皮和锯屑配制,每吨轻型基质加80kg~100kg
有机肥混合均匀消毒。
6.1.1.2普通基质配制
按25%泥炭土或腐殖质土、50%黄心土和25%火烧土晒干、捣细、过筛后拌匀消毒,每吨混合土加入
过磷酸钙15kg和硫酸亚铁150g,盖塑料薄膜闷封4d~5d。
6.1.2容器选择与装袋
6.1.2.1容器选择
选用规格为6cm×12cm的无纺纤维材料作为轻型基质容器。选用直径6cm×12cm的聚乙烯薄容器
袋作为普通容器。
6.1.2.2容器装袋
装袋前先对整平的床面进行踏实和喷水。将配好的基质装满容器袋后,整齐排列在苗床上,并用基
质填充袋间空隙。
6.1.3种子消毒
0.5%高锰酸钾消毒30min后用清水洗净。
6.1.4催芽
用45℃温水浸种24h后阴干。处理后的种子应在7d内播种完毕,密播,以不重叠为宜。播种后覆
盖干净细沙1.5cm~2.0cm,浇透水,用薄膜拱形覆盖,保持床面湿润。
6.1.5芽苗移植
当芽苗高1.0cm~3.0cm时,选择阴天,移植入袋,每袋1株,浇透水。剔除弱苗、病株。
2
DB35/T1740—2018
6.1.6苗期管理
6.1.6.1光照控制
在播种幼苗期或芽苗移栽恢复期,用透光度40%的遮阳网遮荫,棚高1.5m~1.8m。9月中旬拆除荫
棚。
6.1.6.2水肥管理
苗木生长初期用1%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1次。苗木速生期喷施3%尿素水溶液2~3次、2.5%磷酸二氢
钾水溶液1次。
6.1.6.3断根
9月至10月搬动基质容器袋,将穿透容器的根系断除,重新摆放在苗床上。
6.1.7苗木分级出圃
选择顶芽饱满、枝叶健壮及根系完整的Ⅰ级、Ⅱ级苗木进行造林。苗木分级指标见附录B。
6.1.8起苗运苗
出圃苗木的起苗和搬运按照LY/T1000-2013的规定执行。
6.2大田播种苗培育
6.2.1圃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为育苗圃地。
6.2.2整地作床
秋冬季进行圃地苗床除草和深翻,施腐熟厩肥600g/m2~700g/m2和氮磷钾复合肥60g/m2~100g/m2,
翻耕入土作基肥。播种前在苗床上喷撒1%~3%的石灰水溶液进行消毒。苗床高25cm~40cm、宽80cm~
100cm。
6.2.3种子处理
同6.1.3。
6.2.4播种
采用点播法播种,沟深约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CDA 027-2019 DLS箱式移动房应用图集 2019-05-27
- T/CECS 1100-2022 高效空调制冷机房评价标准 2022-06-30
- T/CECS 1223-2022 综合管廊与地下基础设施整合设计标准 2022-12-22
- T/JMTX 001-2018 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要求与抽查规则 2018-02-12
- T/CECS 735-2020 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工程技术规程 2020-08-08
- T/SDAS 196-2020 PRF岩棉复合聚氨酯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2020-11-09
- T/CASME 253-2022 回迁房屋建设 第三部分:无机保温抗裂砂浆应用技术要求 2022-12-26
- T/CECS 471-2017 铝合金人行天桥技术规程 2017-06-16
- T/ZZXJX 234-2022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程 2022-12-19
- T/FSNZ 1-2019 活动隔断墙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