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664-2019 “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原料生产技术规程
DB51/T 2664-2019 DB51/T 2664-2019 "Tianfu Vegetable Oil" High-quality Rapeseed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起草人:
- 李浩杰、郑本川、张锦芳、崔成、吴德芳、薛晓斌、蒋俊、柴靓、蒋梁材、陈红琳、黄小琴、刘然金、敬树忠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3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664—2019
“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原料生产技术规
程
2019-12-30发布2020-02-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2664—2019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要求..........................................................................1
5生产布局及品种选择................................................................1
6栽培管理技术......................................................................2
7收获..............................................................................4
8生产档案..........................................................................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油菜籽质量要求....................................................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菜产地条件......................................................6
附录C(规范性附录)油菜种子质量要求..................................................9
附录D(规范性附录)肥料重金属质量要求...............................................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病虫害防治指标及方法.............................................11
附录F(资料性附录)冬油菜田杂草化学防除措施.........................................12
附录G(资料性附录)油菜籽生产档案...................................................13
I
DB51/T266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
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浩杰、郑本川、张锦芳、崔成、吴德芳、薛晓斌、蒋俊、柴靓、蒋梁材、陈
红琳、黄小琴、刘然金、敬树忠。
II
DB51/T2664—2019
“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原料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原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品种选择及生产布局、
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原料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414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846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2982绿色食品油菜籽
DB51/T2085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51/T2086冬油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府菜油”优质油菜籽A级原料gradearawmaterialof"Tianfuvegetableoil"highquality
rapeseed
是指在四川省境内,按照特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限量使用符合国家法定允许的化学合成生
产资料,质量符合GB2762、GB2763和NY/T2982要求的油菜籽(具体指标见附录A)。
4产地要求
四川省境内,并应符合NY/T391和NY/T846的规定(具体指标见附录B)。
5生产布局及品种选择
1
DB51/T2664—2019
5.1生产布局
连片种植,同一区域内不穿插种植不符合5.2选择条件的品种和其它十字花科近缘种属。
5.2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登记的高产、双低、抗病、抗倒、耐寒(其种子质量应符合NY414的规定,见附录C),
适应于四川省境内种植的非转基因食用油菜品种(包括常规种和杂交一代种)。
6栽培管理技术
6.1育苗移栽
6.1.1苗床选择及准备
选择质地砂壤、轻壤或中壤土壤,地势平缓田(地)块。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kg、尿素(2~
3)kg、过磷酸钙25kg、硼砂1kg(或油菜专用复合肥40kg)。耕耙作畦,厢面宽1.5m,厢沟宽0.3m,
沟深0.25m,播前应精细整地,整平整实。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1:5~1:6)。
6.1.2播种期及播种量
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区及川东北丘陵山区,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川南丘陵区及攀西地区,在
