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08-2006 原糖

GB/T 15108-2006 Raw sugar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5108-2017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108-200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3-31
实施日期
2006-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糖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糖厂有限公司、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云南凤庆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珠海市粤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国家轻工业甘蔗糖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起草人:
梁达奉、郭剑雄、李锦生、杨万善、周润、张绪跃、冯小华、王天权、邱忠成、陈毅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180.10

X31沥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108-2006

代替GB/T15108-1994

原糖

Rawsugar

(CodexStan212-1999,NEQ)

2006-03-31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15108-2006

月1J舀

本标准的第3章是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Stan212-1999((国际糖品法典标准》(Codexstandard

forsugar)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15108-1994《原糖》。

本标准与GB/T15108-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理化要求中,增加葡聚糖这一项目并作限量;删除电导灰分而增加灰分这一项目并作限量;

删除干燥失重而增加“安全系数(SF)”这一项目并作限量;修订了色值的指标;

—增加卫生要求,设立砷、铅、二氧化硫、蜻项目并作限量;

—增加葡聚糖、灰分及卫生要求各项目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甘

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糖厂有限公司、洋浦南华糖业集团、云南凤庆糖业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珠海市粤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甘蔗糖业标准化中心、国家轻工业

甘蔗糖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达奉、郭剑雄、李锦生、杨万善、周润、张绪跃、冯小华、王天权、邱忠成、

陈毅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108-1994.

G日15108-2006

原糖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甘蔗汁经清净处理制成不作直接食用的原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17白砂糖

GB/T5009.55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13104食糖卫生标准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3.1.1晶粒均匀、坚实,糖体松散。

3.1.2晶粒表面带有一薄层的原始糖蜜。

3.1.3糖中不应有明显的沙石等杂质。

3.2理化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原精的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糖度/(%)妻97.5

安全系数(SF)(0.30

灰分/(%)(0.50

色值//IU(4500

葡聚糖/(mg/kg)(400

不溶于水杂质//(mg/kg)(350

3.3卫生要求

卫生要求的所有项目(包括砷、铅、二氧化硫和蜻)应符合GB13104,

试验方法

除另有说明外,在分析中仅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纯度相当的水。

4.1感官指标的测定

目视测定

4.2糖度的测定

4.2.1仪器、设备

4.2.1.1天平:感量0.1mg,

GB15108-2006

4.2.1.2容量瓶:(100.00士0.02)mL

4.2.1.3过滤设备:玻璃无杆漏斗,烧杯,中速定量滤纸。

4.2.1.4检糖计:应具有国际糖度标尺,按糖度Z“刻度,自动检糖计精确度为0.050Z,目测检糖计精确

度为0.10Z,

注:如使用按旧糖度`S刻度的检糖计,读数05须乘上一个系数0.99971换算成.1.

4.2.1.5观测管:长度(200.00士0.02)mm,

4.2.2试剂

4.2.2.1碱式乙酸铅溶液:称取碱式乙酸铅粉340g,溶解于约1000mL刚煮沸过的蒸馏水,并将锤度

调整到54.30Bx。配好的溶液应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

4.2.2.2蒸馏水:不含旋光物质。

4.2.3测定步骤

4.2.3.1检馆计的校准

检糖计的读数要用标准石英管校准。

对于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读取石英管旋光度时应测定温度,并精确到。.20C,如果这个温

度与20℃相差大于士。2'C,则采用式(1)进行石英管旋光度的温度校正,再用校正值校准检糖计的

读数。

a=azo}1+0.000144X(t一20)]·······················……(1)

式中:

a,-t℃时石英管的旋光值,单位为国际糖度(0Z);

a,.-20℃时,石英管的旋光值,单位为国际糖度(0Z),

t—读取石英管旋光度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2.3.2铂度的测定

称取样品26.000g,用蒸馏水溶解后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人蒸馏水使体积约80mL,然后加

人((1.0010.05)mL碱式乙酸铅溶液,缓慢摇动使溶液混匀,继续摇动并加人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附

近。至少放置10min使达到室温。然后加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下约1mm,确保容量瓶颈部已洗净,小

心勿使溶液夹带气泡,如有气泡时,可用一至二滴乙醚消除。加蒸馏水定容,充分摇匀。

溶液至少静置5min,使沉淀下降,然后用滤纸过滤。将最初10ml-滤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约

60mL。过滤时,漏斗上须加盖表面皿。用滤液将观测管内壁充分冲洗,并装满观测管,注意不使观测

管内夹带气泡。将观测管置于检糖计中,目测检糖计连续测定5次,读数至。.050Z,如用自动检糖计,

测定前应有足够的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读数后,立即测定观测管内溶液的温度,并记录到。.10C,

4.2.3.3计算及结果表示

测定糖度应尽可能接近200C,一般应在150025℃的范围。如果糖度不是在((20.。士。.2)℃时测

定的,则应校正到20-C,

糖度尸按式((2)或式((3)进行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位数。

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P一P,[1+。00032X(t一20)]·······················。一·(2)

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P二P,[1+0.00019X(,一20)]··············。。,··……(3)

式中:

尸—糖度,%;

尸—原糖样品的观测糖度,单位为国际糖度(0Z);

2

GB15108-2006

t-测定尸时糖液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2.3.4允许误差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0.05%e

4.3安全系数(SF)的测定

4.3.1仪器、设备

4.3.1.1电热恒温箱:测定过程中,离干燥皿上面((2.5士0.5)cm处的温度要保持在(105土1)0c,

4.3.1.2带温度计的干燥器。

4.3.1.3称量瓶:直径为6cm,高度为3cm,

4.3.1.4天平:感量。.1mg,

4.3.2测定步骤

4.3.2.1干操

将干燥箱预先加热到105'C。将空的称量瓶连同打开的盖子一并放人干燥箱中,至少干燥30min,

然后将称量瓶盖上盖子从干燥箱中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尽快称量,准确到0.1mg,

尽快地在称量瓶中放人样品((10.0士0.5)g(称量瓶中糖层的厚度应不超过1cm),加盖,称量,准确

到0.1mg,

取下盖子,连同称量瓶放人干燥箱中,在105℃下准确干燥3h。加盖,移人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尽

快称量,准确到。.1mg,

4.3.2.2计算及结果表示

干操失重D按式(4)进行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盖1一刀12X100(4)

刀王1一m.

式中:

D—干燥失重,%;

m,—称量瓶及干燥前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9);

m2-称量瓶及干燥后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9);

mo—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9).

安全系数(SF)按式((5)进行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

D

SF(5)

100一P

式中:

SF—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