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9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141—2018
雷公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eedlingpropagationof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
2018-09-18发布2018-10-18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14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晓霞、沈宇峰、王志安、潘秋祥、江建铭、孙健、孙乙铭、俞春英。
I
DB33/T2141—2018
雷公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公藤种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种苗分级、种苗检测
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雷公藤种苗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雷公藤种苗
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的一年生扦插苗。
3.2
主茎长
种苗主茎地面至顶端的长度。
3.3
地径
距离地面10cm处的种苗直径。
4产地环境
4.1空气质量
1
DB33/T2141—2018
符合GB3095的要求。
4.2水质量
符合GB5084的要求。
4.3土壤质量
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湿润、土层深厚,以砂质壤土或红壤土为好,pH值为5.0~6.5,其他条件符合
GB15618的要求。
4.4地理环境
应选择远离城区、工矿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且交通便利距离公路等交通道路500m以
外的地域。丘陵地或山坡地,坡度应在25°以下;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
以上25°以下时,筑等高水平带,梯面宽在1.5m以上。
5繁育技术
5.1苗圃选择和苗床准备
5.1.1苗圃选择
育苗地宜选东西向的山脚处或半阴的丘陵,要求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在苗圃与山林或农田交界的
地段,应修建隔离沟,沟深50cm。栽培前,翻垦深度50cm。
5.1.2苗床准备
育苗前将苗床细耙整平,做成宽100cm~120cm的畦,沟深30cm,沟宽30cm。
5.2种苗培育
5.2.1插条准备
采集1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截成10cm~15cm长的插条,每段带3节~4节,将插条绑成捆,
下端放入浓度为500ppm的α-萘乙酸(NAA)溶液,蘸后即插。
5.2.2扦插时间
1月下旬至3月中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5.2.3扦插方法
按株行距10cm×10cm将插条下端斜插入苗床,插条入土1/2~2/3,扦插后立即浇透水。苗床上搭
建高45cm~65cm的拱棚,上盖薄膜,四周用土压实,如阳光强烈,还需覆盖遮阳网。
5.2.4苗圃管理
5.2.4.1灌溉排水
春夏多雨季节,应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高温季节过于干旱时,应及时灌溉。
5.2.4.2基肥
2
DB33/T2141—2018
扦插后,每亩(667m2)基施速效肥料(N:P:K为3:1:1)20Kg。
5.2.4.3春肥
5月上中旬,新梢抽出后,结合除草,于植株周围亩(667m2)施复合肥(氯化钾型)15kg~20kg。
5.2.4.4根外追肥
7月~8月,喷施0.3%磷酸二氢钾。
5.2.4.5冬肥
10月~11月,结合冬垦在植株周围20cm~30cm处环状开沟,每亩(667m2)施有机肥400Kg~500
Kg。
5.2.5种苗出圃
苗龄1年,苗主茎高大于60cm,地径大于0.6cm时,即可出圃移栽。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双斑锦天牛、卷叶蛾类幼虫。
6.2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6.3农业防治
选用优良抗病虫种源和无病虫枝条,按本标准生产。加强生产场地管理,清洁田园。合理密植,科
学施肥与排灌。发病季节及时清除病株,集中销毁;冬季加强清园。
6.4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或黑光灯、粘虫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6.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
6.6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NY/T393的规定执行。根据防治对象,适期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合理选
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林业等研究或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轮换用药;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准确掌握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选择适宜药
械和施药方法,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参见附录A。
3
DB33/T2141—2018
7种苗分级
种苗分级见表1。
表1雷公藤种苗分级
等级地径(cm)主茎长(cm)外观要求
一≥0.8≥80植株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
二≥0.6≥60植株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
8种苗检测方法
8.1抽样
根据不同产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2/T 5041-2020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2020-07-29
- DB22/T 5045-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20-08-26
- DB22/T 5043-2020 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2020-07-29
- DB22/T 5040-2020 建设工程见证取样检测标准 2020-04-20
- DB22/T 5049-2020 绿色预拌砂浆站评价标准 2020-11-27
- DB22/T 5044-2020 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2020-07-29
- DB22/T 5042-2020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加固技术标准 2020-07-29
- DB22/T 5048-2020 城镇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技术标准 2020-11-27
- DB22/T 5047-2020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2020-11-27
- DB22/T 5046-2020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标准 2020-11-27