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每667m2苗床播种量(0.4~0.5)kg。
6.1.3播种及苗床管理
油菜种子拌细沙或土杂肥均匀撒播,播种后覆盖(1~2)cm厚的细土或草木灰,喷施除草剂防治
杂草。出苗后防治地下害虫、菜青虫和蚜虫等。苗齐后第一次间苗,将拥挤成丛的苗拔去;1片真叶期
第二次间苗,保持苗距(3~5)cm;3片真叶时定苗,保持苗距10cm左右,苗床密度控制在100株/m2
左右。根据苗情分别在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每667m2施用尿素2.5kg和5.0kg提苗。在幼苗
3-4叶期,视苗情于晴天下午用有效成份含量为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1500)倍液进行喷雾控
旺长。移栽前如遇绵绵阴雨,应及时对苗床地进行排水除渍。
6.1.4移栽方式
应根据田块或地块具体情况,采用免耕移栽或翻耕移栽:
a)等行匀植:行距在(0.30~0.35)m;
b)宽窄行种植:宽行(0.50~0.60)m,窄行(0.25~0.30)m。
6.1.5移栽密度
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区密度为(5000~6000)株/667m2;川东北丘陵山区(6000~7000)株/667m2;
川南丘陵区密度为(6000~8000)株/667m2;攀西地区(8000~10000)株/667m2。
6.1.6移栽时期及移栽原则
苗龄(30~35)d,(5~7)片真叶时带土移栽。如果苗床土壤干旱,在起苗前1d对苗床地进行
浇水。移栽后如果遇到连绵阴雨天气,应及时清理边沟和中沟,排除移栽田块地表水;遇干旱天气及时
浇(灌)水。
6.2直播
2
DB51/T2664—2019
6.2.1播种期
平原及丘区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高原区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
6.2.2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平原及丘区,撒播(200~500)g/667m2,穴播(150~200)g/667m2,机械直播(150~400)g/667
m2;高原区,采用穴播或机械直播,播种量为(500~1000)g/667m2。
6.2.3播种方法
将油菜种子与一定量的细沙或土杂肥等混匀直播。
6.2.4留苗密度
人工直播油菜应在出苗后及时间苗,2叶1心期定苗。穴(窝)播留苗密度(0.8~1.6)万株/667
m2;撒播、机直播留苗密度(2~3)万株/667m2。
6.3肥水管理
6.3.1肥水使用原则和要求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其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T23349中的相关规定(见附录D),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391和NY/T846的规定(见附录B)。
6.3.2底肥
每667m2施纯氮(8~10)kg,五氧化二磷(4~6)kg,氯化钾(5~6)kg,硼肥(0.75~1)kg。
或用等含量氮、磷、钾、硼配比的油菜专用复合肥,免耕则在油菜移栽(直播)完成后在行间开沟撒施
盖土;翻耕则在油菜整地时撒施旋耕入土。稻茬油菜提倡稻草还田,移栽田在施用底肥后覆盖稻草然后
移栽油菜,直播田在播种后均匀覆盖稻草。
6.3.3追肥
油菜移栽成活后,或直播油菜6片真叶以后,应根据苗情追肥(1~2)次,每次每667m2施纯氮(2~
3)kg。
6.3.4水分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灌)水;如遇阴雨天气,及时开沟排水。
6.4病虫草害防治
6.4.1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6.4.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DB51/T2085的规定,参见附录E。
6.4.3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应符合DB51/T2086的规定,参见附录F。
3
DB51/T2664—2019
7收获
采取两段收获方式,即全田70%~80%角果外观颜色呈黄绿或淡黄,且籽粒转色变硬,采用割晒机或
人工进行割晒,晾晒后熟(5~7)d,用捡拾机或收获机进行捡拾(或人工)脱粒、清选,并及时晾晒
(水份应控制在8%以下)。
8生产档案
油菜籽生产者应建立并保存从油菜种子购买、种植生产、收获等过程的记录(参见附录G)。
4
DB51/T2664—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油菜籽质量要求
A.1感官品质要求
感官品质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感官品质要求
项目指标
色泽种皮颜色呈均一、光亮
气味无异味
未熟粒,%≤6
热损伤粒,%≤1
生芽粒,%≤2
生霉粒,%≤1
杂质,%≤2
A.2理化品质要求
理化品质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理化品质要求
项目指标
含油量(干基),%≥38
水份,%≤8
芥酸含量,%≤5
硫苷含量,μmol/g≤45
A.3污染物限量要求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A.3的规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B/T 1947.2-1994 笛子 1994-04-23
- LY 1060-1992 精制卫生筷子(A、B型) 1992-03-21
- QB/T 1941.6-1994 烟花爆竹药剂 火焰感度测定 1994-04-23
- LY/T 1104-1993 转子式刨花干燥机参数 1992-03-21
- QB/T 1943-1994 手工簇绒羊毛胶背地毯 1994-04-23
- QB/T 1947.3-1994 笙 1994-04-23
- LY/T 1073-1992 竹篾积成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1992-03-21
- LY/T 1036-1991 割灌机 圆锯片防护罩尺寸 1991-07-07
- QB/T 1947.5-1994 唢呐 1994-04-23
- QB/T 1947.1-1994 民族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 199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